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聪颖近期诗歌思想感情的人民性

2017-10-24刘楚筠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人民性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一般课题,名称:设计角度的辽宁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编号:w2015153。

摘 要:辽宁诗人王聪颖近两年诗歌创作呈井喷式状态,是对重视文化力量的时代风气的呼应。这种呼应,在诗歌思想情感上体现为深厚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在其政治诗歌中体现为民族豪情干云,充满家国情怀;在其亲情诗中体现为温暖质朴深情,积极健康担当;在其感怀诗中体现为哲思深刻隽永,诗意新鲜乐观。总之,以其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践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辽宁诗人;王聪颖;近期诗歌;思想感情;人民性

作者简介:刘楚筠(1995-),女,满族,辽宁阜新人,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2

毛泽东发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5年来,无数各界文艺工作者,都在以自己的创作践行着《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辽宁诗人王聪颖近期的诗歌创作,以其思想感情的人民性提供了践行讲话精神的良好范本。

从2015年4月20日创作组诗《四季》至今两年时间,王聪颖以近乎井喷式的创作,引起广泛关注,也与同期复刊的《阜新日报·红玛瑙》一道,成为辽西市文化领域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整个国家、社会对文化重视的反映,习近平5.17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讲话中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重视文化力量的时代环境,必定会引起文化创作热情的呼应,而王聪颖诗歌之所以具有文化力量,能够与时代形成呼应,并引起群山回响,正在于其诗歌中深厚的人民性。

王聪颖近两年的诗歌创作,从内容、题材上,可以粗略划分为政治诗歌、亲情诗歌、感怀诗歌,无论哪种题材,都充满积极、健康的正能量,体现出强烈的人民性。

一、豪情干云政治诗

201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点燃了诗人积蓄已久的爱国诗情,一月之内连续创作了多首献诗。《老兵的敬礼》《抗联军歌》《胜利日大阅兵感赋》,无不感情激越,风格雄浑,可谓豪气干云。“挥起/唱响黄河的咆哮/砍下/溅起复仇的烈焰”的抗日大刀,“汇成洪钟/响遏行云”的抗联军歌,无不鼓荡起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铁血忠魂,不屈铁骨。而“长街隆隆走战车”的壮观的大阅兵,更彰显了中华民族“血肉八年魂雄健/精神千载碑巍峨”的精神,也让我们自己和世界一道坚信,今天的中华儿女“但使边关狼烟起/一样慷慨唱战歌”。

其中最雄浑、深沉、悲壮而又激昂的当推《老兵的敬礼》。胜利日阅兵式上,一个抗战老兵举起颤巍巍的手臂敬礼的画面,引起了诗人万千感慨:从“你/举起颤巍巍的手臂/向着长眠的战友/敬礼”开始,这只“颤巍巍的手臂”,“向着雄壮的国歌敬礼”“向着死难的乡亲敬礼”“向着黎明的曙色敬礼”“向着壮美的山河敬礼”“向着梦想的和平敬礼”最后回到初始画面:“向着行进的队列敬礼”。一日长于百年,几分钟的敬礼,诗人带我们看到,这手臂曾紧握抗日的钢枪,曾掩埋抗日的英烈,曾举起不倒的旗帜,曾谱写豪迈的金曲,曾书写过有死无退的抗日绝笔。这敬礼,是对英明指挥的礼赞,是对全民抗日的礼赞,是不负河山的宣誓,是对和平鸽的托举。整首诗视野开阔,感情饱满,把中华民族既有渴望和平的情怀又有面对侵略血战到底的精神的各种复杂意蕴表达得酣畅淋漓,感人肺腑。

此外,诗人还创作了10余篇歌唱祖国和人民,歌唱时代楷模的政治诗。如《我的祖国》《劳动的人们在歌唱》《赤子雷锋》等。其中《站在“干”字碑前》也是一首长诗,歌唱的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民的领头雁、时代楷模毛丰美。“站在‘干字碑前”,诗人思绪万千,“看你的意志有多坚”“看你的衷肠有多暖”“看你的律己有多严”,把一个时代楷模带领村民艰难致富的意志、爱民如子的情怀、清廉为民的品格挖深写透,把那个“忘了睡觉,忘了吃饭”带领人民拼命干的党的好干部形象像那个血写的干字碑一样挺立在人们的眼前和心间。

二、温暖质朴亲情诗

在大量政治诗之外,诗人近两年还创作了10余首亲情诗,有写姥姥的,有写给儿子的,多数是写父母的,其中尤以写母亲的居多。高龄母亲因病丧失了行住坐卧、语言思维等一切能力,在引起诗人深切的痛苦、焦灼的同时,也激发了诗人多年来因政务繁忙而深藏内心的天伦之情的抒发。《和母亲一起学步》《四月,母亲说话》《我多想把母亲修好》……,如此密集的书写母亲的诗歌,没有让人产生任何重复、雷同之感,反而让人感到每一首都充满深情,滋味隽永。“不会走路/不再会说话”的母亲为了呼应儿子“唤了一声妈”而“使足力气/叹出一声妈呀”,这一声“妈呀”让人确证母爱的力量,让人安心于有家的踏实,让人滋生“永远认得妈”的感恩之心。《和母亲一起学步》中跨越五十年的学步,让人感慨“能和母亲一起学步/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多想把母亲修好》中诗人想用自己的心肝血肉和“生命中剩下的分分秒秒”把母亲“一点一点地修好”,词情恳切,感人至深。

人间至爱是亲娘,人间至痛为亲伤。但王聪颖的亲情诗里不只有深情,更有积极乐观,健康美好的人生态度。《给母亲》写病中的母亲记得的词汇所剩无几,“词汇是一群顽皮的孩子/一个一个和你/捉开了迷藏”,于轻松快乐中轻轻解构了母亲“不会走路/不再会说话”的沉重悲伤。“四月里万物发芽/母亲练习说话”,就如“床边那枯老的拐杖/一遇春雨”“霎时间绽放出/朵朵小花”,虽然千辛万苦,却终成春风十里。“我所有的诗行终将酿成糖/母亲一粒一粒放进嘴里/就会把一辈子的苦/一点点嚼成甜”。在诗人的笔下,人生充满希望,老树可以发出新芽;人间因为有爱,所有的苦最终都能酿成甜。

王聪颖的亲情诗中还充满了担当责任,挑战自我,报效祖国和社会的正能量。如《寄梦含吾儿》五首,“男儿何不意气高”“风口浪尖好弄潮”鼓励儿子做改革发展建设的时代大潮的弄潮儿,为祖国繁荣富强而铁肩担道义。“走出自我小天地”“能做经天纬地才”启发儿子把个人融入时代、社會之中,勇于奉献,锻造出经天纬地之才。这样的心系家国,让人联想起陆游的《示儿》诗的高洁情怀。endprint

三、哲思深湛感怀诗

王聪颖近两年诗歌创作中,数量最多的还是感怀诗。而感怀诗中最多的是《四季》《月在盛唐》《纸船》等咏物诗;咏物之外多所怀旧,《我一年的时光》《故乡的小巷》《梦中的老屋》等多首就是怀旧诗;怀旧之外则以咏史,《楚辞是条河》《野草——献给鲁迅》《金山岭长城》等多首可谓咏史诗。当然其实这样划分不完全准确,例如《月在盛唐》其实也是怀旧诗,只不过怀的不是个人的旧,怀的是整个民族的旧;也是一首咏史诗,只不过咏的不是某一具体历史、文化现象的史,咏的是自然、历史、文化相互叠加、迁移形成的复杂的史。这些诗作或温暖明亮,或优美隽永,但都哲思深湛,且一样具有积极健康的正能量。

王聪颖日常生活观察体会的咏物感怀诗,取材平实广泛。时序中的一个节,田野里的一朵花,夜空中的一片月,手掌里的一把伞,皆可入诗。与众不同的是,在这些平实题材中,在前人如林的优秀作品的空隙里,总能发现新的诗意,这些都是其感怀诗人民性的体现。“知道终究会被风雨折断/知道迟早要沉没于河滩/还是义无反顾地/举起征帆”的“纸船”,“瘦瘦的伞骨/顶得住风/薄薄的伞衣/撑得起天”的“伞”,“未及飘落/便已消融”并“将绰约的丰姿/绽放给寂寥的长空”的“初雪”,“天地间最远的仰望/心灵里最近的故乡”的盛唐及今的明月……总之,王聪颖咏物感怀诗的内容有风有月,却无关风月,而是充满以弱搏强、以短搏长的强大的精神追求,并饱含似远实近、似冷实暖、似亏实圆的深刻哲理,辩证思想。

王聪颖的怀旧诗则是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献给岁月的答谢词”。岁月给了诗人时光,诗人便在夜晚的木板床上看星星;岁月给了诗人梦想,诗人就捡拾“贝壳一样闪亮的诗行”,岁月给了诗人人生的徽章,让诗人知道“最美还是巷口的夕阳”。岁月给了诗人“梦中的老屋”,诗人就融化在“纳鞋底的外祖母”“如银的发际”那“一缕皎洁的月光”中。岁月给了诗人老屋的风雨雪霜,诗人就生长出克服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趟过岁月的长河,饱经岁月的磨砺,“亲人的泪花还能打湿我的眼眶/真理的热血/还能撞击我的心房”;甚至,还能坚信头顶的霜发“每一丝每一缕/都是春天的序曲”。总之,美丽鲜活的画面活现眼前,乐观积极的心态跃然纸上。

王聪颖的咏史诗则可见诗人视野的开阔,底蕴的深厚,胸怀的壮烈。圆明园里“/立起/断臂刺破青天/躺下/残躯耿耿难眠”的“母亲胸口的道道伤疤”“纵然过了千载”也会“燃成/复仇的烈焰”,民族崛起的决心何其壮烈!在金山岭长城上“我的足迹/印在你古铜色的胎记上/就和一个民族的步履/相逢”何其沉雄浑厚。而野草一样的民族斗士鲁迅“摇曳春风里/涌起连天的波浪/肃立荒原上/站成如剑的锋芒/”,何其富有力量!

当然,咏史诗中最词情优美、意蕴丰饶、涵咏绵长的当推《楚辞是条河》。楚辞这条河,用芳草夹岸,浪花晶莹,星灿其里“让汉赋唐诗郁郁葱葱/让宋词元曲蓬蓬勃勃”,还“浇灌了忠贞与赤诚的根须”,从诗词的外在言语,到诗词的内涵风骨,楚辞、屈原都是东方诗国的哺育者,华夏民族灵魂的摆渡者。

综上,王聪颖近两年的诗歌创作,其动因总来源于民族、历史、现实最真实的触动,抗日胜利紀念日的阅兵、新时期楷模事迹的观摩、甚至亲人的一场疾病、对圆月的一次仰望,都使诗人生发出或激荡,或深挚,或欣喜的情感,流泻于一首首诗中。他从来没有新时期很多诗人“借‘个性化写作之名行滥用民主之事,将‘个人化写作当成回避社会良心、人类理想的托词”的问题,而是在诗歌中高扬理想的旗帜,充满家国情怀,即便在感怀短章中也充满积极乐观的健康思想和情感,可谓人民性诗歌的典范。

参考文献:

[1]胡友峰, 余海艳.《他们》:未完成的诗歌“现代性”[J].当代作家评论,2016(1):169

[2]罗振亚.一九九0年代新潮诗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

[3]张清华.词语的黑暗,抑或时代的铁[J].当代作家评论,2013(4):135-14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性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人民性及其新时代意义
深刻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辩证法
现代语境中的藏人民性——论杨显惠的短篇小说集《甘南纪事》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让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性的生动实践——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大常委会实施人大代表上站履职制度的调查与启示
新世纪文艺批评人民性标准建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