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供给侧结果性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方略

2017-10-23

人民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陷阱结构性供给

张 轶

推进供给侧结果性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方略

张 轶

当前中国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问题。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不断积累,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以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供需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为目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语境分析

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转型的“阶段性瓶颈”,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过程中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当某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后,就可能因无法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而陷入经济增长放缓、落后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社会动荡不安的发展困境。世界银行统计表明,当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超过3500美元后,许多社会矛盾就开始凸显,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从而陷入经济滞涨、社会动荡、贫富悬殊、民主乱象、腐败多发的发展困境。

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到2016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8000美元,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中国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落后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社会矛盾多发、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化解这些改革发展问题,就可能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人口红利锐减、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发展新理念,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策略。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消化过剩产能、优化供需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为目的,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等为手段的改革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一种经济改革理念,而且对行政管理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经济体制改革、粗放型发展模式、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行对外开放等方式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在近40年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减弱,“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同时由于发展模式、经济体制、社会治理等因素影响,经济高速增长所积累的问题日渐凸显,如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占GDP比重不足50%;金融体系脆弱,利率市场扭曲,中小企业融资难;行业和部门垄断问题,市场竞争活力缺失。此外,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加。我国单位GDP能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生态破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收入分配问题较多。首先,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基尼系数是国家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指标,通常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多在0.3左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多在0.5左右,而我国基尼系数长期在0.4-0.5之间徘徊。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仍远远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如果这种贫富差距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必然会制约社会消费需求,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其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日渐凸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倍左右徘徊,如果再加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隐形福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超过3倍。此外,区域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地理条件、自然禀赋、发展机会、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发展差异,如东部地区居民收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并且这种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势头,如今区域收入差距不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深层次社会问题凸显。如今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变迁的新时期,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点、社会改革等会摧毁旧的发展模式、产业体系、社会结构等,带来产业结构、利益分配、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不断分化,不同利益群体间的摩擦越来越多,但我国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还不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打破经济发展中的“三高”约束,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的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首先,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新性国家建设。从供给侧改革视角看,中国经济面临着创新要素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以,应当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创业帮扶机制,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其次,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比如,严把环保准入关,严控污染物排放,坚决遏制落后产能的盲目扩张;分行业、分区域地制定能耗限额和环保标准,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此外,优化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促进经济供需平衡。当前要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打破经济发展中的“三高”(高行政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税收成本)约束,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新的活力;还要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制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政策,以便更好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当前我国面临着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区域收入差距大等收入分配问题,这些不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也导致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削弱了中国经济发展后劲。所以,应当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体系。首先,应推进初次分配改革。在初次分配中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资本、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调节、监管作用,严厉打击行业垄断、权力寻租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等,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深化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改革,调控垄断行业的工资总额及水平,完善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机制。此外,推进再次分配改革。在再次分配中应当坚持公平优先、高端调低、低端兜底的基本原则,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等方式调节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缩小社会各个阶层的贫富差距。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强化政府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在社会转型期,政府的社会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需要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职能。比如,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竞争和微观经济的干预;强化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发挥政府在基础教育、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领域的社会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矛盾调处、政治参与、利益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

①赵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10期。

②李方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4期。

③周卫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与突破:基于收入势能的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F015

A

猜你喜欢

陷阱结构性供给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俄罗斯社会人口形势动态及其结构性因素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