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2017-10-23毛培春田小霞李杉杉
毛培春,田小霞,李杉杉,张 琳,孟 林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100097)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毛培春,田小霞,李杉杉,张 琳,孟 林*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100097)
林间草地; 小尾寒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营养成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林产业综合发展的新模式,其在提升林下畜牧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效果良好[1]。林-草-羊作为一种林下经济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在安徽[2]、浙江[3]、河南[4]、广西[5]、辽宁[6]等省(区)及三峡库区[7]已较早开展了研究。选择适宜的种养殖模式及管理技术,于林间人工草地或天然草地放养羊,可充分利用林下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抑制林内杂草生长、减少投工投资,培肥土壤、促进林木生长,有利于羊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研究报道大多注重于管理技术和经济效益,林间人工草地放牧对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等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北京地区现有经济林面积达15.3万hm2,山区天然次生生态林达40.7万hm2,平原造林6.7万hm2,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但由于人工扰动的原因,林间天然草地建群种多以禾本科、苋科、菊科等1年生草本为主,缺乏多年生优质草本植物,特别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而在反刍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粗饲料品质的高低对其饲养产业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影响[8]。因此,开展林间人工草地放牧对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研究,对北京郊区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小尾寒羊因其耐粗饲、适应性强且繁殖率高等诸多优点,成为农村主要养殖的草食家畜之一[9]。本研究于板栗园林间建植紫花苜蓿与鸭茅混播人工草地放牧小尾寒羊,并与林下天然草地放牧比较,探讨不同草地类型放牧小尾寒羊对其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旨在为林-草-羊林下经济种养循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于北京爱农养殖基地有限公司(东经117°06′,北纬40°36′)板栗园中进行,树种为8年龄的板栗,株行距为6 m×10 m。于秋季播种建植林间混播草地,将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和鸭茅(Dactylisglomerata)草种按1∶1混合,播种量为30 kg/hm2,条播,行距25 cm,于次年牧草生长期开展放牧试验,载畜量为60 只/hm2。试验羊为3.5月龄体质量(18.15±1.57)kg的小尾寒羊羔羊,共计16只(公母各8只),分为2组(每组公母各4只),一组放牧于板栗园林间紫花苜蓿与鸭茅人工混播草地,另一组放牧于板栗园林间天然草地 [草地主要由狗尾草(Setariaviridis)、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苍耳(Xanthiumsibiricum)、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等1年生草本构成]。羊舍设置于林间,面积均为10 m2,内置水槽和料槽,并放置盐砖供羊自由舔食。
1.2饲养管理
采用林间草地自由采食和补充精料的方法,每天7:30放牧,羊全天在林间自由采食、饮水、休息,至18:00收牧。2组均早晚补饲精料300 g/只,于7:00时和18:00时分别饲喂50%。试验期共9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85 d。精饲料购于北京昕三峰饲料厂,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精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样基础)
1.3测定指标
1.3.1 屠宰性能 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4只羊,禁食24 h、禁水2 h,称质量后,采用颈部放血的方法进行屠宰。宰前称活体质量,宰后称胴体质量、净肉质量、骨质量,计算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屠宰率=胴体质量/活体质量×100%;净肉率=净肉质量/胴体质量×100%;肉骨比=净肉质量/骨质量。
1.3.3 营养成分 取背最长肌,利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灼烧法测定灰分含量,冻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各组分和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各组分和含量。其中,总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各组分含量之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甘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必需氨基酸百分比=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100%;鲜味氨基酸百分比=鲜味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100%;总脂肪酸含量=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之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各饱和脂肪酸组分含量之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含有2个及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组分含量之和;必需脂肪酸含量=(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含量;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γ-亚麻酸+二高-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含量;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
1.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计算,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和天然草地放牧组的平均活体质量分别为33.48 kg和31.82 kg,二者差异不显著。与天然草地放牧组比较,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的胴体质量和净肉质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1.06%和14.04%,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增加了2.44个百分点和1.52个百分点,骨质量显著增加了9.84%。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的眼肌面积较天然草地放牧组显著增加了28.24%。
2.2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表2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数据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3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2.3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从表4可见,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小尾寒羊肉粗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为19.96%和23.61%,与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78%和3.24%,差异均不显著。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小尾寒羊肉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较天然草地放牧组分别显著提高了27.37%和27.48%。
表4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鲜样基础) %
从表5可见,与天然草地放牧组比较,17种氨基酸中,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甘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66.67%、14.63%、12.63%、40.48%和21.48%,酪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了9.09%,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与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5.78%,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23%和11.18%,必需氨基酸百分比和鲜味氨基酸百分比分别增加了8.01%和5.12%。
表5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鲜样基础) %
2.4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肌肉脂肪酸的影响
表6 林间草地放牧对小尾寒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冻干样基础) %
由表6可知,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和天然草地放牧组的小尾寒羊肌肉中均检测出25种脂肪酸组分,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与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有18种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其中,总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了25.73%,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了32.27%,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增加了8.56%和8.51%,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4.36%,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了19.05%。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较天然草地放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显著降低了17.92%,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值显著降低了12.34%。
3 结论与讨论
屠宰性能是判断动物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前人研究表明[10-11],日粮的营养水平与动物的屠宰性能存在密切的关系。易克贤等[12]在海南热带疏林草地开展了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放牧山羊试验,结果表明,山羊的采食量与牧草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人工草地放牧有利于提高山羊采食量和活体质量。本研究试验初期,于试验区中取样测定草地植被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紫花苜蓿和鸭茅混播草地草样粗蛋白含量在15%以上,天然草地不足8%,混播草地植物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高,提高了小尾寒羊的活体质量,显著提高了胴体质量和净肉质量,增加了生产性能。刘迎春等[13]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的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放牧牦牛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草地放牧较天然草地放牧1岁牛有利于活体质量增加。眼肌面积是羔羊胴体发育程度的反映,一般胴体质量越高,其眼肌面积愈大[14],胴体质量越高胴体厚度越大,其肉骨比相应也越高[15]。本研究结果表明,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小尾寒羊较天然草地放牧显著增加了背肌眼肌面积,并提高了肉骨比。
pH值是测定肉品质时最重要的指标之一,pH值与肉的许多质量性状都有关系,如对肉的嫩度、系水力、肉色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刚屠宰后的肉pH值介于6~7,一般呈匀速下降趋势,终pH值为5.6左右[11]。本研究结果表明,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的小尾寒羊与天然草地放牧比较,背肌pH值均随着宰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背肌pH45min值分别为6.68和6.71,pH24h值均为5.61,均符合鲜肉pH值的标准。滴水损失率是反映肉系水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肉制品品质,肉的系水力强,本身持有的水分在熟化期和蒸煮过程中的损失就会减少,滴水损失率也相应降低[16],滴水损失率较高的肉品表现出肉色较浅、嫩度和风味较差、风味物质易流失的趋势[17]。本研究中,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背肌滴水损失率低于天然草地放牧组,表明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提高了肌肉系水力,羊肉更鲜嫩多汁。肉色是消费者选择肉产品的第一印象,也是消费者用来衡量肉品质和新鲜度的重要指标,肉色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畜禽种类、品种、年龄、饲养方式、屠宰工艺、加工储藏工艺等[9],肉色有随着胴体质量增加而逐渐变深的趋势[18]。本研究中,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小尾寒羊宰后1 h和1 d的亮度(L*)、红色度(a*)、黄色度(b*)均高于林间天然草地放牧组,说明与天然草地放牧比较,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提高了宰后及24 h熟化期内的肌肉色泽。
常新耀等[19]对小尾寒羊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小尾寒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适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元素,小尾寒羊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林间人工混播草地和天然草地放牧小尾寒羊羊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96%和19.61%,与天然草地放牧组比较,人工混播草地放牧提高了粗蛋白和干物质含量,提高了羊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肌肉脂肪含量与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等多种肉质性状具有相关性,肌肉中含适当脂肪对于保持肌肉良好适口性和风味具有重要意义[20],肉品中脂肪含量与肉品的风味多汁性呈正相关[21],而灰分的高低对于肉品的营养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2]。本研究中,与林间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显著增加,羊肉更鲜嫩多汁,营养价值更高。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测出的氨基酸中,甘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天然草地放牧组,必需氨基酸百分比、鲜味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百分比均高于天然草地放牧组。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和营养价值,也是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的重要指标[10]。可见,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的羊肉可为人们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和鲜美口感。
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是影响肉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不同林间草地放牧组小尾寒羊背肌中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成分占肌肉总脂肪酸含量较高,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1,23-24]。Yoshimura等[25]研究认为,反刍家畜体脂脂肪酸可因饲料成分不同而发生改变,本研究中,林间人工混播草地可提供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的优质饲草,较林间天然草地放牧显著提高了小尾寒羊的总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的健康,决定了肉食品的营养价值,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更加积极的生物效能,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能够提高羊肉的营养价值[23]。Enserand等[26]提出肉品的营养价值可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率来衡量,认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为0.45或稍高为佳。本研究中,与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分别提高了8.56%和8.51%,提高了羊肉的营养价值。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组和天然草地放牧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分别为0.394和0.480,林间天然草地放牧组显著高于林间混播草地放牧组,主要是由于林间人工混播草地放牧小尾寒羊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进而表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降低。
综上,林间人工混播草地的建植,增加了优质牧草供给量,与林间天然草地放牧组相比,提高了小尾寒羊的屠宰性能,改善其肉品质和营养成分。
[1] 王智君.加快林下养殖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刍议[J].科学之友,2013(5):149-150.
[2] 周娟,朱建奎,牛孝峰.苹果园种草养羊效果试验小结[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90,94.
[3] 翁长江.关于司前镇发展林下养羊的调查[J].中国养羊,1997(2):37-38.
[4] 付喜龙.北方山区核桃林下生态种养模式研究[J].农村科技,2015(9):75-77.
[5] 唐积超,黄进说.右江河谷果园种草圈养山羊技术与效益初报[J].中国草食动物,2008(6):65-67.
[6] 刘淑玲,吴德东,孙晓晖,等.草牧场防护林对幼羊生长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1997(2):9-10,58.
[7] 邓玉林,陈治谏,刘绍权,等.果牧结合生态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24-27.
[8] 马琴琴,李铁军,何流琴,等.不同粗饲料组合对宁夏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27(6):1936-1942.
[9] 彭爽,姚凤军,王芳芳.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7):59-60.
[10] 钱勇,钟声,张俊,等.南方农区不同饲养方式和类群羔羊胴体品质及肉质比较[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4):29-34.
[11] 闫秋良,金海国,赵云辉,等.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6):43-45,50.
[12] 易克贤,周汉林,何华玄,等.海南热带疏林草地山羊放牧试验初报[J].草业科学,2003,20(7):47-50.
[13] 刘迎春,李有福,来德珍,等.青藏高原人工草地暖季不同放牧方式对牦牛增重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5(1):53-57.
[14] 赵彦光,洪琼花,谢萍,等.精料营养对云南半细毛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4,23(2):277-286.
[15] Santos-Silva J,Mendes I A,Bessa R J B.The effect of genotype,feeding system and slaughter weight on the quality of light lambs growth,carcass composition and meat quality[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2,76:17-25.
[16] Huff-Lonergan E,Lonergan S M.Mechanisms of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meat:The role of postmortem bi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J].Meat Science,2005,71:194-204.
[17] Huff-Lonergan E,Baas T J,Malek M,etal.Correlations among selected pork quality trait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2,80(3):617-627.
[18] Rousset-Akrim S L,Young O A,Berdague J L.Diet effects and growth effects in panel assessment of sheep meat odour and flavour[J].Meat Science,1997,45:169-181.
[19] 常新耀,谢红兵,魏刚才.小尾寒羊肉营养成分分析[J].光谱实验室,2008,25(4):640-644.
[20] 杨虹.猪肉和禽肉质量的营养调控[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8(3):47-50.
[21] 吴伟,邓波,孙飞舟,等.百日龄羔羊肉生产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13-17.
[22] 李述刚,马美湖,侯旭杰,等.新疆南疆地方品种羊肉常规营养成分比较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2):120-125.
[23] 双金,黎明,敖力格日玛,等.亚麻籽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4):930-939.
[24] 刘彩凤,康艳梅,李爱华.日粮中添加百里香对滩羊肉中脂肪酸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4,35(19):33-38.
[25] Yoshimura T,Namakwa K.Influence of breed,sex and anatomical location on lipid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bovine subcutaneous fat[J].Japanese Journal of Crop Science,1983,54:97-105.
[26] Enserand M,Wood J D. Effect of dietary lipid on the content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 in beef muscle[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9,69:143-146.
Effects of Grazing in Forest Grassland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Meat Quality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Small Tail Han Sheep
MAO Peichun,TIAN Xiaoxia,LI Shanshan,ZHANG Lin,MENG Lin*
(Beij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Grass and Environment,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97,China)
forest grassland; small tail han sheep; slaughter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nutrient composition
S815.2
A
1004-3268(2017)10-0132-06
2017-03-3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7B02-02)
毛培春(1974-),男,内蒙古锡盟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草业资源与生态研究。E-mail:mmpch@163.com
*通讯作者:孟 林(1966-),男,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草业资源与利用研究。E-mail:menglin959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