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的三个着力点
2017-10-22刘毅钟新
刘毅+钟新
针对“精准扶贫”这一国家减贫发展战略,对外报道大多集中在具体操作以及提高收入、政府投资、基础建设等方面,选题缺乏新意和战略高度。对外报道人员需要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的新特点、新内涵,以及战略出台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同时,还要熟悉目前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关注点,主动对接、融入国际话语体系,这样才能在话题选择、议题设置方面游刃有余。
一、扩展话题外延:理解中国扶贫战略的深刻变化
“精准扶贫”最抓眼球的是“精准”二字,这也是目前对外报道关注的重点,比如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安排项目、精准派驻扶贫干部等。但是,由于传统扶贫报道的惯性,“精准扶贫”的话题仍局限于领导下乡、农民收入、政府投资项目、能人强人带领、基础设施建设等。
理解浮于表面,直接导致对外报道简单化,也大大束缚了扶贫话题的识别、选择能力。“精准扶贫”是我国总结30多年扶贫经验、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经过历次文件阐述和重要会议凝聚共识,几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社会发展体系和指导理论。要做好“精准扶贫”报道,必须清楚它与以往扶贫政策的不同。只有理解了政策内在的变化,把握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形势,才能拓展话题的外延,为“传统”扶贫报道增加新的亮点和议题。
中国减贫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变化如下:
1.扶贫目标更全面。从“精准扶贫”的总体目标(即两不愁、三保障、两确保)可以看出,扶贫不再只是温饱问题(不愁吃、不愁穿),还要发展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更要解决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两确保”)①。从这一变化,我们应当注意到,不能简单地把贫穷等同于缺钱、把扶贫等同于给资金给项目。报道要有意识地把扶贫选题从经济贫困拓展到民生保障、社会公平、产业升级、区域协同发展等多个维度,融入到所有政策当中,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全面發展图景。
2.扶贫主体更多元。回顾过去30多年的扶贫工作,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的重点。但“精准扶贫”同时强调发挥市场机制、调动全社会力量,并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②。从这一变化,我们应当注意到,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已经具备“大扶贫”格局,即构建复合型、高效率的发展机制。因此,扶贫报道绝不能止步于政府订计划、干部跑断腿的“一元模式”③,而要特别关注市场机制下的扶贫方式创新,如金融信贷新政策、新科技与劳动力对接等,以及其他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包括非政府组织、工商界、个人等等。尤其要关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如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竞争力,传播先进文化改变旧观念等。
3.扶贫对象的情况更复杂。我国已经成功让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目前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7000万。虽然绝对数量在下降,但目前却是我国扶贫最困难、最关键的攻坚阶段。因为这7000万人没有能够在30多年的扶贫工作中脱贫,原因复杂而多样,既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有偶发性的个人原因,如环境恶劣、娶亲返贫、因病致贫等。很多因素并不具有普遍性,与大众认知存在差距,容易造成误读误解。尤其是对中国情况不甚了解的外国读者。因此,对外扶贫报道需要讲好故事,但也要避免猎奇和情绪渲染;既要讲扶贫成绩,但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困难。报道要多解释说明,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不乱扣帽子,不做价值判断。
二、找准话题切口:紧跟国际扶贫形势和舆论焦点
在深刻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对外报道人员还要了解国际扶贫形势,熟悉西方主流舆论的关注点,把握热门话题和重大事件,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选题策划,传播我国的扶贫实践、理念和成就,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和参考,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1.欧美等国贫困治理更侧重边缘群体。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依然存在。比如2014年美国贫困率为14.8%,贫困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的4666万,英、德都达到16%,且呈现上升趋势④。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属于弱势、边缘群体,如移民、妇女、少数族裔、失业人口等,发达国家的贫困治理一般就是针对少数群体来完善其保障制度、增加就业和发展机会。因此,这些国家往往把减贫政策同特殊群体政策联系起来,比如在2015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首脑峰会上,奥巴马在其扶贫主题的讲话中就刻意阐述性别歧视问题;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在报道习近平主席的峰会演讲时,在他演讲提到的一系列问题中,唯独将妇女问题提出来并做出正面报道。可见,对外扶贫报道要有意识地关注妇女儿童、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情况,这更容易引起关注和共鸣。
2.扶贫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议题的联系愈加密切。在气候变化和生态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发达国家和贫困人口是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受害者,他们受制于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而无法脱贫、甚至返贫。2015年,联合国全体成员国通过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以“可持续发展”命名的全球发展纲要,提出的首要目标就是消除贫困。也就是说,要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消除贫困;而要消除贫困,必须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因此,我们在对外报道中,要特别注重挖掘“绿色发展”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引领和作用,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由于中国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关注,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从扶贫角度对这些领域的议题做出解读,比如由我国提出的绿色金融、绿色基建等,提高扶贫议题的国际可见度。
3.国际舆论关注中国的对外援助,但对中国经验鲜少报道。近年来,发达国家陷于经济停滞、气候变化、安全等问题中分身乏术,更凸显中国在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最不发达国家债务和提供减贫、农业、医疗、教育等项目支持方面的巨大贡献。对于中国积极投身对外援助,国际舆论始终关注,但关注点却一直在“钱”而非“道”——不断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却无视中国的国家治理经验,对改革国际治理体系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因此,对外报道中国的国际援助,不能只是通篇“项目”,满眼“数据”,更要立足国家战略和国际局势,积极报道中国的治理经验和实践。这有助于提高中国方案的曝光度,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endprint
三、打通话语体系:将中国议题融入国际话语体系
贫困是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中国的困难、问题绝非自己独有,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要解决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就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沟通,对外报道不能局限在中国独有的话语体系中,要敢于把中国特色的表述同国际社会普遍理解的概念联系、连结起来。
1.寻找中国议题与全球议题的互通性。对外报道要主动结合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他相关议题,因为联合国决议通过的议题得到一百多个国家的共同认可,已经进入各国政治语境而无需更多解释说明,更易为精英阶层的读者理解接受。下图显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目标与“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之间存在共通性。从全球视角来看,我国的精准扶贫是为国际社会实现共同目标做出的实际努力。因此,对外报道要善于利用议题间的互通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国际组织及其文件等说明我国的扶贫成果。我国30多年的扶贫工作對全球减贫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在经济增长、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精准扶贫”实施的几年来,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机构都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对我国扶贫工作比较了解并高度肯定,而且比较积极地传播我国的经验。近两年公开出版的一些国际组织文件也对中国的扶贫工作给予了正面中肯的评价和分析,如2015年7月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共同发布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主动关注这些国际机构的活动,系统梳理、解读和引用它们的相关文件和报告,能大大提高对外报道的可信度。
3.构建中国创新性扶贫话语体系并积极对外传播。构建话语体系同增强国际政治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息息相关的。要想引领国际扶贫事业和引导减贫规则,必须要让世界接受我国的话语体系。自2015年11月正式出台“精准扶贫”的战略以来,我国的主要对外传播媒体一直在积极探索报道方式。仅以“精准”一词的翻译为例,从fixed-point(定点),到targeted-approach(精准的方法),再到precision(精确)、on-target(有目标的)、targeted(有目标的)等等,反映了对外报道人员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从字面到深入的过程,但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的英文媒体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而国外媒体对“精准扶贫”的报道往往忽略其新的特性,只是将其看成是过去扶贫政策的延续。可见,构建并传播“精准扶贫”话语体系的难度非常大,在利用、融入国际话语体系的同时,要坚持对构建我国扶贫话语体系的探索。
(本文为中国外文局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究重点课题“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话语创新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5WWJA01 )
「注释」
①向德平、黄承伟主编:“第七章 中国减贫与发展的新阶段”,《减贫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88页。
②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第五讲 把握好脱贫攻坚的重大关系”,《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7页。
③向德平、黄承伟主编:“第七章 中国减贫与发展的新阶段”,《减贫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第207页。
④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第四讲 贫困标准与脱贫攻坚”《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1页。
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