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科学院2011—2015年科技论文被SCI,EI和CPCI收录情况分析

2017-10-24振兴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检索系统发文论文

, ,,振兴

(长江科学院 信息中心,武汉 430010)

长江科学院2011—2015年科技论文被SCI,EI和CPCI收录情况分析

陈元明,聂文,孟祥芳,文振兴

(长江科学院 信息中心,武汉 430010)

对长江科学院2011—2015年科技论文被SCI,EI和CPCI收录情况进行研究,从论文总量、著者、学科专业、论文所登载的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与2006—2010年长江科学院论文收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成绩缘由及存在问题。研究成果不仅为长江科学院将来的科研及其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为相关单位及科研人员了解长江科学院学术水平及影响力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讨论了提高相关单位及其科研人员科技论文收录率的技巧和方法。

长江科学院;文献检索系统;论文收录;SCI;EI;CPCI; ISTP

1 研究目的

科技论文是科研实践的产物,也是科技创新及科研水平的反映。科技论文被SCI,EI,CPCI(前身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一个机构或者一个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2]。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已成为科研机构研究水平评价、重点实验室及技术研究中心评估、博士硕士点评估、公益科研单位考核、学位授予等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同时也被许多机构作为科研人员奖励、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及聘用、课题申报、绩效评估、项目完成及评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了解长江科学院(简称“长科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2003年以来长科院每年都对科技论文被SCI,EI,CPCI收录情况进行检索。本文在《长江科学院2006—2010年科技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情况分析》[3]的基础上,拟对2011—2015年长科院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情况作较为详尽的定量分析,并将之与2006—2010年收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为水利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了解长科院科研现状和学术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长科院将来的科研及其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 论文量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数据,均来自论文作者单位以“长江科学院”英文名称冠名所发表的论文。由于长科院作者一直沿用2个英文院名,即“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和“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所以,每年检索时我们都采用这2个院名进行委托检索。另外,少部分论文会被三大检索系统或者其中的2个检索系统同时收录,本文不作区分。2011—2015年长科院被收录论文的检索结果,见表1。

表12011—2015年长科院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统计
Table1StatisticsofpapersfromChangjiang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includedbySCI,EI,andCPCIfrom2011to2015

年份SCI收录论文/篇EI收录论文/篇CPCI收录论文/篇合计文献量/篇2011181142315520121712222161201329133351972014441493222520157315518246分类合计文献量/篇181673130984

由表1可见:

(1) 近5 a来,长科院发表的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简称“国际论文”)共计984篇,是前5 a(2006—2010年)发表国际论文总量(308篇)的3倍多。这说明长科院科研实力和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较大的增强和提高。

(2)从年度合计文献量来看,长科院发表的国际论文在数量上继续呈平稳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增幅最大,较2012年增加36篇,远大于年均增加篇数22篇。

(3) 从分类合计文献量来看,984篇论文中,EI收录的论文最多,为673篇,是前5 a总和233篇的2.9倍,占总量的68.4%;SCI收录的其次,为181篇,是前5 a总和30篇的6倍,占18.4%;CPCI收录的最少,为130篇,是前5 a总和45篇的2.9倍,占13.2%。

EI收录的论文最多,说明长科院工程研究能力较强。与2006—2010年5 a间长科院发表国际论文情况相比,SCI收录论文的增幅最大,占比超过了CPCI;主要原因是长科院在“十二五”期间承担的基础科研项目不断增加,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论文也增长较快。发表CPCI论文偏少,反映出长科院科技人员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的机会较少,这和“十一五”期间状况仍然一样——科研人员较多地是通过“纸上交流”的方式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发布,而缺乏与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 著者分析

本文采集2011—2015年5 a间长科院被SCI,EI,CPCI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的一些索引信息,就被收录论文第1作者情况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2。

表2 2011—2015年长江科学院被收录论文第1作者情况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first author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cluded by SCI,EI,and CPCI from 2011 to 2015

(1) 2011—2015年5 a间长科院共发表论文984篇,其中以长科院科技人员为第1作者的论文为684篇(见表2),占总量的70%。说明长科院发表的论文,其成果支撑数据大多来自长科院自身科研成果。

(2) 若按分类来看,这5 a间,SCI,EI,CPCI 收录的长科院科技人员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分别占到57%(103/181,较前5 a的30%提高了约2倍)、67%(454/673,较前5 a的79%下降了12%)、98%(127/130,与前5 a的完全一样)(见表2)。这组数据说明:与前5 a相比,在SCI收录的论文中,长科院作者从前5 a的参与者出发,越来越多地主持了相关研究并逐渐成为发表论文的主角;在EI收录的论文中,长科院第1作者占比减少,说明长科院参与相关单位的合作论文增加,长科院对外合作意识和实践在增强;在CPCI收录的论文中,几乎全部由长科院作者主持发表,说明长科院科技人员与外单位合作的意愿不强或者向国际会议提交论文的机会很少。

(3) 若按年度来看(见表2),从2012年长科院第1作者论文占比为81%,至2015年占比为60%,差不多每年都有6%~8%的下降,说明长科院科技人员对外联系和合作的意识越来越强,并且科研合作的实践及成果在增加。

(4) 另外,以长科院为第2作者单位的第1作者论文近5 a也较多,主要是在职读博人员所发表;因为在读院校对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基本都有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指标的要求。

(5) 若按单个作者被收录的论文总量来看(见表3),2011—2015年间,长科院被收录2篇以上的作者共计235人次,占总发文人次的46%(235/513),其发文却占总发文的72%(702/984,远超过前5 a(54%)的占比);说明长科院年度发表论文被收录2篇以上的科技人员,其发表论文的能力越来越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科技人员绝大多数都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是单位、学科和专业的潜在骨干、带头人和专家。从表3还可以看出:年度发文在2篇以上的作者数在逐年增加,这与长科院近几年一直实行的科研论文纳入考核、奖励的机制以及年度引进人才数量较大等因素关系密切;年度发文2篇的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而年度发文在3,4,5篇以上(含5篇)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8人。另外,从年度检索结果知道,其中1人在2014年和2015年被收录论文分别达12篇和17篇,分别比第2名高出7篇和10篇,创长科院历史上年度个人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两连冠。

表3 2011—2015年长科院被SCI,EI,CPCI 收录论文2篇以上作者及发文情况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f authors who have more than two papers included by SCI,EI,and CPCI from 2011 to 2015

4 学科专业分析

根据长科院2011—2015年被收录的984篇论文的篇名,结合发表论文的期刊名、会议名称以及著者所在专业所及其研究领域等信息,对论文进行初步的学科和专业归类统计,其结果见表4。其中岩基土工、爆破与振动等专业纳入岩土(爆破),近几年才成立的国际河流和农业水利专业的少量论文分别纳入河流和水土保持2个专业中,长科院研究生发表的少量论文分别纳入对应专业。

由表4可知:

(1) 长科院是一个综合性的水利科研单位,发表论文的主题范围比较宽,涉及水利、岩土2大学科,涉及研究专业较多,其中一些传统专业,如岩土、河流、材料与结构、水力学等专业仍保持很强的科研实力,在出成果的同时也贡献了大量高水平的论文。这几个专业近5 a发表的论文均分别占到总量的9%以上,共计发表的文章达到715篇,占总量的73%[3]。

(2) 长科院一些相对较新的专业,如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工程安全、空间信息等,也表现出较强的实力,其发表的论文也都占到总量的5%以上,这些年轻的具有高素质人才的专业所,表现出很强的后劲。

(3) 若将长科院各专业划分为固体、流体2大块的话,即岩土(爆破)、水土保持、工程安全、空间信息、材料为固体,河流、水力学、水资源、水环境为流体,前者论文发表量占总量的68%,后者仅32%。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长科院固体专业较之流体专业发文途径更多、科研实力更强[3];但与前5年相比,流体专业发文占比已从25%提高了7个百分点,说明流体专业后劲很足。

5 期刊和国际会议分析

5.1 长科院被SCI收录论文

长科院被SCI收录论文,主要刊登在国际期刊以及国内英文期刊上。2011—2015年,长科院被SCI收录论文181篇,分别刊登在108种国际期刊以及国内英文期刊上,相关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2011—2015年长科院被SCI收录论文登载期刊情况及发文篇数Table 5 Statistics of SCI periodicals indexing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从表5来看,发文1篇和2篇的期刊总数(94种)及其发文总数(122篇)占全部发文期刊(108种)及发文总量(181篇)的比例分别高达87%和67.5%,而发文3篇以上的期刊总数及其发文总数仅分别占比13%和32.5%。可以看出,长科院可发文期刊较多,但登载长科院论文多篇的期刊并未出现或者找到,而发文量较大的期刊(如这里发文3篇至8篇的期刊)才是长科院作者容易发表文章的刊源。下面列出了长科院2011—2015年发文被SCI收录3篇以上的国内外的期刊名称(见表6),供读者投稿选用。

表6 2011—2015年长科院发文被SCI收录3篇以上的国内外的期刊名称Table 6 Periodicals publishing more than 3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5.2 长科院被CPCI收录论文

长科院CPCI收录论文,主要刊登在国内外主办的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2011—2015年长科院被CPCI收录论文130篇,分别刊登在73个国际会议所产生的76个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因为其中有3次会议均产生了2个会议论文集)。这些国际会议绝大部分在国内召开(总63次,其中港台5次),少量在国外召开(10次)。国内外会议发表论文总量分别为119篇和11篇,次均数分别为1.89篇和1.10篇。发表论文2篇以上的会议为29次(占会议总量的40%),发表论文为1篇的会议为44次(占会议总量的60%)。总的来说,长科院参加国外国际学术会议的次数少、发文少,基本为单人单篇;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的次数多、发文多,但参会人员及论文也是单人单篇占多数。这说明,长科院科研骨干们尚需更多地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因此,要注意拓宽科研人员得到国际学术会议信息的渠道,并加大他们彼此之间会议信息共享的程度。

长科院2011—2015年参加较多的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信息列入表7中。

5.3 长科院被EI收录论文

长科院被EI收录论文,主要刊登在国内核心期刊、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上。2011—2015年长科院被EI收录论文673篇,分别刊登在72个国际会议及106种中外期刊(中外期刊分别为31种和75种)上。其中国际会议、中文期刊和外文期刊的发文量分别为276,257,140篇,占比分别为41%,38%,21%,这也说明了发表论文被EI收录的难易程度——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最难、中文期刊其次、国际会议最容易。国际会议论文一般和国内会议论文一样,不仅以图书形式结集登载(即有ISBN号,44次),而且经常以期刊形式专刊登载(即有ISSN号,11次),有的还以期刊和图书2种形式同时登载(既有ISSN号也有ISBN号,17次)。2011—2015年长科院被EI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276篇,来自72次会议)是CPCI收录的(130篇,来自73次会议)2倍多,说明虽然两者涉及的会议次数非常接近,但是EI收录了的来自国际会议的论文数量要多得多。值得一提的是,经对比统计分析,EI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和CPCI收录的国际论文重复率很低。

表7 2011—2015年长科院参加较多的有关国际学术会议信息Table 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ttended by research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长科院2011—2015年发表论文较多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信息列入表8-表10中。

从表8可知,发文2篇以上的中文期刊有17种,均为与该院研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期刊和大学学报(统计知,该院2011—2015年发文1篇的中文期刊共计14种)。较之固体专业,流体专业可发表论文的期刊相对较少;固体专业中,又以岩土类期刊发文量最大,例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学报》3种期刊2011—2015年发文量为141篇,占这期间该院中文刊发文总量257篇的一半以上(约为55%)。

表8 2011—2015年长科院发表论文较多的中文期刊信息Table 8 Chinese periodicals publishing plenty of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表9 2011—2015年长科院发表论文较多的外文期刊信息Table 9 Foreign periodicals publishing plenty of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from 2011 to 2015

从表9可知,发文2篇以上的外文期刊有31种(统计知,该院2011—2015年发文1篇的外文期刊共计44种)。

从表10可知,发文3篇以上的国际会议中,以期刊专辑形式多次发表论文的国际会议有4种,以期刊专辑形式单次发表论文的国际会议有3次,以图书的形式发表单次发表论文的国际会议有6次。

6 提高收录率的认识及建议

(1) 提高论文收录率最直接的方法是:尽量多投稿SCI,EI,CPCI收录刊源和有关国际会议,包括自然科学领域里符合国际期刊出版规范的重要期刊、学会会刊以及重要的学术会议和著名的学术年会。建议科研人员要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并主动向国外期刊投稿。

(2) 提高论文收录率要注意的一些细节:①论文撰写的格式要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SCI,EI及CPCI的有关规定;②加注论文来源。凡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各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相关的重要论文,最好在篇首页的脚注处标明资助项目名称及批准号,以证明论文价值。

(3) 尽可能使用本单位的署名权。目前很多科研院所都有科技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建议他们发表论文时,除了署在读院校或科研单位的名称外,也署上本单位名称;对于出国留学从事研究的人员,建议他们在国外发表论文时尽可能把本单位与国外单位一并署名。这样即提高本单位论文的收录率,也提高本单位学术影响力及知名度。

(4) 各科研院所可以引进一些研究水平高、论文产出量高的人才,以此增强本单位科研实力,并通过他们的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来提高单位学术地位;同时,各单位还可以组织发表文章较多的个人进行相关经验的介绍和交流,或请外单位专家作相关的专题讲座。

(5) 要采用本单位规定的英文名称。为避免因作者单位各种不规范的译法导致三大检索系统漏检、难检,建议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采用本单位发文规定的或者是本单位网站主页上发布的唯一译名。

此外,单位论文收录检索一般都是采用单位全称来进行的,所以切忌论文中单位署名只有英文简称的做法;同时,要注意单位名称中出现的拼写或者输入问题,这类错误不仅作者容易出现,编辑和索引人员也容易出现,而它是导致论文漏检的主要原因。

(6) 长科院近5 a论文收录率大幅提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单位越来越广、成果奖励机制创建完善、各级各类考核要求越来越具体(如国家部委对公益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委托单位或业主对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院所对高级研究人员等都有论文收录的指标要求)、引进和培养的博士生较多(论文产出的主要群体)等。

[1] 孙志梅,陈明华,李瑞芹.从三大检索系统看高校科技论文产出——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J].晋图学刊,2011,27(6):5-9.

[2] 隋秀芝,李 炜,薛 俊,等.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最新动态及投稿技巧[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33(6):936-940.

[3] 陈元明,周力峰,孟祥芳,等.长江科学院2006—2010年科技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情况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1):71-74.

(编辑:刘运飞)

Papers from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cluded bySCI,EI and CPCI from 2011 to 2015: Quantitative Analysisand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CHEN Yuan-ming,NIE Wen,MENG Xiang-fang,WEN Zhen-xing

(Information Center,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from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RSRI/YRSRI) included in SCI,EI and CPCI during 2011-2015 from aspects of the quantity,authorship,subjects,and periodical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which the collected articles were published.Furthermore,the result was compared with statistics of indexed papers in the previous 5 years,and the cause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CRSRI,and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counterparts to know about the research situation,academic strength and impact of the institute.In addition,skills and methods of raising the inclusion rate are also presented.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index systems; papers collection; SCI; EI; CPCI ; ISTP

G252.7

A

1001-5485(2017)10-0149-06

2017-01-23;

2017-02-20

陈元明(1963-),男,湖南湘潭人,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科技文献信息管理及研究,(电话)027-82829876(电子信箱)chenym63@126.com。

10.11988/ckyyb.20170092 2017,34(10):149-154

猜你喜欢

检索系统发文论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收录《信号处理》的检索系统及数据库
收录《信号处理》的检索系统及数据库
本刊被以下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
本刊被以下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