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比不幸让人沉沦得更快
2017-10-23云也退
云也退
轻松拒绝了死神的邀请,却陷入无聊度日的罗网
“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加缪《西绪福斯神话》的这句开场白赫赫有名。他接着写道:“我见到许多自寻短见,好笑的是他们寻 死的理由,正是生存的理由。”这有点类似“半杯水”理论:杯中有半杯水,一些人看到“只剩半杯”,另一些人看到“还有半杯”。
1944年,二战还没结束,许多遭纳粹迫害的欧洲人辗转抵达里斯本,从那里坐船流亡美国。登岸后,他们被安置在埃利斯岛上的拘留站里,等待核审员验明身份,放他们正式踏上美国的土地。一水之隔的对岸就是纽约,只要熬过这最后的时刻,他们就自由了。意想不到的是,拘留站里却哭声不绝,时不时爆出有人精神崩溃的消息,还有人自杀。这就是德国作家雷马克在《应许之地》的一开始写到的现象。
这些流亡者在恐惧中办理假护照、换上假身份,在恐惧中捱过一次又一次讯问、检查,千辛万苦踏上埃利斯岛后,恐惧不见纾缓,反而登峰造极。因为如果被拒绝入境,那么之前的险就算白冒了,又将被投回水深火热的欧洲,等待他们的将是棍棒、集中营、流放地……他们被恐怖的想象彻底压垮了。
而另一些人呢,他们用“只要”替代了“如果”:我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要再过最后一关,那么人生将翻开新的一章,从头开始。
《应许之地》的主人公就属于后者。别人自杀的理由,就是他生存的理由。他是一个反战反纳粹的德国人,遭到迫害后,冒用了犹太人路德维希·索默的身份流亡。在德国,犹太人因自己是犹太人而倒了大霉;但在国际人道主义力量架设的拯救流亡者的交通线上,犹太人身份却能得到优待。索默在一片哀哭声中淡定地通过了最后一轮检查。事后,他还用一种反讽的口吻对朋友说,自己能有今天,全是因为“希望”:“它比不幸让人沉沦得更快。”
在这部小说里,你处处能见到逃出生天的流亡者们的微妙心态。他们活了下来,但并没有怎么庆祝自己的新生,相反,对“活着”这一事实,他们显得并不那么在意。美国,流亡者眼中的“应许之地”,因为庇护了他们而被他们忽略甚至嘲笑——嘲笑美国人“没心没肺”的快乐主义,嘲笑他们对欧洲的一无所知。他们碰到一起,不是哀悼家园的丧失、朋友的离散,而是互相交流着曾经萌发过的自杀念头——如此严重的抉择时刻,如今竟不过是一段谈资了。
“人无缘无故自杀,我也经历过那种时候。”书中一个叫罗伯特·希尔施的人告诉主人公,在他燃起自杀冲动的时刻,是一盘洋葱炒鸡肝救了他。“我决定在死之前还要吃一份洋葱炒鸡肝,这道菜还没做好,我还需要等。我还要了一杯啤酒,但它不够凉,我等着它被冰镇到一定温度。其间我跟别人聊天。我很饿,又等着第二份洋葱炒鸡肝。这么左等右等,我就恢复了正常,不想自杀了。”
即使已经到了美国,流亡者也会有想自杀的时刻。一个流亡的老妇人举目无亲,贫病交加,欲一了百了。忽然间,她想到自己为了逃到这里,苦学英语,最近刚刚有了一点起色,能听懂别人的话了……念及此,她把刚刚拧开的煤气阀又给关上了。
在这片“应许之地”,一个又一个流亡者在“找点事干”和“到处晃晃”两种状态之间反复切换。雷马克的记述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群像,在这些人身上,庆幸与无聊、希望与失望、得意与落魄互相交織。主角索默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他靠自己的聪明以及其他移民者的协助顺利谋生,在社交圈里吃得开,不时还有露水之欢。但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沉沦”的人:轻松拒绝了死神的邀请,陷入无聊度日的罗网。
那么,生活的意义究竟何在?在安全和自由的地方,我们如何给生活重新装填内容?雷马克并没有写完《应许之地》就去世了,但就这个松散的故事而言,没有结局或许正是它最合适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