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林纾,曾宗巩翻译之《海外轩渠录》

2017-10-21耿雪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描写翻译

摘 要:按照茅盾先生的观点,文学翻译,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一个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林纾和曾宗巩,合译的《海外轩渠录》,(今译为《格列佛游记》),是英国十八世纪作家司威佛特的创作的一部粉刺小说,同时也是世界讽刺经典之一。译者对人物语言,内心活动,景物描写等翻译的处理并不拘泥于原文;虽通篇应用文言文,但却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准确的再现出来,并表达了原作中假借于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等所见所闻,对本国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这一主题。本文试图分从几个不同方面讨论林纾的翻译之《海外轩渠录》。

关键词:翻译;描写

一、從解题及译者看其翻译

《海外轩渠录》的编者将解题放置于译文的开篇,不难看出它对整个译作起到总领开篇的作用。指出,英国十八世界散文家乔那珊·司威佛特“对时政之腐败,学术思想之保守,批判不遗余力。”其晚年所著的《格列佛游记》表面“荒诞不经”,“实则皆所以讽刺其祖国,成为一代讽刺经典”。此书于1872年传入中国,1906年由林纾等人翻译出版。

而译者林纾本人却是集新旧于一身的。“林纾虽然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方面对近代思想的影响甚大,但说到底,它还是一个传统的封建文人,它的思想还是封建式的。”①辛亥革命前,林纾积极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辛亥革命以后,林纾对清王朝丧失了信心,在很多问题上坚持封建传统思想。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林纾选择和曾宗巩合译《格列佛游记》,与其自身所坚持的封建传统和不主张西学的思想,是矛盾的。②

从语言形式上讲,林纾翻译的《海外轩渠录》通篇采用的是文言文,这与林纾本人反对白话文运动,坚持封建思想是一致的。“林纾为翻译外国小说,替古文寻找出一条新的道路,有人甚至说他为古文延续了三十年的寿命。”③林纾作为古文家,对古文的掌握是非常扎实的。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写道:“最近,偶尔翻开译本林译小说,出乎意外,它居然还没有丧失吸引力。我不但把它看完,并且接二连三,重温了大部分的林译,发现许多都值得重读。”由此可见,林纾的翻译,按照茅盾所说的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准确的再现出来,把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了。”

二、从译者序及章节名的处理看林纾的翻译

林纾在《海外轩渠录》的译者序中很明确的指出了原作本身是一部讽刺社会时政的经典小说,小说本身是表明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现实的讽刺。“葛利佛侘憏孤愤,拓为奇想,以讽宗国。言小人者,刺执政也。试观论利里北达事咸历历斥其弊端。”

同时,林纾也在译者序中虽没有明确指出他的翻译目的;但表明和此小说一样的“悲哀”,“卒兴”在别的地方依然存在。“屈原之悲,宁独葛氏?葛氏痛斥英国,而英国卒兴。而后人抱屈原之悲者,果见楚之以三户亡秦乎?则不敢知矣。”从这里可以看出,林纾有借翻译此小说,感慨自己当时情境的成分。林纾本人的翻译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对清政府信任转变为彻底丧失信心,而这时处在还未完全转变的阶段。④译者选择翻译此讽刺小说的意图是否在于借此讽刺当时清正府,表达自己对政府的不满,不能完全确定。但翻译必然与其时代背景有很大程度的联系。

从章节标题的翻译上来看,译者用文言文的形式,简明准确的再现了原作的内容和形式。

原文:Gullivers Travels

PART I. A VOYAGE TO LILLIPUT

CHAPTER I. The author giveth some Account of himself and Family: His first Inducements to travel. He is shipwreckd, and swims for his Life: Gets safe on shoar in the Country of Lilliput: Is made a Prisoner, and carryd up the Country.

林译文:第一章记苗黎葛利佛至利里北达

第一节葛利佛叙其生世述其行踪碎舟于礁得生至岸及利里北达见囚于土人⑤

将译文与原作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将“Gulliver”音译成了“葛利佛”,并且在其名字前加了“苗黎”二字。这是很本土化得表现,使译作马上至于中国文化之中。而小人国(Lilliput)也并没有被意译;同样被音译为“利里北达”。音译使原来得特有得名称听起来更接近于中文,给读者的感觉更加的亲近,易于广泛流传。⑥

而林纾用文言文对每一节节名的翻译,简明贴切。以第一节为例,与原文相比,译文从字数上来看少于原文,但意思更加具体明确;从形式上讲,按照文言的要求和习惯,简洁明了。整个小说的章节名称翻译都是如此。严格按照文言要求再现了原作的内容和形式。

三、对叙述者身份及人物内心描写的翻译

原文:MY FATHER had a small Estate in Nottinghamshire; I was the Third of five Sons. He sent me to Emanuel-College in Cambridge, at Fourteen Years old, where I resided three Years, and applied my self close to my studies.

林译文:葛利佛曰:余父居英之纳汀穹,微有居积,余其叔子也。少壮纳于肯布勒伊孟纽学堂中肄业,则年十四耳。

从译文与原作的比较可以看出,译者在译文中将原作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而第三人称叙述多用于讲故事等。这就使读者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整个小说的发展,更容易读者了解情节的发展。

另外,译者将特定的地名,学校名称等,均按照音译的方式翻译,便于讀者按照中文的理解。在句子结构上,译者并没有完全按照原作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按照文言的习惯,将一些句子重新排列顺序,方便读者的理解。对少数不重要的信息,译者也有删节。比如原作中的:“I was the Third of the five sons.”译文中就进行了删节。

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对于小说人物的刻画是至关重要的。但本小说人物语言非常稀少。大部分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对人物心里的描写和刻画。比如:

原文:I answered in a few words, but in the most submissive Manner, lifting up my left hand and both my eyes to the sun, as calling him for a Witness; and being almost famished with hunger, having not eaten a Morsel for some Hours before I left the Ship, I found the Demands of Nature so strong upon me, that I could not forbear showing my Impatience by putting my Finger frequently on my Mouth, to signify that I wanted Food.

林譯文:乃举余左手指天,示引天为证。且示以饥饿之意,余胃火大炽,饥不能忍。而外象所呈,实不能自制。虽示饥于人,于主客之礼未恰,顾已无如之何。但时时以手指口,作乞食态。

对于描写小说主人公饥饿的这一段,译者形象的翻译,细致的刻画楚了原作的内容何形式。“示引天为证”刚好将西方传统中的“上帝”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天”相互达成一致。“以手指口”等,也非常的形象具体。

四、结语

按照茅盾所说:“要将一个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这当然是相当困难的,需要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除信,达外,还要有文采。这样地翻译既需要译者地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面貌。这是对文学翻译的最高要求。”⑦林纾与曾宗巩合作翻译的《海外轩渠录》,通过对文言文的准确应用和把握,再现了原作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1》(1840~1919)上海书店出版,1990年10月版

[2]曾宪辉主编.《福建近代名人传记丛书——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3]冯奇编著.《林纾》,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6月

[4]孔庆茂著,《林纾传》,团结出版社,1998年2月

[5]刘苾庆著,《文化翻译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6]《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办社,1984年6月

注释:

①见陈来胜主编.《中国文化巨人丛书——林纾传》,第五章(121页),团结出版社,1998年2月版

②参见同上.(122-133页)

③选自:同上.(第124页)

④参见曾宪辉编.《福建近代名人传记丛书——林纾》,第三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版

⑤选自: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1》(1840~1919),上海书店出版,1990年10月版

⑥参见:中国翻译工作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主编,《翻译研究论文集》,金绍禹的《文学翻译漫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⑦参见:同上

作者簡介:

耿雪(1983—),女,山西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学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口译。

猜你喜欢

描写翻译
金仁顺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尤袤诗作遴选赏析
关注细节,成就语文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