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28型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计
2017-10-24余成伍龚海华洪伟马婕婕
余成伍,龚海华,洪伟,马婕婕
(中船九江科技研发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0)
CAST-28型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计
余成伍,龚海华,洪伟,马婕婕
(中船九江科技研发中心,江西 九江 332000)
国际上对船舶引起的海洋污染问题日趋关注,这对造船行业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简称CAST)和光催化氧化协同处理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
船舶;污水处理;CAST反应池
1 概述
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73年起通过防污染公约(MARPOL73/78),其中附则IV是关于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的规则。1976年由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布MEPC 2(VI)决议规定了其性能试验准则和排放标准,至2006年又颁布MEPC 159(55)决议,将排放标准严格了近一倍。此决议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2012年10月3日MEPC 64次会议上又颁布了MEPC 227(64)决议,增加了总氮和总磷的排放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2 基本参数(表1)
表1
3 船舶生活污水的水质与水量
和城市生活污水一样,船舶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通常是不稳定的,因此其流量也不稳定。所不同的是,船上人数比城市少得多,这就意味着船舶生活污水水力流动的变化比城市污水大。由于货轮船上人数较为稳定,且航线和船用生活规律基本确定,所以生活污水的日变化一般较小,而时变化系数通常较大。有资料介绍,一般工厂车间生活污水量变化系数为3,而根据在货轮上的实船调查,每日的最大时变化系数为3.8。可见,对于船舶而言,尤其是人数较少的货轮,船舶生活污水量在一天中波动较大,而且会出现某段时间(如夜间)无污水排放的情况。因此为保证船上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进行流量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船舶生活污水,尤其粪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和磷。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指出,城市污水的设计,在无资料时,生活污水的BOD按照25~ 50g/(人 .d),SS按 40~ 65g/(人 .d),TN 按 5~11g/(人 .d),TP 按 0.7 ~ 1.4g/(人 .d)计算。由于船舶卫生系统排泄周期比较短,排放的污水比城市生活污水更为新鲜(分解较少),因此污染负荷较高。参考国内外船舶污水的设计水质和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本技术方案的原水水质为:
COD 〈 500mg/L;BOD 〈 250mg/L;
SS = 500mg/L;TN 〈 40mg/L;TP 〈 4 mg/L。
4 设计工艺流程(图1)
图1
5 处理单元设计
5.1 调节水箱
样机设计水量为6.5m3/d,则平均流量为270L/h,设计时变化系数为4,则最大时流量为1080L/h。
处理工艺采用CAST工艺,拟采用4小时运行周期,每天运转6个批次,考虑调节水箱的容积为(2个最大时的容量+2个平均时容量)=2.7m3
V=2.7m3
L × B × H = 1.30×1.15× (1.80+ 0.20) m
设置一台提升水泵。
水泵设计流量:540 L/h(CASS池体2h进水时间);水泵扬程:6m。
5.2 CASS反应池
CASS反应池是处理工艺的核心构筑物,能够有效去除进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设反应池中污泥浓度X=4000mg/L,污泥负荷Ns=0.18kg BOD/kgMLSS,充水比λ=0.24,曝气时间ta为:
一个运行周期4小时,周期数n2=6;其中,进水时间2h,搅拌0.5小时,曝气1.5小时(进水时开始搅拌,0.5小时后开始曝气),沉淀1小时,滗水1小时。
生化池容积V(池体个数n1=1):
其中选择器占整个反应器体积的17.8%;回流比20~30%;选择器与主反应区隔墙的孔口水流速为:20~ 50m/h。
孔口面积A = Q(540L/h) / v(20m/h) = 0.027m2
孔口数量1个,宽度取0.3m,高度取0.1m。
因为船舶中反应器高度受限,一般不超过2m,设计最大水深取H=1.8m,反应区宽度B=0.85m,长度L=2.5m,则主反应区 L×B×H = 2.5x0.85x(1.8+0.2)m。
为满足一体化装置平面布置要求,确定选择器尺寸为 L×B×H = 1.15×0.4×(1.8+0.2)m。
集水池容积,按收纳一个批次的出水量计,为1.08m3,水深按 1.2m 计,则所需平面面积为 0.9m2,确定集水池尺寸为 L×B×H = 1.15×0.8×(1.8+0.2)m。
考虑污泥贮池的体积(计算见后),将整个一体化装置的平面尺寸确定为:
L×B×H = 2.75×2.0×(1.8+0.2) m,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船舶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平面布置
出水泵提升出水至消毒设施,流量按日平均流量计,为270~360L/h;水泵扬程:6m。
5.3 剩余污泥计算
出水35mg/L的SS中含有的BOD数值,SS =7.1×0.1×0.7×35 = 17.4mg/L
容许排放的溶解性BOD数值为:25-17.4=7.6mg/L
出水溶解性BOD:
剩余污泥量:
剩余非生物污泥:
剩余污泥总量:
剩余污泥浓度:
剩余污泥含水率按99.5%计算,排放剩余污泥量为:
处理途径:将剩余污泥排入污泥贮池,进行浓缩收集,定期外排:
经过浓缩后,污泥含水率降低为97%,则体积变为:
考虑10天左右的储存容量,体积为0.7m3。
贮泥池尺寸设计为:L×B×H =2.0×0.25×(1.8+0.2)m
滗水高度:
生化池有效水深1.8米,滗水高度h1:,满
回流水泵(进水曝气阶段开启,沉淀撇水阶段关闭)
回流比采用20%~30%,1台回流泵;
回流水泵设计流量:108~162 L/h;水泵扬程:6m。
供气量:因为反应装置过小,按经验气水比20:1进行气泵选择,则供气量6.5×20×24/12 =260m3/d =11m3/h = 180 L/min。(DN20空气干管)
采用曝气器作为反应器内的释气装置,共采用10个曝气器均布池底,如图2所示。
运行期间,控制反应器中DO位于0.5~2.0mg/L之间,以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进行。
图2 反应器曝气系统布置图
为防止生化方法除磷效果不能稳定达标,考虑在生化池中预留化学除磷措施,通过投加聚合硫酸铁药剂提高除磷效果,投加时段为曝气工序结束前10分钟。在反应器主反应区顶部预留投药口(DN10, ABS管)。
增设投药计量泵一台,为投加聚合硫酸铁预留条件。
图3 一体化处理设施控制点位系统图
6 处理单元控制系统
控制程序:
说明:YW1~3:液位计; M1~3:电磁阀门;B1~3:水泵;JB1~2:搅拌机;GFJ:鼓风机。
CASS反应池一个运行过程控制程序,如图3所示。
(1)0~0.5h:B1开启,将调节池中污水提升进入CASS反应池的选择区;同步开启B2、M2,将回流污泥从主反应器回流至选择区;并启动JB1、JB2,在选择区和主反应器进行厌氧释磷和缺氧反硝化反应。
(2)0.5~1h 50分:关闭JB2,开启GFJ,向主反应器提供氧气,发生去除有机物、好氧硝化、吸磷等作用。
(3)1小时50分~1小时55分:开启投药计量泵,向生化池主反应区中投加聚合硫酸铁药液,提高化学除磷效果。
(4)2~ 3h:关闭B1、B2、M2、JB1、GFJ、投药计量泵,反应池进行沉淀。
(5)3~4h:开启M3,开始排水,当反应池液位降至低液位时,关闭M3,排水停止;开启B2、M1,工作15分钟(可调)后关闭B2、M1;(或者水位下降0.03m后关闭B2、M1)。
(6)5~7h:即下一批次的(1~3h),开启B3,将处理后水输送至消毒装置,消毒后外排。
7 建模
经过以上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应用PRO/ENGINEER设计软件三维建模如图4所示。
图4 总体结构方案建模
[1]MEPC.227(64)决议,2012年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物标准和性能试验指南,2012.
[2]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版 .
[3]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指南,2013.
TN402
A
1671-0711(2017)10(上)-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