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公益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7-10-24苏晶
苏晶
摘 要: 近年来高校微公益方兴未艾,是一种重要的新兴公益模式。本文分析了高校微公益发展的现状,针对当前微公益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微公益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微公益 开展现状 发展路径
一、引言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5后”,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人,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作为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一会识字就会上网”在部分“95后”的成长中并不稀奇。这样的人生阅历使他们更加擅长通过网络了解社会现象,表达自我观点。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中国许多行业发生突破性变革,微公益即是互联网与公益结盟下理念转换的产物。微公益又被称为草根公益,它的主导思想是鼓励普通人从微小的事情着手,积少成多,堆沙成塔,使大家在“传播+行动”中将公益内化为一种生活与习惯。这种新型的公益模式一经产生就受到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从“小雨滴”到“小题大做”,从“白雪可乐”到“蓝信封”,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高校如何因势利导,寻找恰当的切合点,通过这个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公益实践中理解教育规律、认知社会发展、关注人与自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微公益开展的现状分析
1.青年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动机需求多元化。
受到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95后”大学生在对待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时呈现多元化的动机需求,利他、利己、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共存,而非单纯的慈善意识回归。大学生对待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动机需求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价值表达,指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实现内在价值认同的需求;二是学习理解,指大学生以学习新事物、新方法作为参与公益服务的动力;三是社会交往,指能够对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人与事;四是职业生涯,指大学生期望通过公益服务为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五是自我保护,指大学生期望以公益服务调节自身心理情绪和状态;六是自我增强,指大学生意图通过公益服务工作满足自我需要[1]。
2.青年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实际参与微公益活动的频率不高,影响微公益参与度的原因在于对微公益不了解或不感兴趣。部分学生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微公益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们主观上不愿意参与,而是他们不了解微公益的特点与活动方式、微公益活动如何组织与运行、自己如何参与等。
另外,有些高校微公益活动具有运动式、行政化、短期化的特点,热衷于开展一些短时期轰轰烈烈的公益活动,做的时候风风火火,不做的时候偃旗息鼓。虽然活动之初大学生都能积极响应,但是由于公益服务的内容和项目缺乏必要的持续与拓展,活动的重复现象严重,体力劳动和经验性的服务远多于知识和技能含量高的专业性服务,某些学生“蜻蜓点水”式地频繁参与多项或多次不同的微公益活动后,最终失去对公益活动参与的热情[2]。
三、高校微公益發展的路径探讨
1.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具有微公益氛围的校园文化。
多数大学生不排斥微公益,愿意亲身参与或动员周边人参与微公益。高校更加精心营造校园微公益文化氛围,引导更多的大学生从认知上接受微公益理念。
(1)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高校新媒体不断提升微公益的影响力。高校微公益信息源和每个参与个体都呈现更多的不可控性,高校管理者应与时俱进,建立校园微公益教育指导或分享体验平台。许多高校已经通过校园官网、高校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各类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积极推广和传播微公益,笔者认为创建一个高校校园微公益综合平台可能将成为高校微公益的未来趋势。
(2)线上线下结合,将微公益文化和理念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通过思政课堂、社团活动、班团组织大力宣传微公益理念,结合青年需求和思想设计各类微公益项目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的注意,唤起和获得青年学生的支持,呼吁其用点滴的行动贡献个人力量;把网上微公益话题和项目转变成线下的志愿者行动。线上线下联动,推动微公益成为校园“新时尚”。
(3)健全相应机制,调动青年学生长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微公益活动监管、激励、评价和服务等管理机制,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如实施微公益素质学分,将校园微公益融于高校的课程体系;成立以微公益为宗旨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和规范校园微公益活动;进行微公益技能培训,聘请公益组织专业人员对微公益活动的组织机制、项目管理、风险评估、实践中沟通技巧、团队协作、服务能力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等。
2.完善运作模式,推动高校微公益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制约微公益活动发展最大的瓶颈问题是传承与发展。好的微公益活动应该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和深度影响力。高校微公益的内在诉求要求微公益活动应当是依托专业、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这需要高校不断探索与思考,逐渐完善微公益活动的运作模式。
(1)服务方法专业化。当前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但是如何将专业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是大学生普遍关注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高校在微公益活动开展中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如针对普及健康饮水知识的微公益活动,可以吸纳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开展旧物回收的微公益活动,可以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找到用武之地,从而更容易强化微公益的效果。
(2)服务对象自助化。公益的最佳状态是助人者和受助者的双向成长。因为只有当助人者、受助者及相关的参与者都获得成长时,社会整体的成长进步才有了基础条件。这就需要高校微公益组织者遵循“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微公益介入之初就充分考虑如何立足受助者的实际“授人以渔”,帮助最终是为了不帮,受助者的能力提高是发展的根本所在。另外,引导助人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容易做的事、愿意合作的人着手,“量力而行”参与微公益,在一件件容易解决的问题中积累力量、增强信心,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3)服务形式项目化。项目化运作是指微公益参与以开展某个项目为中心,展开相应的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在项目化运作中,每个项目都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专门的项目策划与运作监管,使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项目化运作使微公益告别了临时性的、分散的活动趋向,建立长期的服务与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微公益活动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
(4)服务资源整合化。微公益活动在本质上是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高校微公益组织者可将各方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校内,将线上的微公益项目与线下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外,建立与企业、社区、公益社会组织、媒之间的沟通推广机制,实现学校、企业、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之间便捷、有效地交流,巩固青年公益参与热情,不断提升微公益的有效性。
(5)服务目标品牌化。品牌作为一种符号或与之代表的事物,很容易被人们认知与记忆,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和延展功能。高校微公益活动品牌化,不但可以吸引更多大学生参加微公益活动,而且可以提高微公益活动内部的稳定性,促进高校微公益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微公益活动的组织开展中,除了注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外,高校更需要精心培育有自己校园特色文化的品牌项目,并充分强化品牌的以点带面,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品牌项目,扩大微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实现微公益项目的更好传承。
参考文献:
[1]游敏惠,程艳丽.大学生微公益现状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
[2]卓高生,孔德民,车文君.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功能理论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学校共青团课题(项目编号:YB2016029);2015年度南京晓庄学院思政课题(项目编号:2015SZKT11);2017年度南京晓庄学院党建课题(项目编号:2017DJKT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