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让高中历史教学“活”起来
2017-10-24黄天华
黄天华
【摘要】 历史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知识,它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历史和现实不可分割。有魅力的历史课堂,就是过去和现在的有机融合。笔者尝试让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思维)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知识,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
【关键词】 生活常识 逻辑推理 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9-104-02
0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型的社会科学,纷繁复杂,知识量大,它给历史课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而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编写的,有时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而简化了过程,有时却又写得言简意赅而语焉不详,加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以致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时常常存在种种疑难和困惑,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甚至,在历史课堂提问或批阅试卷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不知所措、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葩”答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的认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會。新课程改革使传统的历史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历史教学更趋于社会化、生活化。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善于借助生活常识逻辑推理(下文均简称为“生活常理”)的教学手段,即把过去了的历史知识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对古今事物的分析和比较,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并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所谓生活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而逻辑推理则能够把复杂、抽象、隐晦的问题条理化、直观化和清晰化,揭示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现实的、生活的情景与材料,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意图帮助学生在较高的认知水平上加工信息,促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以此来理解历史概念、解释历史现象、归纳历史规律,让久远的历史鲜活起来,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的尝试
1. 运用生活常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升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导入是每节课的起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调整和积极性的调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这一“开场白”的精彩与否。运用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迅速进入状态、融入课堂。
例如,在导入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笔者问: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我们离不开和他人的接触,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我们需要朋友。你会选择哪些人作为你的朋友?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抢答激烈,“高富帅/美”“有共同话题”“为人仗义”“有共同爱好”“初中同学”“邻居”“玩得来”“有好感”,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接着展示归类演绎推理分析,由交朋友上升到国家外交。第一类:“高富帅/美”、“为人仗义”→希望获取利益或帮助(实力决定你的朋友)→国家外交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第二类:“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玩得来”→有共同点(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第三类:“初中同学”“邻居”→来至相同的地区、有相似的文化传统或相似的人生经历,容易找到共鸣→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第四类:“有好感”(要“相恋”,不要“单相思”)→取决于社会环境及共同的情感需要→国际环境及共同的利益(双赢)。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现代外交的基本因素有:国家利益(根本因素)、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国际环境和国家实力(弱国无外交)。再问:根据上述推理,新中国将如何选择自己外交的对象?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是第一选择;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是天然盟友;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视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及其对华态度,中国才决定是否与其建交。这样,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现实中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探究体验,不仅使学生对中国外交有了“立体”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进而使他们感受到历史课堂的魅力。
2. 运用生活常理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讲授新课,提升历史课堂的深度
历史是过去式的,我们无法穿越,在还原历史真相时只能运用史料推理。如果单靠史书资料分析推敲,则显得深奥难懂。联系生活常识逻辑推理,通过身边活生生的事例,能使厚重的历史鲜活起来。
在讲述必修二第11课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时,笔者一开始是根据课本和史料直接给出结论——“错误的探索”时,学生对此很难理解,往往是死记硬背强行记忆,不但对事件本身缺乏深度理解,而且不利于后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教学。后来,笔者发现运用生活中的“饥饿体验”就能很好地解释1958年总路线是错误的探索,通俗易懂。把新中国初期一穷二白的现状比做一个长期吃不饱的穷人,现在给他一个机会解决吃饭问题——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问学生:“如果你饿了一天,接下来你将会怎么做?”学生立即回答“去吃饭”。笔者接着问:“有什么要求?”学生抢答激烈:“要多——吃得饱”、“要快——不然饿死了” 笔者再深入诱导:“在十分饥饿时,你会不会去大酒店吃顿好的?吃饭时你会不会只吃一碗,剩下的下餐吃?”学生都否定了。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由于经济建设落后的现状决定了政府在执行1958年总路线过程时片面追求“多”和“快”(强调数量与速度)而忽视了“好”(质量)和“省”,进而发动“大跃进运动”(片面强调“多”与“快”)和“人民公社运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所以是错误的探索。通过这则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知识点,而且加深了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认识。
3. 运用生活常理来解答试题,知能训练,提升历史课堂的效率性endprint
现在的高考命题往往都是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实际上是课堂情境教学的延伸,其所要考查的都是所学知识,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是源于历史教科书的,还是有据可查的。这就需要考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基础上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去理解、解决问题。
【例1】(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24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别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及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结合课本知识,运用生活常理很容易得出正确选项。孔子整理五经,为孔子思想奠基,而并非为阐发其思想而作,《论语》才是阐发孔子思想而作。故A错,C对。汉代儒学是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学基础上,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发展儒学),故B项中的“背离”不符合史实。根据试题材料“汉代尊崇儒学”或现实中的“孔子学院”,便可得出秦始皇焚书坑儒并未断绝儒学思想,可排除D.
【例2】(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25题)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图略)。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该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及土地制度。由题干中的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便可排除A项(个体农耕)。单独一副画像并不能体现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土地公有制是指土地为全民——即人人所有,实行集体劳作,但该制度只存在原始社会时期。根据题干中的“汉代”排除C项。根据生活常识逻辑推理便可得出:由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大地主田庄,实行佃农集体劳作(没有机械化,地主自身不可能进行个体耕作),故D项正确。
【例3】(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26题)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该题考查的是宋朝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根据生活常识逻辑推理便可得出A项正确,排除BCD选项:史书由人书写,存在主观性,不可能全都真实可信;史官由君主任命,两者之间不会存在尖锐矛盾,不然史官就得换人;君主也不可能让史官全部记录其非真实的言行(记录君主的言行不可能全部是假的)。
历史学科能力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鉴史知今。另外,从高考文科综合的角度看,也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学科能力来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相结合,指导和帮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遇到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常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的作用与反思
总的来说,生活常识逻辑推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历史知识高层次综合检测的需要,能够解封历史教学的活力,激发学生历史课堂兴趣,它可以促进学生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另外,近年来文综全国卷中历史常識考查的命题炙手可热,就功利的角度来看,教师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常识逻辑推理适度地应用于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将有好处。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局限性,运用生活常识逻辑推理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生活常理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即历史教学与现实的联系要有所选择,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联系自然而不牵强附会。其次,要有针对性,应尽量挑选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典型性事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引用的例子要从学情出发,通俗易懂。再次,不可喧宾夺主。引入现实问题虽然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但过分占用课堂时间来探索现实问题,将会影响学生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最后,联系现实要具有时代感,突出正面效应,注重给学生正面的引导,不可闲扯,更不可以个人观点误导学生。
总之,历史教学要从纯粹的科学回归到学生的生活,我们要利用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体验,有效进行历史教学,让历史教学生活化,引导他们自我感知、学习并掌握历史知识。生活常理并不是历史教学的“万能方法”,不是所以的历史课都适合采用生活常理的方法,哪一个课哪一个知识点采用生活常识的方法,历史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 参 考 文 献 ]
[1]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
[2]刘文峰.联系现实,活化高中历史教学.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第3期.
[3]王琦河.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新课程(上).2011年第5期.
[4]张惠杰.历史常识课教学方法探索.教育科研论坛.2002年第6期.
[5]黄凤凤.浅析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年第4期.
[6]钱明云.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浅谈时事热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年第Z1期.
[7]高考文综历史“常识题”例析和归类.高考资源网.2010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