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工科大学生思维意识引导研究与探索

2017-10-23李龙海郭灵琳崔延林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吉林长春讲座应用型

李龙海,蔡 威,王 坤,郭灵琳,崔延林

(1.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吉林长春 130032;3.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净月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

基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工科大学生
思维意识引导研究与探索

李龙海1,蔡 威2,王 坤3,郭灵琳3,崔延林3

(1.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吉林长春 130032;
3.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净月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12)

本文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对大学生思维意识引导进行了相关探索与尝试,使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和范畴,明晰未来就业乃至职业后续发展的技能需求,开启学生对于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课程价值的认识与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期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实践基础。

应用型人才;思维意识引导;校企合作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国内外各高等院校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越来越关注对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引导。

1 大学生思维意识引导的必要性

目前,社会对具备一定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用人单位对人员录用和选拔的考核内容不只停留在毕业院校与在校成绩方面,而是更关注对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协作等综合能力的考查。“T”型人才和“十字”型人才理念皆强调了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知识面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这也涵盖于应用型人才的广义范畴之内。

由于应试教育,当代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对学习目标及所学内容价值的思考相对匮乏,对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范畴比较迷茫,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更是无从谈起。具体地说,当代的大学生对为什么上大学,大学期间应该学些什么,所学知识有什么价值、如何应用以及就业方向、就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不想思考,不愿思考,缺乏主观能动性[1-2]。

当下教育模式的滞后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凸显,高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瞄准市场,开展以围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协作等能力构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势在必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破以往灌输式的培养方式,要站在市场的角度、学生的角度,以思维意识引导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目前国内外针对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关注于人才培养模式,而忽略了思维意识的引导。以校企合作为依托,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市场的就业需求,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大学生思维意识引导的探索

2.1 思维意识引导的形式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意识的引导计划,采取正常教学机制与专家讲座相交叉的方式,即在正常教学计划下,根据学级阶段及课程开设进度,穿插安排专家讲座。聘请的专家群体由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专家组成,授课内容则根据市场需求,从学生兴趣点导入,结合课程开设情况进行拟定,将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相融合,使学生了解当前行业的先进技术,激发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根据反馈情况对讲座内容进行完善,将讲座分为知识讲授和现场互动两个环节。

知识讲授:专家按照既定内容讲授相关知识。内容涵盖学生职业规划引导、行业先进技术讲述、企业运营模式和生产流程介绍、生产工艺过程介绍以及就业技巧等。

现场互动:在企业专家知识讲授之后,学生以交流提问的形式与专家现场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消化。

2.2 引导对象的梯次建设规划

思维意识引导既包括对社会技能需求的思索,也包括对正常教学内容的思考。本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开课情况,计划分梯次、按类别地开展专家讲座活动,与教学计划进行良好的融合,使学生更大受益[3-4]。

大一阶段:主要开展关于学生职业规划引导方面的讲座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就业领域,明晰未来就业及后续发展的技能需求,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

大二阶段:考虑到思维意识引导的初衷,不在于知识的深层次发觉,而更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引导。本阶段将结合专业特点,从知识体系框架着眼,从贴近生活的兴趣点入手,讲述部件整体运作机理,介绍行业内使用的相关硬、软件工具。

大三阶段:侧重对企业运营模式和生产工艺的介绍,使学生对企业运营和生产有宏观的了解,对具体工艺的实现过程有所理解,熟悉未来的就业环境。

大四阶段:为了与就业接轨,此阶段更侧重于就业技巧的讲授。同时配合建立虚拟面试机制,让学生了解面试环节、掌握面试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2.3 思维意识引导体系的构建

依据图1所示的流程构建思维意识引导。每个讲座都是从基于市场需求、针对学生兴趣点的收集开始,对讲座的题目和内容进行审核;再根据讲座的情况以及课下专家、学生和教师的三方反馈,对讲座进行修订、完善,由此构成一个思维意识引导讲座的闭环。

图1 思维意识引导体系构建的流程图

为了保证该体系的良好运转,要额外关注“问题收集”“讲座反馈和总结”和“专家资源构建”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是保证该体系在原有初衷轨道上运转的基础,也是偏离矫正的扳手。

问题收集:专家授课前,通过调查问卷来收集学生关心的问题,并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家授课的方向和内容。问卷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来收集汇总学生感兴趣或想知道的问题(包括职业规划、知识技能、企业运营、工艺工程、就业指导等),以此来确定讲座的题目,并对专家讲座的内容做整体规划引导;另一种问卷是针对每一堂专家讲座前、在讲座题目确定后、学生围绕题目产生的问题。专家可以将这些问题融入讲座内容中,也可以在师生互动环节进行解答。以此对专家授课内容的侧重点进行修订。

讲座反馈和总结:为了了解专家的授课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需要建立反馈和总结机制,以此不断调整并完善专家的讲座。通过反馈意见表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对专家讲授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后反思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反馈汇总,并在下一次专家课中解答。

专家资源构建:为了更好地保证思维意识引导体系的实施提高讲座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专家库。对应梯次建设规划环节的开课计划,专家库囊括专业技术类、生产管理类以及招聘领域的相关专家。并结合授课内容、授课对象将专家进行分类聘请。

3 结语

思维意识引导不能孤立运行,要配合开展“教学与市场挂钩”“学生能力培养”“实习就业”几个板块的建设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通过后续几个板块的配合,验证思维意识引导板块的有效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构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闭环式培养模式。

[1]张群.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6(9):68-69.

[2]孟悌清.大学生创新教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38-40.

[3]柳长安.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36-41.

[4]高蓓蕾.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体系[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93-95.

G64

A

2095-7602(2017)10-0112-03

2017-08-05

李龙海(1980-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研究。

猜你喜欢

吉林长春讲座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吉林长春:全力推进粮食作物抢收快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快看!小画家来了
食品专业英语慕课化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缤纷世界我来绘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