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理论的移动端考研产品市场性分析
2017-10-21于龙浩时文扬程娅萍
于龙浩 时文扬 程娅萍
摘 要:考研一直是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对近些年来国内考研情况,移动端考研产品价格所具有的特殊规律,移动端考研产品的合理定价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展开论述,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定价理论等方法,借助MATLAB及SPSS数据分析软件,建立了移动端考研产品发展的指标体系,移动端考研产品定价理论及定价模型;最后以北京市为例,综合当地经济、社会、考研教育特点等因素,对移动端考研产品的投放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移动端考研产品;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糊评价
一、移动端考研产品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
二、定价理论及影响因素
在移动端考研产品的价值评估中,区间价格模型具备很多优点,适于在产品交易中应用。区间价格模型综合采用了成本法和收益法,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价格协商的基础,有利于移动端考研产品的成交。移动端考研产品区间价格模型评估法采用了组合评估模型的优点,使其较符合技术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对定性指标量化时,心理学家G.A.Mi11er提出某属性区别等级一般应在5级至9级之间。Bi与Yi定性指标的量化采用的是5级评分表。由于移动端考研产品价值具有形成过程的创造性以及价值转化过程的风险性等特征,因此影响移动端考研产品转让价值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移动端考研产品自身状况
移动端考研产品自身状况是影响其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成本构成、技术成熟度、技术经济寿命、技术资产的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技术资产的生命周期等。其中不能通过区间价格模型所体现的指标,需要在α评价指标体系中作为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如技术资产所处的生命周期。
(二)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法律状态和国家政策。移动端考研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会对其转让的价格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技术的垄断性。法律状态是指一项技术资产是否申请了专利,能不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以及某个地区的法律是否健全,对技术资产的保护是否有力。国家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家会对具有重要社会效益的技术资产投资大力支持和提供优惠的政策等。这些都对移动端考研产品的转让价格有重大影响。
(三)消费者自身情况
消费者自身情况主要包括消费者家庭状况,自身经济情况等因素。消费者自身经济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移动端考研产品的定价。
三、可行性理论分析与应用
产品在进行设计、使用、应用时都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社会文化水平情况、不同的考研教育问题等因素的限制。而产品投放的可行性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社会文化水平情况、不同的考研教育问题这些冲突进行求解,来缩小解空间达到理想解,最终达到产品投放可行性的目的。根据影响移动端考研产品投放的考生自身原因、就业形势、移动端本身优点三大要素结合的解空间,与三大当地影响因素结合就是移动端产品投放可行性的可行性理论子模型。由此可行性子模型,可以在产品投放中的一般解空间集合中得出产品投放的理想解。从而达到产品投放的可行性。
可行性理论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共有196所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学,其中一本(211工程)大学有29所,二本大学有67所,三本大學有7所,高职专科(大专)有33所。将第一问中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的运算,将问题进行数字化描述:
移动端费用率法:指移动端所需费用与PC端所需费用之比。
移动端费用率=移动端所需费用增加率/PC端所需费用增加率×100%。
研究生就业率比率法:研究生就业百分比与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百分比之比。
研究生就业率比率=研究生就业率/大学应届生就业率×100%。
移动端学习利用率比率法:指利用移动端学习和PC端学习的百分比之比。
移动端学习利用率比率=移动端学习利用率/PC端学习利用率×100%。
经研究发现当地经济发达,移动端费用率为正;社会竞争压力大;研究生就业率比率为正;考研教育影響范围广、影响力大,移动端学习利用率比率为正。由这三个为正的数值可以得出移动端考研产品在当地的销售是可观的,由这三个数值中的最大值更可以表现出移动端考研产品投放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梁莱散等.技术资产区间价格模型评估值确定方法及其改进[J].科学研究,2005(6):383-387.
[2]陈浪南,屈文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4):26-34.
[3]杨忠直等.技术选择的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7(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