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空间:以研究带动收藏
2017-10-24唐昕
唐昕
虽然国人对于摄影收藏市场已有初步了解,但什么样的摄影作品能够得到市场青睐、买家的认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还是缺乏了解,甚至一些职业摄影师也不清楚。从本期起,《摄影世界》将不定期通过约稿和采访的方式请一些国内外摄影收藏机构和摄影画廊的负责人来谈他们对于摄影收藏的看法,通过他们的实践为读者梳理当下摄影收藏概况,内容涉及收藏理念、收藏体系建立、市场行情,以及对摄影走向的看法等,为读者提供更多了解摄影收藏市场的路径。
前些年,在狂热的艺术市场中,摄影一直是不受重视的板块。不少人提出质疑,谁家没有几张老照片呢?收老照片有价值吗?摄影可以复制,有底片不是可以随便印吗?照片的存世量巨大,海量的照片能投资吗?摄影种类繁多,怎么挑呢?这些疑虑阻止了买家资金的流入,一些市场热点也因此变得无声无息了。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摄影,但围绕摄影的收藏、研究、讨论,在国内还一直局限在一个小众范围内。
泰康保险集团一直有收藏艺术品的传统,而近些年泰康收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摄影作品。摄影也是泰康空间多年研究与展览的核心项目之一,每年都举办摄影展览和相关讨论,不仅涉及当代摄影,也涉及大家熟知的红色摄影和历史名作。
泰康空间收藏的摄影作品中,有民国老照片,有革命领袖肖像;有风光佳作、纪实摄影经典,也有广告照片;有名家名作,也有普通照相馆之作。近年来,摄影作为艺术媒介被越来越多艺术家接纳,因此当代艺术作品也不少。
泰康空间的藏品来源渠道也非常多元,有从自主策划的展览里收藏的,也有做个案研究时收藏的;有通过一级和二级市场购买的,也有向艺术家本人购买的。总体来说,泰康空间的研究、收藏、展览、出版各项活动都对摄影保持了相当多的关注与投入,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泰康摄影收藏的脉络逐渐形成并清晰化。
最初收藏摄影作品时,泰康空间是从摄影作为艺术创作媒介的角度介入的,线索是“摄影作为创作媒介表现出的审美价值”。这个线索对于任何研究美术史、摄影史的学者、策展人和收藏家都容易切入。但这样的角度有它的局限,随着我们对摄影有了更多了解,逐步突破这个局限。摄影跟其他媒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烈的科技属性,而摄影的功能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体现。所以,无论从社会意义还是从艺术的角度,随着研究的深入,摄影收藏的范围该如何划分,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按照摄影发展阶段梳理收藏脉络
摄影术发明后的近180年里,摄影因其记录真实、制作方便、传播迅捷,并具备艺术感染力的特性而深入参与到中国社会变革中。因此,在中国,摄影的审美价值只是其学术价值中的一小部分,这点与其他的艺术媒介有着根本不同。所以考虑摄影的价值,需要对摄影乃至文化艺术整体发展有更清晰的判断。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摄影在社会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是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摄影的发展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缘起19世纪的口岸开放,由西方传入。因为晚清社会主流阶层对于西方工业文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很推崇,而科技感的摄影从进入中国起就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喜爱,并毫无阻碍地在各个层面被人广泛接受。这个阶段从事摄影的人主要集中在照相馆,包括早期西方人开设的照相馆和后来中国人自己开设的照相馆。初期,社会流传的照片主要是西方人拍摄的关于中国的影像,摄影师是西方人,雇佣中国人做学徒。因此,中国第一批摄影师都是先当西方摄影师的学徒,后自立门户,开自己的照相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最初站在照相机后面的西方人换成了中国人,虽然从道具到技术上看没有什么差异,只是站的位置变了,但这一点点变化却意义重大。西方摄影师站在照相機后面,镜头对着中国人,他们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异域风情”。他们通过镜头可以自由随意地观看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观看,又因为文化不同,照片里充满距离、差异和落差。可是当中国学徒开了自己的照相馆,站在照相机的后面,他是利用工业文明工具,观看自己的农业文明,是自己看自己,是平视。虽然是同样的镜头,但因为镜头后的人不同,拍出来的照片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影像的内容类似,但对照片的读解是可以有很大区别的。
第二阶段从1920年代开始,摄影被有意识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使用。在当时,摄影是“高科技”,从政治家、权贵、富贾、敏锐的知识分子到习武打仗的将军,都对它很有兴趣。当然,摄影很快也到了艺术家的手里,随之明确、自觉以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创作就开始了。1923年国内第一个摄影团体“艺术写真研究会”在北京大学成立,后改名为“光社”。也是在1923年,欧阳慧锵的著作《摄影指南》面世。在这个时期,中国艺术家使用摄影的方式和对于摄影怎样变成艺术的讨论,跟西方的讨论几乎是同步的,很多摄影作品频繁参加西方的摄影沙龙活动。
1930年代末期,因为战争,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化的阶段结束了。也是因为战争,中国摄影史进入到第三个阶段。这是另一个非常不同的阶段,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红色影像时期”出现了,有非常强烈的中国特色。
1980年代以后出现的摄影创作者和研究者大多觉得这个时期是“工具论”时期。不过,如果把1940年代到1980年代以前这个阶段全归为“工具论”时期,又有点过于简单了。我们最开始以审美的线索收藏摄影,到红色影像这个阶段也遇到了障碍,那么应该如何来挖掘摄影在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