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实践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10-24吴怡玲
吴怡玲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也逐渐为从业工作者所关注与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基本思想观念和性格的重要阶段。传统小学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生活习惯缺乏关注,导致学生的行为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出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為习惯,小学德育利在当下,工在千秋。小学德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为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落实新课改对小学德育的要求,本文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新课改后的小学德育管理现状展开了研究,针对小学德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以达到优化小学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德育 实践对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9-133-01
0
1. 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学家鲁洁在《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中提出小学德育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小学生的德育课程教育,另一方面是在生活当中对小学生进行行为影响。两者相结合,就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品德素养,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现代教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断努力,课程发生变化的同时,小学德育也需要紧跟时代展开改革和完善,通过一定程度的变革,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德育教学的内容。改革小学德育,是为了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诸多困难,将外在动力内化为自身需求,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成长。
2. 小学德育实践性问题分析
小学德育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接受,学校和教师逐渐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漏网之鱼”,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过深,不能够认识到实践德育教育的作用。将教学重点仍放在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上,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品德、日常行为习惯的约束和规范。反映到实践教育中,就是德育教育认知不清,管理内容太过宽泛,德育管理效率低、成效差。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德育不如智育,忽视了对自身德育教学素养的培养,导致德育工作的开展流于表面,影响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的德育认识程度、教学能力等与德育质量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如不能做到言传身教,就难以让学生信服,降低德育工作的公信度。
3. 小学德育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质量
要走出德育教学的误区,首要对策就是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质量,让教师给予德育教学应有的重视,将德育教学纳入自身教学工作范围内。这就需要学校提高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力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给学生系统化的引导。或增加主题班会的课时,给教师创造了解学生、倾听学生意见的机会。同时,学校需要为教师创造提升德育教学素养的机会,通过定期开展专家讲座、课业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德育管理水平,培养优秀的小学德育管理人才。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者地位,部分教师甚至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在课堂上说与学习无关的话”,采用强制的态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学生只知道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却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3.2渗透人文精神,制定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案
经济全球化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德育与智育双管齐下,培养学生成为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国正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早日实现“中国梦”,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就是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社会、他人、自身有更多的关怀与思考,以人为本,贯彻落实人文关怀理念。教师需要制定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学方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清晰的管理方案。要想学生之所想,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践行管理工作。并贴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完善和规划教育方针,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融入现代化教学理念、人文教学理念,确保小学德育管理的成效性。教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不能刻舟求剑,应当借鉴和参考先进的的与管理经验,利用学校、网络等德育教学资源,博采众长,解决班级管理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不断优化自己的管理系统,让学生在一体化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提升综合素养。
3.3与家长充分沟通,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传统德育教育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将学生作为需要全面约束和管理的人,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当代社会生活压力大,不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甚至揠苗助长,不断加大对学生的期望值,学生在孩童时代就饱尝学习的压力,体会不到小学学习和校园生活的乐趣,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培养。学生像一根绷紧的弦,按照教师和父母的规划和要求生活,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影响学生良好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分溺爱也会导致孩子任性、自私、冷漠等性格问题。要营造整体性的德育教育氛围,教师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协助家长构建民主型的家庭,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在平等、自由的生活状态下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让父母和教师不断沟通和配合,通过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教育学生,学生才能成长为心理健康、独立自主的人。
[ 参 考 文 献 ]
[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3):9-16+37.
[2]蔡亚平.教师与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沈顺福.论道德的基础———从仁与孝的角度出发[J].社会科学,2009(02).
[4]徐生梅.小学德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适应性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86-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