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性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及思政教育启示

2017-10-23刘志伟李燕

学习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刘志伟+李燕

【摘要】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大学生性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性保守组与性开放组在性行为方式及同性恋倾向等因子上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326, p>0.05; t= -0.387,p>0.05),但此两组大学生在性认识因素、性价值观、性控制力和自身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持不同性态度的大学生在性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应注意对不同性态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性态度;性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性心理是人类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脑对性信息刺激的主管能动反映。性信息主要指性征、性欲和性行为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自身具有的,也包括客观外界发出的,既可以源自于异性,也可以源于同性1。性心理大致包括性情感、性意识、性知识、性经验、性观念等2。

大学生生理已经成熟,思维活跃但心理还处于不成熟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在性心理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本能性和朦胧性并存,性意识从懵懂到逐渐走向成熟,低年级大学生的性心理通常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主要还是生理发育成熟带来的本能作用,情不自禁的对异性发生兴趣、好感和爱慕;二是性意识的强烈性与表现形式的隐蔽性和文饰性,大学生十分重视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注重来自异性的评价,但表现上却可能显得拘谨和羞涩;三是放纵性和压抑性并存,既渴求性的释放,又受到社会和道德要求的约束,自控和自制能力有限,性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动荡不安,从而产生心理的矛盾冲突;四是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男女大学生从性别的悦纳程度到性情感的内心体验都有明显的区别3。

一、性心理健康及其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性心理健康是个体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能够积极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并用于解答字节的性困惑;愉快地接纳自己的性别;能够恰当表达性欲望,并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具有较强的性交往能力;由性适应促进自身性人格的完善,获得美满的情爱与性爱。

根据性心理健康的内涵,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一是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己的性别;二是具有正常的性欲望,且性欲望的对象是指向成熟的异性而不是同性或者物品;三是性心理特点和性行为符合相应的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四是具有较强的性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释放、控制、调节性冲动;五是能和异性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六是性行为符合社会文明规范,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性文化的侵蚀4。由此可见,大学生性心理健关系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高校的和谐,是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落脚点。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以大学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其中的健康素质天然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质中的性心理健康。其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的社会性行为规范、道德价值观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密切相关,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对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法律等社会规范教育的具体化。最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导向和行为管理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的性人格健康发展为目标,提供科学的性知识,宣扬社会主流的性价值观,开展与性有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选择讨论,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性思想和性观念进行引导,对大学生与性有关的性行为进行管理5。

二、性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目前,有很多研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本研究以性态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形态对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研究随机抽取306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对象,采用性态度量表(SOS,Sexual Optional Scale)6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7作为研究工具。其中,性态度问卷包含性开放、性行为方式及同性恋倾向三个因子,研究中按照大学生在性开放因子上的得分分成低分组(性保守组)和高分组(性开放组),两组在性行为方式及同性恋倾向等因子上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0.326,p>0.05;t=-0.387,p>0.05)。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包括性认识、性价值观及性适应等三个因素,其中性认识包括生理知识和性知识两个因子,前者是指生理结构、生理功能等知识以及青春期生理卫生等知識,后者是指有关性病、性骚扰、避孕、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性价值观包括性观点和性态度两个因子,性观点是指有关性问题的各种看法,性态度是有关性问题的态度倾向;性适应包括自身适应、社会适应和性控制力等三个因子,自身适应是自身性别认同以及对自己生理变化的适应,社会适应是对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适应,性控制力是对性活动、性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性态度问卷上表现为低分组(性保守组)和高分组(性开放组)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上的多个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在性认识因素上,无论是生理知识还是性知识,低分组的生理知识和性知识显著低于高分组(t=-3.313,p<0.001;t=-3.687,p<0.0001),即性保守组在生理结构、生理功能等知识以及青春期生理卫生等知识,以及有关性病、性骚扰、避孕、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的储备量要远远少于性开放组;在性价值观方面,在性观点和性态度上表现的差异也都是显著的,但方向相反(t=-4.583,p<0.0001;t=5.841, p< 0.0001),这说明性开放组对性问题的各种看法要比性保守组更加大胆和开放,而性保守组在性问题上持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态度;在性适应因素方面,低分组和高分组在社会适应方面没有差异(t=1.307,p>0.05),但在性控制力和自身适应方面差异显著(t=4.567,p<0.0001;t=-2.99,p<0.01),这表明性保守组在性行为、性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方面要优于性开放组,但在自身性别认同及对自己生理变化的适应方面要差于性开放组。endprint

以上结果表明性态度是影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性保守者,性开放者在生理知识和性知识的储备方面要更胜一筹,这是因为性开放者对性持开放的态度,他们坦然接受性并主动吸收性的知识;性开放者虽然对性问题的各种看法要比性保守者更加大胆和开放,但是在性行为和性活动的控制方面相对于性保守者存在不足;也正是由于性保守者在生理知识和性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所以他们在自身的性别认同以及对自己生理变化的适应方面要差于性开放者。

三、研究结果的思政教育启示

(一)加强思政教育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指导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参差不齐,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起伏大影响面也大,脱离思想政治方向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不符合我国高校实际和我国国情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内容是归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推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得到支持。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师资、设施以及机制体制等三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师资建设以适应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环节的不同需要;其次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设施支持,保障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开展;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体制促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性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促使各部门协调配合,分工协作。

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育理念的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规范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广大师生只有认识到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大师生才能理解和支持并营造积极良好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使之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积极开展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结果发现性态度不同的大学生其性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各有不同,性保守者在性认识方面存在缺乏,以致于他们在自身的性别认同以及对自己生理变化的适应方面要差于性开放者,因此,对于性保守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主要开展科学性知识的教授方面,让他们在思想上放下包袱,正确的认识和看待性,积极学习科学性知识;而性保守者虽然在性认识方面表現良好,但在对性问题的各种看法方面更加大胆和开放,在性行为和性活动的控制方面也显得不足,因此对于性开放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性法律、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在思想上能够控制性行为及性活动的冲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需要说明的是,对性保守者和性开放者的划分是相对的,无论是对性保守者还是对性开放者都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性价值观的教育,把大学生的性观念引导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课外运动等,把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为自我成长和学校发展上来,使其性心理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胡珍,王进鑫.大学生性健康教程【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140)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51)

3.张国成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164-166)

4.严明,董珊.大学生性健康教程【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176-177)

5.杨继宏.思想政治教育域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6.段梅玲.大学生内隐-外显性态度的测量与关系.江西师大硕士论文.2010

7.骆一.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西南师大硕士论文.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