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中的混凝土通病分析

2017-10-21符锋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裂缝防治控制

摘 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勻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论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裂缝问题,阐述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了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并探讨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等问题。希望从设计、施工、使用等多方面加以控制和防治,以期减少因裂缝整治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声誉的损失。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防治;控制

一、裂缝形成原因

1.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不当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比大,含砂率不适当,骨料种类不佳,选用外加剂不当等,这几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有关试验资料显示:用水量不变时,水泥用量每增加10%,混凝土收缩增加5%;水泥用量不变时,用水量每增加10%,混凝土强度降低20%,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降低10%。

2.施工现场养护原因

(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

(2)高空浇注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

(3)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

(4)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对水化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5)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6)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或拆模过早。

(7)现场预应力张拉不当(超张、偏心),引起混凝土张拉裂缝。

3.使用原因

(1)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

(2)使用荷载超负。

(3)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等,引起裂缝。

(4)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

(5)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

二、裂缝的控制措施

1.沉降裂缝预防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回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2.化学反应引起裂缝防止

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三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

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胀裂,此種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沿钢筋的位置出现。通常的预防措施有:一是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二是混凝土级配要良好。三是混凝土浇注要振捣密实。四是钢筋表层涂刷防腐涂料。

3.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4)当然混凝土沉缩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特别是泵送大流态混凝土)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沉实不足,或者骨料下沉,表层浮浆过多,混凝土浇筑后,没有及时抹压实(特别是初凝前的二次拌压),且表面覆盖不及时,受风吹日晒,表面水份散失快,产生干缩,混凝土早期强度又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在施工中采用缓凝型泵送剂,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充分利用外加剂(特别是缓凝剂)的特性,适时增加抹加次数,消除表面裂缝(特别是沉缩裂缝和初期温度裂缝),特别是初凝前的抹压,这对消除表面裂缝是非常有效的。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三、结论

以上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控制在充许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戴烽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对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1).

[2]鲍永宏.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特点及实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6(08).

[3]曾飞.浅谈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与控制[J].广东科技,2006(03)

作者简介:

符锋(1995—),土家族,湖南省湘西永顺人,邵阳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方向:测绘工程。

猜你喜欢

裂缝防治控制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裂缝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