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
2017-10-21邓秀英
邓秀英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依据,从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维转变意识、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思维转变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与探讨,进一步构建小学数学“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有效学习;趣味性
小学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积极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数学和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相比较,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思维性,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素质教育的提出,引起诸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各所学校已经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起来,培养学生思维转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并且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1]。同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易于感兴趣的事物,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数学教师因结合学生性格爱好与行为习惯产生的差异性,在课堂中选取学生熟知的事物,缩小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鼓励班级内所有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时、分、秒》时,因钟表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并且存在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所以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好一块手表,做好课堂开展的准备阶段。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手表中三个针的特点与变化情况,并向学生介绍三个针的名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问:手表中三个针怎样转动?在秒针转动多少次时分针会转动一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树立学生观察事物意识,激發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维转变意识
小学为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应以学生思维转变能力为目标,利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先进教育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播放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不断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与研究,激发学生思维转变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可能性》时,因可能性为一个比较笼统的词语,学生在学习期间往往找不到学习重点,教师可以提前利用网络制作可能性投掷硬币的课件,借助实时投影教育技术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直观感受,赋予数学课堂趣味化,将较为抽象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将硬币投掷空中,落到地面时哪个图案会朝上,哪个图案朝下?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将可能性导入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激发学生思维的转变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思维转变能力
为了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动”起来,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关联,由生活中的某一个情境触动学生心灵,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转变。同时,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世界的奥秘,推动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打造出具有生动性与趣味性的课堂,首先向学生讲述小朋友吃西瓜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怎样将一块西瓜平均分为5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西瓜数量怎样表示,进而引出教学主题[2]。同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与讨论,促使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在每组中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并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扩展数学视野。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不仅可以树立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动力,还能够增加与其他的交流机会,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凸显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课让学生“动”起来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期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新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顾艳红.“数形结合”让小学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考试周刊,2015(62):75.
[2]孙立娟.让小学数学课堂灵动起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