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知行观及其对大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2017-10-23周艳萍

学习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德育

周艳萍

摘 要: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两个层面不统一的情况,梳理和借鉴王阳明的知行观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具体阐述了“知”、“行”的内涵以及“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和特点,进而剖析了王阳明知行观思想对大学德育教育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王阳明 知行合一 大学生 德育

Keywords: Wang Yangming;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王阳明的知行观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思想自提出之日起就一直是思想家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王阳明的知行思想虽有糟粕,但不乏精华可以为今所用。近来,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交叉,王阳明的知行观在教育、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也得到了新的诠释与应用。由此可见,其思想所蕴含的研究价值与重要意义。

一、王阳明的知行观

(一)“知”的内涵

王阳明所讲的“知”进行总体界说则为“德性之知”。阳明讲“心即理”,认为作为天理的良知就在心内,具有先验性,需要依靠内心的力量,自我反省才能求得,并且此良知也就是《大学》中提到的“明德”。王阳明虽重视“德性之知”,但也不忘“见闻之知”,因此对“知”分开来界说则有三层含义,即具有至上性的“良知”、与“行”相对的“知”和“亲身履历”后的“真知”。首先,王阳明曾一再强调“良知之外无知”、“知无不良”,他将“良知”视为宇宙的本体,赋予其脱离知行本体的至上性的地位,认为仁、义、理之心即是“良知”,良知是有生命的主体,能主宰视、听、言、动,这就是性,就是天理;其次,“知”也是知行本体中的,与行相对的知,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全集卷二)此“知”具有现实性,是不可与行分离之知;最后,也是王阳明知行观中颇具价值的一点,知还是“亲身履历而后知”(《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的真知。从这层意义来说,知不仅是行的目的,也是行的总结。

(二)“行”的内涵

所谓行,在中国古代,行最初只做走路解,《说文解字》中解释“行,人之步趋也。”后来才渐渐有了践行、践履之意。张岱年先生曾分析说“与知相对的是行,行指行为、活动。在近古哲学中,行亦称为实践。”[ ]王阳明曾说“未有学者而不行者矣。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孝。”(《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全集卷二)从中可见,王阳明讲“行”时,是从道德修养方面讲的,多是指道德践行、亲身躬行。所以对“行”区分来说,一是意念的流动、二是“笃行”,即亲身去做。

(三)“知”与“行”的关系及特点

王阳明针对当时的社会不良风气提出知行合一思想,他说“某今说知行合一,虽亦是就今时补偏救弊说,然后行体段亦本来如是。”(《答友人问》,全集卷六)所以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虽有其时效意义,但是王阳明也认为知行本体本如是, 知与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

首先,“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所讲“主意”是指建议、指导、统御,“功夫”是践行躬行。躬行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知的指导,同样“知”离不开“行”。

其次,王阳明讲“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去知行本体,固有合一并进之说。”王阳明强调无论是知的过程还是行的过程必须同时具备这两者,所以认知过程包含着行的因素和特性,践行过程包含着知的因素和特征,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作用的。

最后,王阳明强调,“未有知而不行,知而未行,只是未知。”(《传习录》上,全集卷一)这一表述与“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传习录》中,全集卷二)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说明知行本体合一并进。

二、王阳明知行观对大学德育教育的影响

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国古代各哲学家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比虽多有弊病,但不管是对当时知行思想的发展与完善还是对当代认识论思想的体认都有其深刻价值。单就王阳明的知行观而论,他不仅解朱熹思想之诟病,且他反对悬空谈说,主张“多在事上磨练”的思想对后世实践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明末哲学家刘宗周等把“在事上磨练”的思想坚持到底,并抛弃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说,从而走向了唯物主义。毛泽东在其《实践论》一书中提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的观点来强调“实践出真知”。而王阳明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述,“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传习录》中,全集卷二)来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王阳明的知行思想是一座宝藏,需要我们耐心去挖掘,去体悟。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王阳明之后中国哲学家的知行观而且对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实施有深刻的影响。

(一)道德的反思

通过对王阳明知行观的分析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虽然知行合一思想中蕴含着认识论层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反思。笔者认为王阳明的知行观中有以下两点内容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教育具有指导性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一念发动处克倒私欲”[ ],重视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要求人们在恶念或私欲萌发初始便将其制止。为了让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念不善的危害,他将意念的流行发用也归结为行,而使其知行学说有了以知代行的负面色彩。从中我们应该体认到,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明了是非善恶,并时刻注意不让不道德的思想充斥大脑,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二)去除内心浮躁

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浮躁心理,追逐成功,追逐金钱,逃课抄袭现象严重。王阳明在讲“知行合一”时曾提出“静坐”的方法,这虽似有佛学色彩,但是对于如今生活在喧嚣社会中的人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王阳明讲静坐虽有佛家的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儒家的内容。我们应该借鉴其有益成分,把他化作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指导,让学生体悟其内容,平静内心,消除浮躁心,更加关注内心的提升需求,找回最初“一念之本心”,以更加冷静认真的态度,更客观的视角去评价客观环境,评价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在专业和择业的选择上,剔除功利心,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以及国家未来发展前途作为自己的考量,而不是以金钱、名利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

(三)在行动中磨练自己

當今大学生,多长于议论,短于行动,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孔子提出的“敏於事而慎於言”和王阳明在讲“知行合一”中,都是注重“行”,即实践。王阳明提出于“事上磨练”,这对于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民生,了解贫困,了解国家的现实所需,让学生积极行善,热情公益,主动关心他人,从而有助于学生增强是非善恶的标准,不去做不道德、无底线之事,而且对违法乱纪之事要敢于斗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内心的道德标准更加明确,才能使学生更加清晰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提升主体的价值。

王阳明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还是教育家,我们今天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他的“知行合一”观,重新反思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得失,觉得王阳明的思想有其借鉴和思考的价值。比如,创新应在德育教育层面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大学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知识,并且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包括道德的践行,所以应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等等,以克服学生知而不行的错误倾向,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德育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真正心平气和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良知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