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2017-10-23倪春虎

人民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营造创业者人才

倪春虎

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倪春虎

在知识经济日益兴盛、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我国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要扩大创新创业宣传,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角色,解除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约束。

创新创业环境 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服务体系 人才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把发展落脚点放在创新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近几年,我国在创新创业方面浪潮不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经初步形成了“双创”的良好氛围。然而创新创业是一条艰巨而又复杂的道路,往往存在较大的失败风险,这就需要我国在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方面加大重视力度,才能让众多创业者们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创业。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是人才发展、技术创新乃至国家及地区进步的迫切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实现使得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得到有效提升,这些都有赖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人才发展方面,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创业的主体多样性进一步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模式不断践行,为我国人才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量的科技人才借助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才干,不断实现其自我职业规划。从科技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意义重大;科学技术方面,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累积和突破才能够真正实现,科技的进步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结构环境、条件基础等紧密相联,这些外部环境得以完善,才能够更快地实现科学技术从量变到质变;国家及地区发展方面,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促进人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了技术产业化发展,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以此夯实了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基础。

加快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是实现创新创业环境优势的先决条件,而良好氛围的营造则需要渗透创新创业文化,加强宣传,推动创新创业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

首先,加快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积极帮助创业者树立企业家意识,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将创新创业作为其自身的根本职能,并秉承“勇敢创新,敢于实践,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理念,通过文化渗透构建创新创业优质人文环境;其次,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联合,构建创新创业培训讲堂和网络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著名企业家、学者等对创业者的实践进行网络指导,增加创业者与学者、企业家之间的联系,充分凸显出优质的创新创业文化,使之内化为每个创业者心中的行为准则;再次,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孵化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践支持。依托高校、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等构建创业基地,让更多的创业者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最后,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作用,提高创新创业舆论呼声,增强对创业精神的宣传力度和效果。一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和帮助,培育他们敢于冒险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创业失败者予以宽容,进一步提高创业人员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充分利用中介服务业,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不管是对于个人及团队创业,还是企业创业,在其创业的最初阶段往往自身市场竞争力不足,对其所在行业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内容了解还不是很深入。现阶段社会中有很多中介服务机构的规模小、专业程度低、服务内容窄,整体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并且还存在不同中介机构之间服务的同质化以及恶性竞争,对创新创业环境的营造极为不利。

为了更好地营造创新环境,首先,要求政府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出现官办中介机构垄断的情况。针对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智能化、网络化的创业服务,从而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其次,扩大服务主体范围,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要求各创业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服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良性创业服务机制。具体来说,鼓励高校、科研研究所、企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门等创办中介服务机构,融合创办部门的技术服务优势,相互合作、协调统一,降低服务成本,强化服务实效性,提高创新创业效率;再次,提高中介服务业的服务质量。通过建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服务机会,创业者可以在专业的创业服务指导下得到有效的创业经验,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最后,扩大中介服务机构的创业服务内容,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创业服务,包括创业前的指导服务、创业中的信息服务以及创业失败后的支持和帮助服务等。

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是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政府的作用是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非直接干预。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要求政府改变角色定位,具体通过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夯实基本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第一,提高政府服务意识,主要是指提高政府服务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由政府组织开设创新创业服务人才教育培训,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开展创业服务培训活动,从而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第二,增强政府服务功能。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迅速,互联网通讯、交通运输等行业设施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为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夯实硬环境基础。而国家和政府针对创新创业活动构建起来的制度、市场、政策以及人才环境,则为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夯实软环境基础。基于此,在丰富的创新创业软硬环境支持基础之上,应尽可能地简化服务机制运行中的繁琐事项,精简环节,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第三,夯实政府基本服务,由政府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信息服务以及创业咨询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政府发起创新创业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志愿者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第四,增强政府的人文关怀。针对创业成功者政府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奖励,对创业失败者应给予宽慰等人文关怀,帮助创业者更新创业理念,充分利用创业精神,重新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

调整政策和采取激励措施,解除对创新创业人才约束

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政策调整十分关键,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才能从深层次解除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约束。

一是完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和法律保障。具体包括针对创新创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融资优惠政策、行业产业化发展优惠政策以及土地优惠政策等。除此之外,国家还应为创新创业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尤其是针对能够充分履行创新创业工作责任和义务的科技人员,不仅应给予政策保障,还应在法律层面为其提供支持;二是优化创新创业实施制度和机制,确保一些尽心尽力进行创新创业的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失败者也应对其充分理解,避免歧视、轻视等,反之还应该继续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环境,在科研、融资、税收、软硬件等方面大力支持,帮助他们扭转创新创业的失败态势;三是积极采取激励措施,针对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以及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为其提供创新创业便利条件,使其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创业领头军。

(作者为常熟理工学院副教授)

①尹蔚民:《努力营造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中国人才》,2012年第13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B82

A

猜你喜欢

营造创业者人才
人才云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中国合伙人2 12月18日 致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