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巧积累
2017-10-23吕少若
吕少若
【摘要】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写作活动,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具有生活味、富有个性的美文。
【关键词】生活;习作素材;积累
习作,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倾吐,更是一种基于表达需要的极具诱惑力的创造性活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化的作文命题,更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于生活细微处捕捉和积累生活化的习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写作活动,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具有生活、富有个性的美文。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于生活细微处捕捉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活水之源,但是生活不是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不竭的活水之源,而是为生活的有心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生活的细微处捕捉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时时、处处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到凡事、凡物、凡景俱入眼。学生要将观察到的生活化内容转变为习作素材,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
例如刚刚进入校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留意身边的小朋友,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校园观察要注重方法指导,例如景物的观察,要注重观察的角度,包括景物的形态、颜色、味道与作用等,注重引导学生调动各种器官,力求全面地、动态地观察景物;对于事情的观察,要关注事件涉及的人,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与结果等,这样才能真实地还原事件,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转变为习作素材,灵活地运用于习作,做到习作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习作超市中始终拥有源源不断的“货源”。
二、做生活的实践者,于丰富体验中积淀素材
小学生习作素材的获取路径较为丰富,实践是最有效的路径之一,通过实践形成的习作素材往往印象最深刻,感悟最独到,往往能够写出真情实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的实践者,在丰富的体验中积淀素材。教师要结合习作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活动,包括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等,合理安排好两者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拓展习作教学時间与空间,帮助学生获得第一手习作素材,而且也有助于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例如《春天,你好》这篇习作,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较为全面、多角度地描写景物,能够写出自己的情感。为此,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获得真切的体验,我利用周末时间在家长的支持下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小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不再拘泥于课堂狭隘的空间,亲子活动也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的热情,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中,细致地观察自然,在自然景物中感受自然之色、之香、之形,增进了学生与自然的情感,丰富了学生习作素材,使生活化习作超市始终保持新鲜的“货源”。
三、做生活的思考者,于日常练笔中丰富素材
成竹在胸方能匠心独运,小学生只有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习作时才能思如泉涌,习作方能得心应手。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还要做一名生活的思考者,及时地将对人、事、物与自然的感悟记录下来,将感受转化为文字,融进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观察到的生活素材才能真正转变为习作素材,成为学生习作时可以运用的材料。
例如《让我感动的一件小事》这篇习作,为了帮助学生写出有内容的作品,我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利用假期,也可以是放学路上的见闻,在观察时要多问一问自己:一件小事是什么事?这件小事为什么引起你的注意?与其他小事相比,它为什么能够带给你别样的“感动”?这些感动会对你产生哪些影响?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观察,还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去认识生活,了解人生,使生活素材成为“活素材”,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习作超市”。
四、做生活的借鉴者,于大量阅读中积累素材
学生除了直接从生活中获取习作素材,还可以间接地从生活中挖掘素材,阅读是有效的路径。首先,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教材选用的范文大多是经典美文,题材丰富,这对于丰富小学生习作积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小学生信息接收能力强,正是信息输入的黄金期,也是习惯养成时期,语文教师要向小学生介绍优秀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要基于习作教学内容与习作主题,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序推进,课外阅读的面要广,难易度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内容健康,使阅读成为小学生获取生活化习作的重要渠道。
生活是丰富的,它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语文教师要善于帮助小学生开启慧眼,从生活中挖掘多彩的习作素材,丰富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思考,使小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攫取有价值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锤炼文笔功底、激发习作灵感,从而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具有生活味、富有个性的美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