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2017-10-25温旭欣张建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毒血症降钙素脓毒症

苏 云,温旭欣,张建平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苏 云,温旭欣,张建平*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差异,分为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以及脓毒症休克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脓毒血症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所有选取的患者在入院后第一天、第三天以及第五天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并记录当天患者的生理状况。结果血清PCT水平结果表明脓毒症休克组相对最高,其次是重度脓毒血症组,再次是脓毒血症组,最后是对照组。结论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病情预后转归与血清PCT水平有相关的关系,PCT会伴随病情的逐渐好转而降低,也会伴随患者病情恶化而升高,因此PCT水平可作为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判断标准。

血清降钙素原;脓毒血症;病情监测;预后评估

由于当前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当高,目前脓毒血症已成为重症监护室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脓毒血症进行医学抗感染治疗以及通过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去治疗脓毒血症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脓毒血症病理特点,此病仍然在临床上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临床上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CT作为一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观察指标,现已逐渐应用于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1]。本研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根据各自病情差异,分为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以及脓毒症休克组,其中男37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3.6)岁;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脓毒血症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43±4.2)岁。所有研究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患者常规临床指标,如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且均进行血培养、体液培养、微生物鉴定以及影像学检查。同时,在进入我院治疗的第一天、第三天以及第五天进行无菌采取静脉血3~5 ml,在室温下放置一小时后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15分钟,之后在当天对上层血清进行检测。血清PCT水平检测选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进行。

1.3 观察指标[2]

分别采取化学发光法对所有选取的患者在入院后第一天、第三天以及第五天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四组患者血清PCT水平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

3 讨 论

脓毒血症所诱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市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但由于当前脓毒血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医学研究认为可能涉及复杂的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损伤以及人体在感染病原微生物以及其所产生的毒素时所发作的异常反应等多个因素,病情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系统以及多器官病理以及生理的改变。目前医院对于脓毒血症的诊断主要是采用病原微生物检查的方法,但实际过程中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同时诊断效果不理想,不利于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尤其在缺少临床症状的情况之下。因此,找到一种快捷准确的脓毒血症诊断方法对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尽早确诊能够提早帮助医师指导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血清PCT浓度的变化与病情变化有明显关系。因此,采用血清PCT浓度对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在临床对于病情的指导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可以信赖。本研究针对观察了脓毒血症各个时期患者体内血清PCT的浓度,发现患者在发病后血清PCT浓度会显著升高,高于正常人水平,并伴随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血清PCT浓度也会相应的升高和降低。

综上所述,血清PCT检测具有检测快捷、诊断准确的特点,并且PCT水平程度与脓毒血症病情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在临床诊断脓毒血症时,采取血清降钙素原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良好的指导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1] 杨志瑜,夏 岳,戚国庆,张庆文,尤 扬,魏立业,刘慧敏.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心肌肌钙蛋白Ⅰ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0):2248-2250.

[2] 陈广军.脓素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T细胞亚群变化及相关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4,23(23):1-28.

[3] 熊明洁,范 红,郭 靓.80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30):3076-3078.

R446

B

ISSN.2095-8242.2017.47.9145.02

张建平(1963-),男,汉族,鄂尔多斯人,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毒血症降钙素脓毒症
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