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原则探析

2017-10-24曲秀丽

文教资料 2017年20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思政课高职院校

曲秀丽

摘 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应遵循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通过思政课教学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强化高职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法制教育

“高校法制教育就是各高等院校对全体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法制教育”①。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那么如何在思政课法制教育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渗透原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原则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融合了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高职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而且包括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法制观念等在内的隐性职业素养”②。法制观念作为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高职生能否成为合格人才。法制教育在高校中主要通过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实现,只有遵循正确的法制教育渗透原则,思政课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学科价值。

2.有利于思政课有效运行

思政课作为高职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的主要渠道,只有遵循相关法制教育渗透原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才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把握住基本渗透原则的条件下,教师能够遵照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律内容的传授,并采取较为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这样,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开展不仅十分顺利,而且会成为学生喜欢和热爱的课程。

3.有利于早日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十八大更是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增强全社会学法、遵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法制教育渗透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只要遵循相应原则,高职生就能够从这一主渠道学会用法,明白守法,自觉遵法,树立现代的法制观念。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能力,才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社会法律环境,积极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一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现状

1.思政课法制教育主体多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教师是高校法制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法制教育理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法制教育效果的强弱。就实际情况看,在有限的课时数和规定的课时内容下,思政教师多以教学任务为目标。对于法制教育的深度渗透和价值观的关照度比较欠缺。对于法制教育的理解,在高校中“被片面的理解和设计为法制课堂上法律知识单向度的传授和机械式的记忆”③。法律知识传授是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任务设计的主要方面,因此,当下的法制教育每每偏离了培养学生现代法治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

2.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内容与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目标关联度低

从教学内容来说,在思政课中,德育教育部分要多于法律部分。造成“法制教育的独立性淹没在了道德教育的一般性之中,法制教育的实效必然受到妨碍”④。另外,在法律基础教学对象的选取上,没有依据专业分工、专业特色的学生出发,采取不同角度的教学内容,而是不加区分地作统一规定。因此,存在法制渗透内容与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目标关联度低、教学针对性不强的弊端。

3.思政课法制教育师资不够专业化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思政课教师多数是由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非法律专业毕业,授课时只能依靠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照本宣科。“近半数高校法制教师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学科专业背景不匹配,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⑤。法制观念的渗透过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原则

某些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法治渗透的原则把握不清。通过目前高职院校中法制教育渗透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即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目标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实现从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到以价值观培養为目标的转变。

思政课所渗透的法治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补充。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法制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其形成正常的法律思维,能够增强其法律维权意识,也能够让其充分了解到相关行业的法律知识。对家庭而言,思政课中对于家庭生活内容不仅从道德角度而且从法律角度进行了介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最后,对于社会而言,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

因此,法制渗透目标要坚持“德育为先”,纠正原来明显的单纯为完成教学安排、实现课程考核合格为目标的问题。法制宣传教育不应该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真正让法制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过程中坚持法制教育渗透对象要有针对性。

思政课在进行法治渗透过程中要遵循各院校培养学生的特点与职业化需求方向进行。法制教育渗透内容须与学科内容结合,侧重点上要根据专业特色及时调整法制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要充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学生毕业后大都愿意并积极了解职业生活中相关法律并以此维护自身权利。例如,师范类、旅游类高职院校中,女生偏多。实际法制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渗透关于某类群体的专门法律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法制教学环节中,法理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不可忽视。

因此,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实际为准,法制教育才能达到实效。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法制教育渗透内容实事求是。

无论是法制教育内容还是法制教育主体教师,都应该针对当前法制教育热点及高职院校实际法制需求内容进行。在实际法制教育渗透过程中,首先,不应过于夸大某些法治案例的影响性。法制教育在当下被一些人片面地理解为义务讲授,因此难免有个别案例的影响被夸大甚至被扭曲以达到法制教育渗透的警示效果。这就忽视了学生权利观念的培养,致使学生认为法律只是强调限制和约束,因此对其不感兴趣。其次,不能漠视某些法律事实。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不会一蹴而就。某些重大法律案例和事实,在法制教育过程中不应该规避。

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法制教育内容的渗透和传播,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法治精神,才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法律上是一个权利主体,才能够促使其变为遵法守纪的好学生、好公民。

4.坚持灵活性的原则

坚持灵活性的原则,即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渗透手段要具有灵活性。

只有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首先,运用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情境创设,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通过参与互动,增长法律知识。其次,通过法律知识竞赛的方式,使学生在准备阶段和竞赛阶段能够充分认识到相关法律知识。再次,充分利用地方法制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实践环节与法制教育部门相结合。例如,让学生亲身到涉法部门体验法制教育环境和法律制度规定。通過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法治就在身边,才能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课上教学方式和课下实践,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更能够使法律知识真正生长在学生灵魂深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制教育实施过程只有遵循相应的渗透原则,教学效果才会得到良好体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注释:

①刘琼.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②徐琴.论高职学生法律意识课外渗透秩序的构建——以职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旅游专业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1-64.

③盛敏.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理念构建探析[J].求索,2014,10:188-191.

④彭刚,陆长安.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现状及思考——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79-81+90.

⑤盛敏.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理念构建探析[J].求索,2014,10:188-191.

参考文献:

[1]徐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1,10:7-8.

[2]杨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探究——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部分教学为中心[J].高教论坛,2014,06:18-21.

[3]盛敏.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理念构建探析[J].求索,2014,10:188-191.

[4]徐桂兰.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下的高校法制教育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25-128.

[5]彭刚,陆长安.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现状及思考——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79-81+90.

[6]徐琴.论高职学生法律意识课外渗透秩序的构建——以职业导向视角下的高职旅游专业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1-64.

[7]刘琼.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8]李英华.当代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状况剖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

[9]娄淑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法制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思政课高职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