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谈陶行知教我们做好教师

2017-10-21曹晓翠

新智慧·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幸福陶行知

曹晓翠

【摘要】当下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否幸福?答案是:很多学校的老师并不幸福。本文从陶行知教我们做好教师谈起,分析了教师不幸福的几个原因,然后提出了做一个幸福教师的几点建议。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愿我们的老师加强学习,都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关键词】幸福;陶行知;好教师

一、当前学校教育中教师感到不幸福的根源

(一)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

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以教学为中心”成了各中小学最响亮的口号;中考和高考的升学成绩,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教师的生命线。“成绩是生命”、“考试才是硬道理”成了学校最为响亮的“理论”,在这种理论面前,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学生成了一部部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学习成了学生唯一的生活内容,分数成了学生唯一的荣耀和耻辱。教育与生活严重脱节。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隔离

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而生活教育中,他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然而,目前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不少学校只希望学生一头扎进书堆里,少管“闲事”。有的学校甚至提倡“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攻读教科书”。长期的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行道”,使学生成了笼中之鸟,即使有一天打开笼门,他们也没有胆量和能力展翅翱翔。学校与社会严重隔离。

(三)学校与学生家长双重压力

今天的教育界,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教学为中心”,成了各中小学最响亮的口号;中考和高考的升学成绩,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教师的生命線,“考试才是硬道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老师的命根”,在巨大的考试压力面前,教师和学生只能大搞题海战术,于是,教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

于是乎考核制度促使教师积极挤占学生时间,多布置作业;促使教师加班加点,努力把自己教的班的成绩排在前几名。因为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是学校之间开展“生源大战”的法宝、是教师生存的生命线。在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口号中,我们的教师不得不冒着“专家”、“学者”的批评,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而干着应试教育的勾当。

二、如何做一位幸福的教师

(一)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1.把自己从事的职业看作是事业。

陶行知曾经说,教师要有“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他说的“大事”指的是“教育救国”。是通过革新旧教育、死教育来建设新教育、活教育,培养合格的国民和能为劳苦大众服务的 “真人”,改造旧社会,建设民主国家。陶先生认为:“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为实现这个宏伟的理想,陶行知先生毕生奋斗,呕心沥血,无私无畏,贡献了个人的财产、智慧,甚至生命。

2.把自己所教的学生看作是希望

把学生看作希望,我们会去爱每一位学生。陶行知曾经说: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从他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悟出很多“真爱”学生的启迪。老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是老师选择适合的内容、运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在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进行真诚的满腔热情的教育、引导和帮助。

3.把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看作是享受

教师职业虽苦虽累,但它的快乐也是其他职业所无法体会的。和孩子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热情和纯真,那种快乐的感觉,常常会包围我们整个的心灵。有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肯俯下身子,我们就会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二)幸福的教师会有大境界大视野

1.要有“学做真人”的表率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教人更是律己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教师教学生“求真”,必自己先学做“真人”。陶先生认为,“真人”是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的人,是坚持真实、坚持务实的人。陶先生一生“求真”,为他的学生,也为我们现在的教师,树立了一个大写的“真人”典范。

2.要“做智慧型”的教师

教师由教书匠向智慧型研究型教师的跨越。教育改革的神话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整体优化。应该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做学生和自身成长的精神守护者,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全面自由成长,走向智慧教育。

3.应加强学习提高幸福感

教师可以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提升自己。比如要求自己每周在学校阅览室自觉读书两个小时,每周写出一篇教学反思或者读书笔记、教育随想、随笔,时间长了,自己的幸福感也就逐渐提高了。

三、结语

幸福的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上,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厉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并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世杰,马多秀.教师教育幸福感的提升路径[J].教育评论,2012(05).

[2]王文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几个问题[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03).

猜你喜欢

幸福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为了“幸福”的母亲
陶行知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