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多重文化风俗辐射的多层精神隐喻

2017-10-22王建文郑良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龙头

王建文+郑良

摘 要:从道州龙船赛的历史起源追溯其历年龙船赛中来自全县各个村庄的龙头、虎头、凤头等独具文化特色的龙头的历史源头和文化传承脉络;从道州龙船的龙头图案、色彩、形状特征,发掘出每一种龙头的形成与所在村镇的庙宇之间的文化渊源关系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寓意;从道州龙船赛的发展态势和现状,阐述了这种久远的文化遗产对当地群众的文化向心力和集体精神信仰的影响力;从道州龙船赛这一民间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流传体系,再现出一种社会和谐的文化正能量。

关键词:道州;龙头;龙船习俗;宗宇文化;和谐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24-03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道州龙船赛》不仅具有传奇性的悠久历史渊源,多元性的地方风俗特征,持续性的传承发展态势,还融入和内蕴着社会文化、宗族文化、乡情文化等诸多的精华所在。针对这种充满积极的文化意义的非遗项目旺盛的生命力和面临的问题,我们从其项目的整体构成和其内在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研。

一、道州龙船赛的区域环境及其历史渊源

道县位于湖南南部,地属于永州市。其东邻宁远,南界江华、江永,西接广西灌阳、全州,北连双牌。

道州龙船赛主要分布在道县以县城濂溪办事处和西洲办事处为中心的周边五个办事处和三镇,36个行政村之间。南起万家庄办事处五洲村,北至上关办事处鲤鱼坝村,南北距离16公里,东西相距10公里范围内。县城潇水河段西起含晖岸岩,东止东洲山,全长5公里水域为主要活动赛区。

道县划龙船,已有几千年历史习俗。相传舜帝南巡,溯湘江、潇水而上,迎接他的就有道州龙船。舜帝发病苍梧,病故于道州。百姓更是化悲痛为激情,以划龙船来表达追思之意。春秋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愤而投江后,道州百姓划龙船,撒粽子,以示崇敬和追悼。北宋时期理学鼻祖周敦颐,道州楼田村人,出生时辰为农历五月初五的午时,划龙船作为纪念。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出生在道州东门村,金凤头是其巨腕风骨的杰作。

但是,历代统治者多次阻扰道州百姓划龙船,统治者信奉“龙”是“天子皇帝”的象征,将道州龙船赛活动中百姓骑龙视为一大忌,因此,道州龙船赛累累遭禁。《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和开宝五年间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人民“为龙舟戏”。《道州志》记载,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州守韩子祁革龙舟40艘,改为浮桥,供人过河往来之用。无奈,道县人为避讳忌,只好将龙船头改为“虎头、凤头”等,这才让道州划龙船的习俗虽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没想到,文革期间,道州龙船赛活动竟然被视为“四旧”,又被禁10年,直到1979年才恢复活动,保留至今。

二、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1.道州龙船头是最有特点的,分龙、虎、凤、麒麟四大类。然后,再按油漆色彩分类,又分为十三种,即龙头型分为红龙、黄龙、金龙、青龙、乌龙、白龙六种;虎头型分为红虎、黄虎、金虎、黑虎、白虎五种;金凤型一种;麒麟型一种。工艺造型上,根据各村族姓祭祀庙宇供奉的神龙(神灵),演变成各类龙、虎、凤、麒麟等造型,代代传袭。其中,龙嘴有张嘴和呡嘴,其它部位有局部变化。龙头一般用柳树、樟树制成,柳树、樟树木质硬而细腻,不易裂缝,防水、防腐,经久耐用。过去用樟树材料制作的龙头重达40-45公斤,现用柳树材料掏空制作的龙头重量仅15-20公斤。

2.沿用器具有大木桶牛皮鼓、小木柞牛皮鼓,铜锣、彩旗,指挥用红色三角令旗,划船木浆(道州叫木挠)。船身大多用樟木制作,现在也有樟、杉木混用的。划船木浆则用苦楝树木(木质轻、省力)制成。

3.道州龙船与外地龙舟造型不同,船身一直沿用传统造型,龙船身长18-20米,中间宽约1.3-1.5米,抬头翘尾。每条龙船中间设鼓、锣一套,最尾端装饰彩旗,还配有长约5米的“关刀舵”,用来控制方向。船体材料用杉木制作。此外,划船桡片设置有三种,龙船前的抽水桡片,长1.26米;中间部分的鼓卷桡片,长1.05米;后面的飞水桡片,长1.4米。

正常情况下,龙船上共配24人。设指挥、鼓手、锣手、舵手、各1 人,橈手数量不超过20人。

三、道州龙船赛的社会内涵

我们通过对历年参与龙舟赛的社区、居委会、行政村的龙船队主要成员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到道州龙船赛活动的开展、延续与传承,具有如下几个文化特征。

(一)宗族文化的坚守指认

道州的龙船几乎都与当地的庙、祠堂或门楼具有密切的关联。遗憾的是,由于有些庙、祠堂或门楼年代久远,早已不存在或只是留下了一些残迹,至今依稀尚存或正处破败的一些宗族性标志,只有东阳坊火神庙、东阳红门楼、东门进士楼、阳乐田乌龙庙 、水南黄氏宗祠、白地头王氏宗祠、北门黄龙庙、双桥丫王庙、五洲青龙庙、青龙祠堂、阳尹青龙庙、濂溪白龙殿、白石岩白龙庙、上关三宫庙、下关(韩)护龙庙、下关(李)状元庙、石厨头何氏宗祠、万家庄水府庙、湘源白虎堂、十里桥将军庙。

道州龙船见头便能知村。由于龙头的每种造型及颜色都与当地的庙宇、祠堂或门楼有紧密或相关的联系,因此,每一种龙头,都是一个村或一个族群的文化标识,其他村或族的龙头绝对不允许使用、混淆宗族信仰的相同颜色。在东阳坊我们得知:因为坊中有供奉“火神爷”的火神庙,东阳坊的龙船就是火焰一样的金色,被称为金龙。东阳坊管辖4个社区和3个行政村,只有其辖区内的社区和行政村的龙船才可以打造金龙头,或者说,金龙头就是东阳坊约定俗成的“专利”,是一种认祖归宗的传统遗训,任何其他社区和行政村都不能也无权使用金龙头。

在道县历届龙船赛中,东阳坊社区素有九龙二虎之称。

东阳坊社区的九条龙,是根据这个地方有个仙龙池,里面供奉了九条神龙的传说而来的。两个虎,是因为这里有两个将军庙,将军是属虎的,所以只打两个虎头。endprint

营江乡的阳乐田村有供奉“乌龙神”的乌龙庙,其龙头就是乌色的乌龙。以此类推,北门村有黄龙庙,西洲社区有白龙庙,所以北门村的龙船就是黄龙头,西洲社区的龙船就是白龙头。

至于龙头和虎头又分为张嘴龙头、呡嘴龙头、开口虎头、闭口虎头,按历代传下来的说法,就是,张嘴代表豪放,呡嘴代表文雅,包含了文武两种风格之寓意。

道州龙船的龙头中,还有一种凤头,其中也有一个很神奇的传说。

有个著名的风水先生,给自己在朝中做官的父亲选中了东洲山一处宝地。这块宝地面朝城池方向,前景开阔通达。待官员父亲下葬那天,刚挖开石板,突然飞出一对金凤凰,一只飞到了洲北面的东门村,另一只飞到了洲南边的水南村。此后,这两个地方都出了很多探花、进士,其中,著名的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就出自东门村。当何绍基衣锦还乡后,为记住金凤凰带来的吉祥,就将东门村的龙船头定为金凤头,并一直传到现在。

在寿雁镇十里桥村一个宽广的田野中,我们在一个简易的棚子里,看到了停放在这里的六条龙船,这就是道州龙船的后起之秀麒麟头龙船。十里桥村由十个自然村,七个姓氏组成,由于离县城太远,以前没有参加道县的龙船赛。后来,村子里陆陆续续有很多人住到了县城,每年看到壮观的龙船赛,他们不甘落后,就有了参与的冲动。直到2007年,几个在县城做生意赚了钱的老板,就合计起来要打龙船参赛。可是,这个时候,龙头虎头凤头都有了,十里桥村又不能重复别人的龙头,最后,他们想到了十里桥村的七姓与吉祥物麒麟谐音,就取麒麟为龙头。虽然是最晚才参加的龙船队,但他们却是后来者居上,最多的一年是七条龙船参赛。他们的龙船从远离县城的寿雁镇十里桥村出发,两部板车带一条龙船,在马路上拉着长长的队伍,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开赴县城的赛场,浩荡而又壮美。这支由十个自然村组成的龙船队,更进一步向人们演绎了一个宗族一个村庄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和魅力。

(二)和谐文化的流水浪花

道州龙船赛无疑是一种既具有包容性又充分彰显了地域习俗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要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道州龙船它有各种不同的头部造型,即金龙头、黄龙头、青龙头、红龙头、白龙头、乌龙头、金虎头、黄虎头、红虎头、白虎头、黑虎头、粉红凤头、张嘴龙头、呡嘴龙头、开口虎头、闭口虎头、麒麟龙头一齐上阵云集赛场,充分展示了道州龙船的审美意趣和宗族信仰。

二是每年的两场赛事,即端午和中秋,由龙船赛习俗又递进的演释出情人节、赶庙会、恰商会、联谊会、促销会现象。趁此机会,年轻人借机谈情说爱增进了感情;亲友们趁机会面走动加深了友情;商界朋友趁机抓住商机可以交流商业信息,社会各界可以相互结伴观看赛事促进团结加深友好。

三是无论身在他乡多远的道县年轻人,即使春节不回家过年,但每到龙船赛,都会放下一切赶回家乡参加龙船赛,或陪同一家人或结伴亲朋好友赶回来观看这一盛大赛事,从中让人不难感知到他们对家乡这一习俗文化的热爱、呵护和支持,不难让人感知到他们把家乡看得高于一切的和谐精神。一江流水,满河龙船,汇集的是道县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浪花与力量。

四、道州龙船赛的祭祀习俗

道州老百姓打造新龙船时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即:“选日子”:请师傅择黄道吉日确定打造新龙船时间;“选材料”:旧时一般选樟树,选中后,在砍树时要在树前烧香化纸、杀鸡涂血、放三眼铳。意在求得神明保佑,吉祥平安;“架马”:这是打造新龙船的开始,开工之前由打船师傅上香化纸、杀鸡溅血,祈求一番后,再下第一斧,隨后开始正式打造。因制作龙头的龙船第一道工序都用斧头,所以都用斧头杀鸡。“架马”要杀公鸡,选所杀的公鸡需要去“偷”,所“偷”的公鸡必需是村里最强健凶猛的,越飞跑得快越好,然后由村的健壮小伙子去追抓这只公鸡。还有“偷”龙骨树:所谓龙骨树就像人体的脊柱,是固定龙船两边边板的重要支撑。在砍树时,故意让树的主人知道,让主人来追抬着树奔跑的年青人,跑得越快越好,意在新龙船下水划船时,飞奔直前,劈波斩浪。龙船打造完工后,也要进行一系列民俗活动,如“倒马”、“落龙”、“搭台祭祀祈祷”、“打犁头火”、“划阴龙船”、“暖龙”、“摆酒祝贺”等。“暖龙”就是为新打龙船的村下贴,邀请关系友好的村坊,接到请贴的村坊划着自村的老龙船来接新龙船下水,最能体现各村各族的友情关系。

龙船竞赛时,船头一人掌头,此人叫“掌龙头”,为全船的总指挥。被推选的“掌头人”一般来说必须是村中德高望重者或名人学子。旧时“掌头人”是由众人推举产生的,现今是对龙船赛有爱好的村中人毛遂自荐。“掌头人”在龙船活动开展期间,要提供全船参赛者的餐食、酒水、香烟等费用。除了“掌头人”,龙船上还有掌握全队划行速度的鼓手、打锣者和经验丰富的老舵手。打锣者居船中,坐于船内与击鼓者并排,鼓手是全船的节奏指挥者,挠手配合 “呛咚”“呛咚”的锣鼓声和“划呀”“哦嗬”的吆喝声,听鼓下挠,或快或慢,动作整齐有序,一同随着鼓点的轻重缓急而划船,场面相当震撼。旧时的竞赛,终点用一竹篙挂着猪肉,比赛开始,各个船队竞相争流,意为“抢标”,第一名则是猪肉的获得者,另得一面锦旗以示鼓励。赛时必待日落,兴尽方归。如遇刮风下雨,也坚持到底,决不半途而废,体现出道州龙船和道州人粗犷、彪悍、坚韧及勇争上游的豪迈性格。

五、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传承人

道州龙船系列制作传承人主要居住在潇水河一带的五洲村(万家庄乡)和青口村(白马渡乡)。五洲村以刘姓和蒋姓为主,青口村以周姓为主。其中雕刻龙头以东阳社区陈斌寿的为最佳。而梅花镇贵头村,主要制作黄牛皮大鼓和小鼓。

道州龙船赛项目主要传承人是龙头制作者陈斌寿传承至陈晴天;船身制作者刘杰传承至刘兴恒;祭祀周为德传承至周龙军。鼓制作何申宗,传承至儿子何录林。

六、存在的困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道州龙船赛每年的赛事,虽然都由当地政府组织,但龙船、龙头等器具制作和习俗活动资金,还是由各地民间自发组织资金,更多的是在外地做老板的道县人义务捐资打造龙船。由于一条龙船一般只能使用三五年,民间集资打造龙船,无法保证龙船更新换代的需要。

2.龙头雕刻师傅的生活一般相对较低,导致雕刻师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龙船雕刻工艺传承的滞后。

3.一些龙头在不能再使用后,还可以由相关部门收集起来按年度编号给予保存,作为这个非遗项目的实物传承下去,为道州龙船赛这个省级非遗项目留下历史沿革和见证。可是,这就需要一个理想的馆藏,而这笔资金怎么落实,也是一个困惑。endprint

猜你喜欢

龙头
坚持科技引领 强化龙头带动
昂起产业扶贫的“龙头”
营销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龙头”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龙头如意
南猪北移,龙头猪企如何再造神话?
国有企业应切实担当起全面振兴的“龙头”
龙头咬龙尾
论恒温阀芯(龙头)研究及产业化
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