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的三大创新

2017-10-23冯颜利

人民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新理念苍蝇斗争

冯颜利

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的三大创新

冯颜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持续有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可归纳为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这三大创新使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正逐渐形成。

全面从严治党 反腐倡廉 三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新高度,在反腐倡廉思想、制度以及具体方式方法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

理念创新:铁腕反腐,强调思想建党与反腐防腐两手抓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个别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少数党员干部沦为腐败分子,有的情节较严重,影响较恶劣。可见,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面对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建党的重要性,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基于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这些论述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防腐要两手抓的必要性、复杂性与艰巨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下中国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新思想新理念,如:“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等等,这些新理念新思想都反映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反腐倡廉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

制度创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反腐倡廉根本在制度,“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建章建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的确,制度更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我们党在法规制度的完善、体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一是创新完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使得腐败治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是党委、纪委、政府合作共抓共管,构建有效的腐败治理机制。建设合理的、具备可操作性的腐败治理机制是有效反腐,实现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构建了党委、纪委和政府合作共抓共管的反腐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进一步厘清了党委和纪委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责任分工,使得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设置更加科学有效,更具现实操作性。

第一,突出党委的主体责任。党委的“主体责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管理和纠正;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执纪执法机关工作的支持;做好廉洁从政表率。强调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意识,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第二,明确纪委的监督责任。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提出,“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明确规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这种体制安排有效地强化了纪委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

第三,发挥政府的主动作用。十八大以来,党委、政府、纪委齐抓共管,政府要主动承担治理腐败的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内化进日常工作,这就扭转了原来“反腐倡廉只是纪委的事”的职责错位和观念误区,有效发挥了权力行使主体在反腐倡廉中的优势,使得政府不再“力有余而心不足”,纪委也不再“心有余而力不足”。

方法创新: 抓早抓小,常抓不懈,“老虎”“苍蝇”一起打

反腐倡廉作为世界级治理难题,必须依照科学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破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探索反腐倡廉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一是确定反腐倡廉重在“常”“长”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 “常”“长”二字,深刻揭示了反腐倡廉的内在客观规律,也为我们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常”字强调的是要将反腐倡廉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常态。“长”字强调的是对于腐败问题要持久抓、反复抓、长期抓。也就是说反腐倡廉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历史证明,“一阵风”式反腐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腐败分子摸清规律,变本加厉地进行腐败。

二是从小处细处着手。即从小事情、具体的事情上切入,不能笼统抓。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果不从细节处入手,就会导致在反腐败的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问题就无法被发现,就会被掩盖和遮蔽。

三是抓早抓小、严管厚爱。培养一个党员、一个人民干部不容易,要本着严管厚爱的原则,早监督、早检查、早预防,遇到问题早提醒,发现问题早治病。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小问题没有高度重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至酿成大错而无法回头。“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四是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该思路具有治理腐败的方法论意义。其一,有的“苍蝇”有做“老虎”的野心,“苍蝇”不打,也有可能发展成“老虎”。其二,由于“苍蝇”数量多、繁殖快,若不打,导致其满天飞,会从细微处侵蚀、损害党和国家的基础和根基。其三,“苍蝇”与群众联系广泛、密切,“苍蝇”就生活在群众身边,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老虎”“苍蝇”一起打,有助于增强反腐倡廉的实效和长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顺应党心民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全面从严治党依然在路上。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斗争”。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导)

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

责编/常妍 谷漩(见习) 美编/李祥峰

D267

A

猜你喜欢

新理念苍蝇斗争
北京冬奥会创新践行新理念:新发展、新融合、新典范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回答时代新课题,践行时代新理念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