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2017-10-24王河邹皓张甜甜邓超郑俊卿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电梯整体危险

王河,邹皓,张甜甜,邓超,郑俊卿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1)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王河,邹皓,张甜甜,邓超,郑俊卿

(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61)

而在整体电梯检验的过程中,电梯检验人员是整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认识道整体电梯作业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风险和发生的概率问题,也包括所有类型的电梯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最终保护电梯检验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风险评价;风险降低;电梯检验;应用分析

随着日常生活中建筑的层数逐渐增多,电梯越来越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其安全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加重视电梯使用的安全,那么对电梯进行合理的检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此外,在整体电梯检验的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的方法有效减少其风险,最终使得存在于电梯中的风险能够得以有效的消除,让电梯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下得以运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就针对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环节中电梯检验的相关环节进行研究。

1 电梯风险评价的方法选择

在整体电梯的检验中,指数、概率和定性的评价方法是最常用的三种评价方法。

1.1 指数评价方法

针对在整体工艺中出现的一些诸如火灾和爆炸等危险的因素经常被称为指数评价方法。此种评价方法在评价生产和检验危险物品的工艺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先对图表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最有效的获取,然后再根据相关的图表对相关的参数进行最全面的概括,这是对宏观评价最客观的一种评价方式。

1.2 概率评价法

在整体电梯使用的过程中,有些零部件和子系统非常容易发生故障,根据故障统计然后再计算出概率,这种方法就被称之为概率评价法。概率评价法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其构造非常清晰。所有元件数据之间有着很强的借鉴性,但在整体操作中对人为因素造成的概率估计失误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评价最根本的准确性。

1.3 定性评价法

根据以往的生产经验对生产系统的设备、工艺、环境和相关人员的状况进行最直观的评价,这种方法就被称之为定性评价法。定性评价法最基础的特点是其结构很简单,而且本身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在评价其过程和结果时能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过程。目前,定性评价法被认为是运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是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在设计表格时,它的局限性非常的明显,评价者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主观性往往非常强,对系统中整体表现出来的危险缺乏最深刻的描述。

2 情节的识别

在电梯检验中进行风险评价时,情节识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整个情节识别的过程中都包括其所体现出来的危险状态、造成危险的原因和最后引起的后果。整体危险状态时,应该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人员所暴露的环境有多危险,并且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各种情况下相关人员所面对的诸多隐患。此外,在整体危险的状态下,应该更好地了解引起危险的原因,并预见其产生的后果,而造成的伤害很可能只是诸多后果中的一部分。而在电梯系统的功能中,危险总是存在的,只有当相关的情节充分被明确之后,那么其中的危险才更容易被人发觉。

3 风险等级的划分

在电梯检验中,风险评价是最常用到的手段,而根据整体风险的严重程度,我们可以把风险的概率确定为最常用的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时需要立即通过相关的措施来实施保护,进而使得风险进一步降低的措施;第二等级是在考虑过相关方案的利弊和整个社会的价值之后再来进一步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最完善的保护措施。第三个等级的风险是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就能够进一步上升的。表1为三种等级风险的具体统计。

4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从上面所提到的指数评价、概率评价和情节评价方法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风险,其本质的意义都是一种以评价对象的信息为基础的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相关技术的存储。我国对电梯安全管理方面的信息存储主要包含以下几点要求。

表1 三个等级的风险评价手段

4.1 仔细检查设备的情况

按照我国《电梯保养条例》的相关规定,我国的电梯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然后相关的检验机构都要由此出具一定的检验报告,并保存一定的年数。第一次检验的报告一定要记得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存。并且也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检验报告对电梯内部的安全状况进行检验,然后再针对有关电梯使用的法律法规进行最全面的评价。

4.2 注意保存其维保的记录

按照我国相关条例的规定,每隔十五天都要对电梯内部的本身进行一次维护和保养,一般这样的维护保养要持续两个周期。而整体维护保养的记录上可以看到各个技术部门的相关变化的情况,并可以根据上面记录的相关内容更加明确地了解相关部件的使用情况。

4.3 使用单位的相关管理情况

主要依靠相关行政检查部门的相关情况对相关的机构全面地开展相关的活动。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守相关单位的使用规定。之后也一定要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最充分地考核。如果是效益比较好的单位的话,还需要考察相关的应急演练的情况。

5 风险降低

5.1 风险降低的意义

风险评价的重要意义就是通过对电梯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降低,之后再把所有的风险都控制在可以承受和控制的范围内。在整个电梯检验的工作环节中,先要对整个系统的风险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评价,然后再通过及其有效的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要知道,所有风险降低的过程都是建立在相关不合理的监护依据上面的。风险降低的意义就在于对整体电梯使用中会产生的种种事故进行防范。

5.2 风险降低的措施

一般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电梯出现机械故障、机械部件引起的危险、因为重力引起的机械危险、因人工效应学的忽视而造成的危险、电气造成的危险、电梯发生火灾和被困在电梯里这几种最常用的风险。而所谓的风险降低措施,主要针对的是风险等级较高的几点措施。

第一,一般在进行限速器的安全联动试验时,应该严格确保在机房内部进行试验,并确保电梯的轿厢、轿顶和轿底部没有人的存在,不然就会因为安全制动的相关情况造成严重的事故。第二,在安全钳的相关试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道其限速器是否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如果确实有出现松动的情况,那么就不要让其在慢车道上行驶。然后就应该立即通知相关的机房人员采用一定的工具对限速器进行卡位,最终再将其复位。而中间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维修人员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在整体维修的过程中不会被钢丝绳打到。第三,在检修轿厢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带好相关的安全帽,而当整体的轿厢运行时,特别注意不能够将头或者手等部位伸到护栏的外部,这样不仅很危险,而且还很容易对人身安全造成损害。如果迫不得已需要伸出头去观察整体井道的情况的话,那么就要确认电梯在完全停止之后,再按下相关的紧急停止按钮。如果确认是运动部件引起的风险,那么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所有的检验人员都进入机房进行检验时,那么一定要留心观察整个机房的相关情况,并明确地知道每种装置的位置。也不要以为带着手套就可以一劳永逸,如果相关部位正在运转,带着手套去触摸,手套很可能会因此被夹入整个机械的部件内部,手就会因此而受伤。最后,我们也要针对电梯具体运行和检测的情况来对整个电梯内部所有的数据和相关的信息进行维护,如果确实证明内部的部件发生损坏的话,再及时进行替换。想要将整个电梯内部的各个部件都充分隐藏起来,这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此外,一定要在整个电梯系统中安置一个最基础的保护装置,相关的检验人员再在这个基础上对系统化的检验进行基础的培训,这样才能够学到第一手的降低风险的技能。在电梯内部也可以安装自主的危险识别设备,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危险识别设备对装置进行全方位维护。而判断保护措施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效果的最实际的方法就是看这些措施能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6 结语

上文概括了在电梯检验中风险评价的方法、情节识别、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价方法选择和风险降低的诸多手段。而也只有在整体电梯检验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相关的风险评价方法,并对风险的等级进行具体的划分,这样才能够在得到更加精确的电梯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去降低风险。而电梯中的风险只有在一再被降低的情况下,安全才能够得到最佳的保障。

[1]敬东.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评价分析[J].化工机械, 2012,(4):156-158.

[2]王齐刚,志豪.从两起检验案例看电梯风险评价的定位[J].科技信息, 2012, (5): 256-257.

TU857

A

1671-0711(2017)10(上)-0087-02

猜你喜欢

电梯整体危险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喝水也会有危险
被困电梯以后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拥挤的危险(三)
乘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