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现状与调适
2017-10-23赵爽
赵爽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绵阳621900)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现状与调适
赵爽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绵阳621900)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对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关注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健康,有利于塑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档案工作者队伍,更有利于保障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笔者对来自于各个领域的档案工作者进行了职业心理现状调查,从职业发展以及心理学视角分析档案工作者对职业的满意度情况和职业心理问题,并从提高社会认同度和档案工作者自身进行自我调适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职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档案工作者职业心理调查策略
G271.6
A
2017-06-05
一、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现状与问题
影响工作者在职业中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状况。一般来说,对自己职业有较高认同度和满意度的工作者,其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工作者,并且往往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更容易在工作领域中做出成绩;而对自身职业满意度不高的工作者则容易产生消极的职业心理。
1.档案工作者的职业满意度调查。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档案工作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如下。(1)调查的方式。笔者共发放问卷80份纸质与电子问卷,除去问卷填写不完整和不符合统计条件的无效问卷之外,收回有效问卷68份。其中纸质问卷调查人数有26人(包含现场访谈),占38%;电子问卷调查人数有42人(包括运用网络交流平台进行访谈),占62%。(2)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行政部门等不同性质单位的档案工作者。调查的人员中男性20人,女性48人;20-30年龄段有44人,30-40年龄阶段有12人,40-50年龄阶段有8人,50岁以上有4人。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网络调查的对象有一部分来自2012年档案学本科毕业生,因此,20-30年龄阶段的被调查者居多。
2 0-3 0 3 0-4 0 4 0-5 0>5 0男1 4 4 2 0女3 0 8 6 4年龄
(3)调查的内容。其一是对档案职业的热爱程度。68位档案工作者中,选择“非常喜欢”自己职业的有16人,选择“不喜欢”的有2人,选择“厌倦”的人数为0,有50人选择了“一般”。从表面上看,档案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普遍都是喜欢的,因为选择不喜欢和厌倦的只占总人数3%。然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其中50人选择了“一般”这个选项,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无倾向性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部分档案工作者对待档案职业时是一种偏向冷漠的态度。从侧面反映了笔者调查的68名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职业的热爱程度是比较低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会在后面调查内容中体现。
其二是档案职业社会地位的认同度。68位档案工作者中,只有2人认为“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很高,受人尊敬,有20人认为“社会地位略低、低人一等”,46人认为“社会地位一般”。这些数据表明,在档案工作者看来,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较低。其三是档案职业条件的满意度。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最满意的职业条件选择,一个是最不满意的职业条件选择。共设立了5个选项,分别是:工作环境、薪酬标准和薪酬结构、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职位晋升渠道和在职的教育与培训。关于职业条件的满意度统计结果如下:
职业条件的满意度统计图
由上面图表可以看出,选择“工作环境”作为最满意职业条件的有54人,约占总数的80%;有8人选择“薪酬标准和薪酬结构”为自己最为满意的职业条件,占总数的12%,将“在职的教育与培训”作为最满意的职业条件的有4人,占总数的6%;将“职位晋升”作为最满意的职业条件的有2人,占总数的3%;没有一人将“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作为自己最满意的选择。
2.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分析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工作环境是档案工作者最为满意的职业条件。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使得档案工作者从传统的“故纸堆”—档案库房中走出来,对于档案工作的一般业务工作,只需要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即可操作。因此,工作环境与之前相比大为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有22人选择“薪酬标准和结构”作为最不满意的选项,其中年龄为20-30岁之间的占79%。由于档案的薪酬标准与档案职称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档案工作者工作年限短、职称级别低,薪酬水平也相对较低。有学者关注档案工作者薪酬构成部分—津贴的状况,也同样不容乐观。沈维诗在《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工作状态与职业发展研究》中指出:“通过样本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可以享受工作特殊津贴的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人数极少,超过3/4的专职档案干部享受不到这个特殊工作带来的福利。经济待遇是影响员工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免让人担心这支队伍的将来。”[1]36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关于档案在职教育与培训,极少数人选择其作为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职业条件,从侧面反映了档案在职培训没有引起工作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有学者这样分析目前档案职业的在职培训工作:“档案学是一门边缘的小众学科,社会上开办的相关学历、培训教育在数量、质量上和其他热门行业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即使我们的高校综合档案室的专职人员认识到自己的专业不足想深入学习,也常常苦于求学无门。”[1]45
综合学者们对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以及上述笔者调查数据统计的结果得出,档案工作者选择这份工作的初衷多为工作稳定、工作环境舒适。目前档案工作者除了对档案工作环境比较满意之外,以下几个方面满意度都不高:社会认同度、支持度不高;档案工作者的薪酬标准偏低;档案职业的晋升渠道窄,青年档案工作者职业晋升困难;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状态不够好,存在偏冷漠的态度。
二、解决档案工作者职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心理学家柯永河教授针对心理非健康症状提出心理卫生公式如下:
其中,B表示心理非健康症状出现率,P表示内外压力总和,E表示自我强度。可见,心理健康问题与内外压力成正比,和自我强度成反比。”[2]
改善外部环境压力主要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增强其社会认同度来解决;强化自我强度则要从档案工作者自身出发,面对压力要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调整,加大对工作的热情投入并始终保持积极的职业心理。
1.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认同。让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认同的必经之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内容:(1)淡化档案职业的性别色彩。传统的档案工作偏重于对档案实体的管理,因此性别比例失调是档案职业的特点之一;而今后档案工作则向信息开发与信息共享的趋势发展,原来适合耐心、细致的女性所从事的手工劳动工作都转化成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操作。显然,在今后的档案工作中,善于抽象思维和技术性管理的男性将会更加的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目前女性在档案职业中占据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因此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档案职业是女性职业[3]。而在择业时,大部分男性不屑于从事档案职业,包括不少档案学专业毕业的男同学,他们尽管接受了四年的专业教育,却仍拒绝从事这一职业。因此,正确引导整个社会树立客观的档案职业观,淡化档案职业传统的性别色彩,吸引更多男性加入档案职业,是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2)客观评价档案职业的价值。一般来说,职业的社会认同往往取决于该职业对社会创造价值的多少。在物质领域,所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是可以计算的,其效益产出也是可以直接预见。然而,由于档案本身的价值隐含性特点使得有人认为“档案工作只是一些简单的收集保管工作,无非就是借和还之间的重复,只有人力、物力、财力的的投入而没有现实的价值。”这是社会对档案工作存在的另一种偏见。因此,随着档案部门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展、公共档案馆对知识文化的宣传力度逐渐增强,人们会发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利用档案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才会逐渐认识到档案工作“记载历史、服务当代、启迪未来”重要作用。
2.档案工作者应调整心态、寻求自我发展。(1)对档案工作要有理性认识。调整心态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档案职业和自身的定位有正确的认识。档案工作作为一种服务性质的工作,除了个别档案中介机构之外,大部分都是非盈利性质的提供社会公众服务的工作。并且,由于档案职业活动是一种消耗性的管理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档案职业不可能拥有庞大的档案工作者队伍,因此属于较边缘化的职业,不能和医生、教师等这类存在普遍、工作者队伍庞大的职业相比。也就是说,档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档案职业的社会关注度。因此,档案工作者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和宣传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档案职业的边缘化程度[4]。(2)自我减压,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问题,还需要其自身进行减压和调适。比如工作之余可以学习其他相关技能,增加业余爱好,多参与单位组织的业余活动,克服社会认同等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培养自己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拓宽视野,增加对外交流。长期封闭的工作环境以及档案工作机要性的特点使档案工作者一直以来默默无闻、“藏在深闺无人识”,而自己辛苦劳动后,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公正的评价又让其深感压抑和委屈。因此,在档案工作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今天,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走出档案室,服务社会公众,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借鉴,与各个行业的工作者交流沟通,扩大视野,把握整个信息社会发展的脉搏,而不仅仅是把自己局限在封闭的档案库房内。
[1]沈维诗.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工作状态与职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张婉莹.当代中国机关档案职业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3]饶圆.理性回归:“档案职业女性化”的质疑与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8(2):13-16.
[4]倪丽娟.基于职业认知的档案职业发展审视[J].档案学研究,2015(1):115-119.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0.20
赵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助理馆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