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中的传导效应研究
2017-10-23孙薇
【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进行信用传递的一个融资体系,和传统借贷模式不同,中小企业依靠和下游核心企业的稳定贸易关系获得贷款,这个系统里面已经不是只有银行和融资企业双方进行洽商,而是存在融资企业、核心企业、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多方,因而除了存在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之外,多方之间的风险传导效应也更加严重,本文就是基于多方之间的信用传导和风险传导效应展开论述,同时分析处于系统中的各企业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信用传导 风险传导 效应
一、传导效应研究背景
尽管我国企业之中99%都是中小企业,但是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融资困难的问题,供应链金融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供应链环节上的商业交易为基础,设计出的一系列融资和服务产品,来优化供应链结构中的现金流,解决供应链中的短期资金融通问题。供应链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实际上就是将同一个行业上的企业连成一个整体,分为核心下游企业和上游中小型企业,分别对于这个产业上的不同产品展开分工,下游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上游核心大型企业的信用传导效应进行融资,同时他们之间也会存在风险连锁反应。
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很普遍,大部分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方式依然是通过资金借贷,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借贷只涉及到银行和企业两方,银行只会考察企业本身的经营信用情况、当前经济状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将资金借贷给需要的企业。而处于供应链金融中则需要金融机构、物流公司等合作,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依托来对上游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借贷、结算等金融服务,换句话而言在供应链金融中中小企业就是依托下游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效应进行资金借贷,然而在供应链金融中涉及到除了银行和企业之外的第三者,因此对于借贷的影响因素增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强。文章就是基于供应链金融中的双刃剑,风险传导效应和信用传导效应展开研究,分别论述这两种效应给各方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在供应链系统中各方的应对措施。
二、风险传导效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下游核心企业、融资企业(上游中小型企业)、融资主体(银行等金融金钩)三方参与的简单模型利用弹性系数来研究其中传导效应的强弱情况。
为了便与模拟出一种更简单的风险传递情况,因此作出如下假设:
(1)供应链上的各方参与机构信息都完全对称,并且都是风险中性的。
(2)供应链上的各方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不考虑产品库存和产品缺货的情况。
(4)核心企业所在的产品市场需求是确定的。
假设核心企业和融资企业之间签订了一个商品单价为P1,数量为Q1的订单,融资企业为了生产商品也签订了一个单价为P0,数量为Q0的原材料采购订单,核心企业会以价格P销售商品,订单的市场需求量假设为D(p)。设Fr、Fh和Fb分别为融资企业、核心企业和融资主体也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收益。设银行对融资企业的融资额度系数与利率的乘积为k,那么三种参与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选择如下: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占主导地位,其决策变量为p,融资企业的订单产品单价的决策变量为P,融资企业的订单产品的决策变量为P,而原材料价格P0是外生变量,由市场决定,那么核心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为:
Max(Fh)=(P-P1)D(P)
当核心企业做出自己的选择时,下游中小型的融资企业也会根据事实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
Max(Fr)=(P1-P0)D(P)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优融资收益为:
Max(Fb)=k(P1-P0)D(P)
由这三个三个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得Fr、Fh、Fb和P0之间的函数关系,再由这些函数关系便可以求得P、P0、Fr、Fh和Fb对P0的弹性系数。最后通过对这些的弹性系数的讨论来分析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传导效应,而银行也会依据这种风险传导效应大小来决定融资额度。
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有关研究,利用加法需求函数来研究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传导效应。加法型需求函数D(P)=(a-bp)(a>0,b>0),其中a表示市场上的最大需求可能,b表示需求的价格敏感系数,P为单位产品价格,D(P)为市场实际需求,由于假设中市场中机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企业都可以完全按实际需求量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所以可以得出Q0=Q1=D(P)=(a-bp)(a>0,b>0)由此可以得出各方融资利润的公式
三是由上式还可以看出
三、信用传导效应
信用传导效应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利用自身信用在供应链中帮助上游中小型企业获得融资,在实际市场发展过程中,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较为困难,然而供应链金融不再强调企业规模,更多的是强调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和未来将发生的预期业务和预期现金流,核心企业将信用传导至上游中小型企业,上游中小型企业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来获得融资,而供应链金融中信用传导效应的大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一)核心企业信用大小
信用传导效应大小和核心企业信用直接相关,核心企业信用包括核心企业规模、核心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等,核心企业信用越强,围绕核心企业运营的供应链系统也就越稳定,如果处于同一系统中的中小企业对于核心企业具有稳定供货关系,那么也表示核心企业的信用通过双方稳定持续的贸易传递到了上游中小型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会有中小企业无法还款的担忧,那么对于上游中小企业融资也就有了保障;核心企业信用越弱,例如核心企业规模大小、偿债能力等等不足以支持整个供应链的稳定,那么整个供应链在整个产业链中竞争能力不强,上游中小型企业仍然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进行贷款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考察核心企业的信用大小。
(二)供应链上游产品的可替代性
供应链中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也关系了信用传导效应的强弱,上游中间产品可以按技术水平分为“强技术水平”和“弱技术水平”,强技术水平例如整车生产过程中上游生产发动机的厂家,这种中间产品对于整车生产厂家来说是难以替代的,联系紧密度高,可替代性小,所以信用传导水平也就强,而“弱技术水平”例如纺织行业里生产扣子、拉链的企业对于最终产品厂家来说可选择性太多,技术水平太低任何纺织类企业都可以生产,这种中间厂商和核心企业的联系紧密度低,信用传导效应也较低。
(三)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度
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联系紧密度包括企业之间的关系契约强度,企业之间的合作时间长短等等都影响了供应链中信用传导效应的大小,企业之间合作时间越长,关系越深那么信用传导效应也就越强,企业之间关系越紧密那么上游企业在供应链中地位也就越稳固,上游企业拥有稳定的产品贸易订单,对于其融资具有促进作用。
(四)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实际信用水平
供应链中的信用传导效应实际上影响的是上游中小企业的信贷获得性,如果上游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很低,那么就算处于同一产业之中,供应链的信用传导效应也很差,甚至无法获得融资,所以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在挑选合作企业的时候应该建立严格的挑选机制,并根据后期合作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长期的融资,即使挑选的这些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也是同等企业之中的优胜者,在之后的合作中,这些中小企业为了保证自己长期的供需稳定也会保持良好的信用水平,对于供应链中信用传导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四、供应链中各方的应对措施
(一)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是信用传导的主体,首先核心企业在供应链整个操作过程中对于上游中小型供货商的选择要仔细考察,不仅要考察上游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产品质量、价格优势对于上游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个人性格以及管理水平等等都要进行仔细考察,只有通过仔细的甄选才能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高效地运转从而维持整个供应链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作为供应链系统中的主导者对于供应链中上游的原材料产量价格等变化因素要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由于风险传导效应和原材料价格相关性较高,所以对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要做好及时的预测,以免出现因为原材料的波动而导致出现较高风险。最后,核心企业对于自身的信用情况需要进行良好的维护,才能不断加强供应链系统中的信用传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形成的供应链金融形成一个更加稳固持久的体系。
(二)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建立合理的企业结构,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结构合理性对于信用风险传导效应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现代企业结构中的H型结构即控股公司结构,银行等金融机构是隶属于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具有独立资本,独立的会计核算,独立的管理人员等等,在这种公司结构下银行发生了风险,也可以及时阻隔风险的传染源避免引起连锁反应;其次完善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即时建立银行内部风险控制部门以及稽核机制,对于风险发生的进行及时的控制与处理避免产生进一步扩散;最后银行需要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有银行等相关人员组成供应链风险控制小组,根据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敏感因素进行观察控制,及时制定应对风险的策略。
(三)上游中小型融资企业
上游中小型企业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增强自身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增强在供应链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和核心企业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减少贸易违约和道德风险的发生,由于上游中小型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底层弱势地位,是风险传导效应最大的受害者,并且供應链中上游产品生产商的更换也是取决核心企业的意愿,所以在供应链中上游中小企业必须要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改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自我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伟斌,刘可.供应链金融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2.
[2]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C].浙江大学,2011.
[3]李艳茹.基于弹性系数的供应链金融风险传导研究[C].北京物资学院,2009.
[4]张蕙.我国供应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应及其问题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
[5]李倩.基于PCA-LSFSVM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C].华南理工大学,2014.
[6]陈长彬,盛鑫.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构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
作者简介:孙薇(1994-),女,汉族,湖北黄石人,就读于武汉纺织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