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培养健康的心态做起
2017-10-21陈兆明
陈兆明
【摘要】我们的教育永远在路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教育的不光是孩子的文化成绩,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成人,那么在小学阶段抓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重中之重,必须要持以重手来抓的一项的教育工程。
【关键词】心理健康;培养;习惯;心态
在鱼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钓住了鱼。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也是一样的理念,不要说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只不过你教出来的結果可能暂时是有收获的。我们的教育永远在路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教育的不光是孩子的文化成绩,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成人,那么在小学阶段抓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重中之重,必须要持以重手来抓的一项的教育工程。
心理健康的教育其实也是一种习惯养成教育,健康积极的心理就是一种习惯,可以通过潜化出来的习惯的模式来培养与形成一种品行。小学生没有更多的自主意识,没有太好的自控心理,于是健康积极的心理,从一开始,并不会成为他们的习惯,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面对事情,他们并没有明显的对错认识。因此我们要从孩子入学的时候就开始去做这方面的教育。
一、好心态会成为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落后学生前进的动力
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做生活的强者,首先要敢想。敢想就是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要有所追求。不自信的人往往是不敢想的,连想都不敢想,当然谈不上什么成功了。
我们每个班级中也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一些称之为后进生的孩子。主要是他们长期生活在逆境之中,受到的挫折比较多,因此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把握,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他们学不好功课,做不好事情,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这个能力,而是缺少自信心所致。因此,作为我们老师,重要的便是首先培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我们应该鼓励性的告诉他们,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世界除了你之外,没有第二个你了,因此你要把这个独一无二的你发挥到最最棒的状态。
二、健康的心态足以让学生多能展现自己、从而推动自己的不断成长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孩子,可以不是最出众的,但一定要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就如同孔雀总是乐于展示它的美丽一样。让孩子学会表现自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是长大后学会自力更生、生存的需要。我教过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在教这个班刚认识这位同学时,她很懦弱,怕怕的样子,不敢于表达自己,于是我从侧面了解到这个孩子歌唱的非常好听,因此我便让她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演出,在平时的训练中我细心的指导她,后来的演出中效果相当地好,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后,她后来便成了非常爱唱歌的孩子。随着这个方面受到学生们的羡慕,他的功课学习也找到了自信,课堂上也爱举手发言了,成绩也慢慢地由差变好了。
三、健康的心态会成为学习路上成功的基石
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因此,我们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多与孩子谈心,多从心理健康的层面去教育孩子。
辅以孩子健康的心态,亦要让孩子以此养成健康的学习方式:
(一)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地完成作业,既是方法,也是一种态度
培养孩子独立性地做作业,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与思考获取知识,促进自己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与独立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我们就要对学生指导到每个细节,比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留些基本题目,能简单达到教材要求就行了,这样他们看到自己的作业本上一个红红的“优”字时,他们自然就期望自己的下一次作业也是“优”,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便能为以后的学习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及时地纠正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即使改变来得慢,但也是积累
学生做错题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他们的普遍性毛病之一就是不爱改错题。这其实也有孩子的心理上的潜在抵触,他们会觉得枯燥与厌烦,更会不愿意面对老师可能的训斥。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有心理教育方面的预案,想到怎么样更好地让学生接受自己,也就会接受了学生。老师呢,就要与他们谈谈心,然后再针对性的及时地当面面批,让他们能不排斥老师又能及时地补改,既能让他们记住自己的错误的原因,又能使师生的关系增加亲近。
(三)心理健康会让孩子心理无负担,从而课堂上更专心
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主要是体现在课堂上的专心听讲。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是一个方面。而对学生的平时健康教育则是深层次的,要对每个学生关爱,解决发现的一些情绪上的波动,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一些遇到问题的学生,及时疏导。
总之,只要教师有健康意识、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多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上下功夫,借以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汲取前人的精神财富充实心理世界,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容纳他人、融入集体、适应环境、做一个健康乐学的人——目的也就达成了。
参考文献:
[1]龙柒.让孩子赢在心态上[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