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隐形的翅膀
2017-10-23赵峰林
赵峰林
摘 要:阅读教学的现状,则不容乐观。或是由于阅读习惯没有养成,或是为了考试升学,怕耽误时间,老师往往会淡弱阅读,学生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的结果是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反思一下,原因就在于我们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阅读。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的阅读。语文阅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外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人文性;语文素养;考试改革
阅读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思维水平的重要方式,它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因此,阅读教学是不容忽视并且需要强化的关键内容。
而阅读教学的现状,则不容乐观。或是由于阅读习惯没有养成,或是为了考试升学,怕耽误时间,老师往往会淡弱阅读,学生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的结果是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反思一下,原因就在于我们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关键——阅读。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的阅读。
一、新课标的要求体现
语文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必须通过语文素养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大纲修订版正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二、提高语文成绩的必由之路
这就让我想起以前在银川培训时,有一位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说过:“语文成绩是读出来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实现师生对话,更要注重生本的对话。如果淡化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结果就是老师讲得很多,学生的收获却很少,能力又不见长。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句谚语说得好:“书读百变,其义自先。”抛开了读,学生就无法感知文章、体会语言的优美、理解思想的精髓。另外,老师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只局限于课内的阅读量,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而且具有反哺語文课的学习效果。所以,语文成绩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学生语感水平的提高,而学生语感水平的提高,还得读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才行。
三、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本质要求
语文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地,就必须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名著,走进文学世界,广泛涉猎文化知识,获取精神养分。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他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古人早就说过:“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就是我们在阅读中获取的道德、思想、情感。对于文道关系的处理,课标强调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达到提升道德、人格的目的。
四、适应语文考试改革的需要
高考语文考试提出要增加分值的说法,这也是基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说的。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院士就说过,“数、理、化当然重要,但语文却是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学好其它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提升。反之,如果语文学得不好,数、理、化等其它学科也就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他强调的就是语文的基础性。我个人认为,如果真正实行高考语文增加分值这一措施,可能会在这么几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语文的基础知识;二是阅读试题;三是作文;四是经典文化。而这几个方面要有所提高,就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实现。就写作来说,无数事实证明,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借助阅读教学。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积累词汇,才能进行仿写,才能有所创新。假使学生从不阅读或很少阅读,那么其词汇必然贫乏,内容空洞,思想浅显,文采不菲。
由此可见,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只有借助阅读的翅膀,我们才能更好地翱翔于知识的蓝天,进而享受学习带给我们的充实和快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