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

2017-10-21宋平

理财·经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内审独立性审计工作

宋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内部审计在健全组织内部控制,促进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内部审计的质量体现了内部审计的规范程度,最终影响到审计成果的优劣。因此,只有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才能保障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3年颁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第2306号具体准则的解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为了保障内部审计质量而制定的相关的制度、准则和程度等。它要求内部审计严格按照这个程序和方法,促使审计内部审计符合内部审计准则。

二、当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设立不科学。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财务部门,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当前,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内审机构,有的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其管理主要依附于财务部门或纪检部门,这样的体制设置容易造成权责不清,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受到人員编制、经费的制约,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普遍偏少,目前的内部审计部门大多以三到五人居多,甚至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当出现人员不足时,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人员,审计人员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2.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从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由财务人员转岗而来,甚至有些是非财务人员,而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在专业领域知识匮乏。其次,审计人员的开拓创新意识相对较弱,传统财务审计的观念比较浓,认为审计就是查账,习惯于单纯的会计思维,多层次、多视角地透视问题不够,制约了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不愿得罪人”的“鸵鸟心态”,怕得罪领导和同事,怕丢选票,对发现的问题漠然置之,不敢及时报告,不能大胆去监督,形成审计过程流于形式。

3.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明确的目标、作业标准和质量标准,为内部审计的业务规范提供了框架方向。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法规的变化反应普遍滞后,部分业务操作仍参照政府审计或社会审计的流程。另外,要全面保障审计质量,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审计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复核制度、审计考核制度、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有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制度缺乏一定的可行性,责任主体不明确,最终形成一纸空文。有的甚至未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从而形成审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导致行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管理的规范化。

4.审计专业技术手段相对落后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工作方式带来了猛烈的冲击,电子商务的推广和运用,原本的纸质信息改变为电子信息,行政事业单位由原来的手工记账改为计算机记账,有些管理系统由原来的手工模式改为计算机管理,甚至采用局域网管理,而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采用的还是手工记账方法,已不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由于审计人员缺乏知识的更新,面对各种管理软件、不同的数据库时显得力不从心。当前,内部审计主要采用的审计方法有检查、询证、询问、分析性复核等手段,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有关凭证进行检查,属于事后审计。在新的形势下,内部审计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从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到现在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等,仅仅从事后来进行经济事项检查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

1.全面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审计作为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具有独立性。只有审计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与职能。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点保障审计的独立性。第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内审机构。为了能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就要与其他部门相互独立。第二,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不得由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

笔者建议,鉴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部门与人员配置时,可以考虑内部审计委派制。即由上级部门进行委派,一方面可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2.提升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是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保障。正确引导审计人员树立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观念,将每个审计项目当成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在审计实践中锻炼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敏感性和洞察力,鼓励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冲破现有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现代审计空间,通过实践实现人员素质和审计水平的同步提升。

另外,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必须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及时更新和扩展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后续教育、专题培训、讨论交流、联合审计等多种方式,广泛吸收财务会计、管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政策理解水平与综合分析能力,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全面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建设

首先,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深入学习、领会和运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有关的内部审计规定,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以准则来影响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以责任为核心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以组长复核、交叉复核、业务会议集体审定、内部质量检查考评、责任划分与责任追究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将控制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各个环节,把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

其次,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监督考评机制。开展审计项目质量评比制度,在内审机构中广泛开展优秀审计项目、精品审计项目评比等活动,使各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同时,完善内部审计质量问责制,全面规范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责任追究的方式和措施,树立审计质量为先的理念,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开展和完善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4.创新内部审计模式

首先,要树立创新审计精神和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要自觉摒弃那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思想、观念、思路和做法对审计工作的束缚,积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发展状况。不断更新审计知识、方法和手段,推进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必须努力学习和熟悉财税、工程、投资等知识,通过知识更新来提高业务素质,创新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其次,将传统的事后审计改变为事前或事中审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多为事后审计。每年例行的财务收支审计、领导经济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基本都属于事后审计,有的甚至是经济事项发生多年后才接受审计,这样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笔者建议,应将关口前移,把传统的事后审计改为事前或事中审计,当问题和风险出现苗头时就及时介入,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监督、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或上级部门报告,采取必要措施,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更有利于良性发展。(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公安局)

猜你喜欢

内审独立性审计工作
独立品格培养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做最好的自己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