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2017-10-24李春波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标

李春波

【摘要】 新课程标准形势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案例化教学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在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案例教学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实践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是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9-162-01

0

1.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分为“生活体验;展示案例信息;案例探究;技能形成”四个方面,学生根据教学环节自主学习与思考,探究地理学科的理论与原因,帮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案例教学模式是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包含“构建策略、基本流程、实施要点”这三个环节。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之一,能够促进教学转型,通过将案例导入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和锻炼,让学生培养抽象逻辑思维,构建自己的地理学科知识系统。学而不练很容易让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智力和情感成熟。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还能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对地理学科的魅力感同身受。通常地理学科案例中包含的地理知识不是单一的,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出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学生一生,不仅能够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还能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

2.1结合教材理论导入生活情境

教材中有很多理论都配备有教学案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案例进行拓展和延伸,导入学生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内容。教师可以在完成基本的理论教学后,有针对性地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案例分析,让学生自行讨论和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挖掘案例中的突破口,经过对特定条件的分析,自主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有时,地理案例有多重解决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比赛,尽可能多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总结归纳,共同分析效率最高、所耗资源最少的解决方案,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将单一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多元化的积累过程。如在探究“热岛效应”的案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地的情况,展开案例探讨,分析当地有没有产生“热岛效应”?产生原因是什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周边地区的环境资料,让学生探究与周边地区环境差异的原因,进而牢记这一知识点。同时,教师再导入对全球变暖这一课题的探究,让学生对“热岛效应”深入探究,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2.2结合地理图像展开案例导入

高中地理学科中不乏图像知识。教师可以将文字资料与地理图像相结合展开案例导入,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过程中,深入分析理论知识的结构特征,理解知识系统中的重难点部分。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课程内容的详略进行合理划分,找出与之相匹配的图像内容。要学好地理学科,不能刻舟求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地理实际,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

2.3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模式构建具体情境

高中地理学科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单靠教师的比喻和学生的想象,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完全吃透。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完成情境的构建,为学生展示宏观、微观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多种刺激下展开学习活动,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还能够展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达到“1+1>2”的学习效果。如可以将气压与季风知识结合在一起讲解,让学生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图,分析气压带的分布和形成,并探究季风形成的原因,学生分析后能够得出结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气压变化,把气压带切断时,会形成的气压中心布局和间隔的差异,最终由于气压差异导致风的形成,后形成季风”。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完整的图像呈现给学生,也可以将发展变化的地区自然状况通过多媒体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的课堂教学内,理解更深层次的学科内容。

2.4丰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考

案例教學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案例,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地理学科的学习意义。课堂讲解以纯文字讲解为主,学生很难展开自主思考活动,如学生课后学习和思考不充分,就很难挖掘地理理论知识背后的深层含义,不能讲抽象知识化为己用。故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课外实践等,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活力。如在课外进行当地水文及地貌的考察,或收集当地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信息,分析其定址在郊区、市区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在踏青活动中记录自己的位置信息,在回到原点后绘制地图,并制定最佳游玩线路。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图像运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杨兴泉.浅谈“案例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4).

[2]李水.高中地理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郑祥华.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1.

[4]叶育生.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7).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