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础训练对于提升舞蹈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2017-10-21常睿

新智慧·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创造能力要素

常睿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一般是由身体伴着音乐来完成各种或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它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任何一门艺术创造能力的提升均与基础训练脱不开关系,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亦是如此。本文试分析舞蹈基础训练的要素,以及舞蹈基础训练对于提升舞蹈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能为从事舞蹈教学的人员或舞蹈表演人员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基础训练;舞蹈;创造能力;要素;重要性

一、舞蹈基础训练的要素

第一,柔韧性。就人体的关节活动幅度大小而言,柔韧性好的人身段优雅而美观,不僵不板。一个柔韧性差的舞蹈者,腿抬不高,腰下不去,动作就会显得笨拙僵硬,难以做到柔和、文静。可以通过压腿、压垮、下腿、下腰等基础训练来培养舞蹈的韧性,以形成优雅的舞姿。

第二,力量。舞蹈者所需要的力量就是肌肉的“速度力量”、弹跳力和控制力等。它们是在肌肉收缩或张力增加时所产生的一种能力。如腿部肌肉力量差的人,舞姿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美感,感情也无法通过造型而自由地表现出来。可以通过蹲或控制、大踢腿、转、擦地、腰或翻身等基础训练来增强肌肉的力量,使得舞蹈动作充满气力。

第三,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是指舞蹈中肌肉拉紧保持平衡的控制力,并保证舞姿形成的固定的力。稳定性是指在舞蹈表演中調整、控制和恢复人体平衡与稳定的能力。可以通过局部组合训练,比如手关节的训练--转指,培养四肢协调能力,以形成自由运用手、眼、步、身各种动作的舞蹈能力。

第四,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指一个人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灵活性是指一个人能够迅速改变身体或肢体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舞蹈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舞蹈作品的情感和意志,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舞蹈的协调性在舞蹈感觉有着重要的地位,舞蹈的协调性是学生学习舞蹈动作的入门,又是学生舞动身体的基础。可以通过劈腿跳、踢后退、(双手/单手)转腰组合、划圈等基础训练,来提高舞蹈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舞蹈美的表现力。

二、舞蹈基础训练对于提升舞蹈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以其掌握的舞蹈动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舞蹈形象,是舞蹈演员对舞蹈编排艺术构思的创造性舞台体现。舞蹈演员应具备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创造性和表现力。而这一切均离不开舞蹈的基础训练,只有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有可能提升舞蹈的创造能力,表现出舞蹈的精髓与灵魂。

(一)形成良好舞蹈素质的最基本前提

舞蹈的基础训练对于每一个舞蹈表演者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就算是世界级别的舞蹈大师在表演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的动作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会有些微的变化。但就算只是这样一点的调整也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大师们简单的舞步却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跟他们十几年如一日重视基础训练,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次身体的摇摆,每一次随着音乐随心所欲地翩翩起舞,都需要精确的控制,都需要用到最简单的舞步跟上节奏,演绎舞蹈的灵魂。因此,舞蹈的基础训练无疑是形成良好舞蹈素质的前提条件,这也是舞蹈表演着能够跳出优美而又生命力的舞步的重要要求之一。

(二)强化身体韵律和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

每一个舞蹈表演者都要经历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在基本功的训练中获得超人的技术技能,从而保持和表现舞蹈艺术的生命。舞蹈的基础训练能够让一个人的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无休止的变化状态之中,锻炼腿部、肩部等身体部位的肌肉力量,增强身体的柔软度、开度和身体、手、头的配合和动作的协调性。通过基础训练,还能让一个人达到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感,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舞蹈的创造能力,让身体韵律和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出舞蹈本身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高水准的舞蹈艺术所应具备的。

(三)形成舞蹈气质与舞蹈姿态的关键

基础训练是一个人提升自己舞蹈功力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人形成舞蹈气质与舞蹈姿态的关键。刚刚接触和学习舞蹈的学生,常常会缺乏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柔韧度、力量、稳定性和协调性等,舞姿看起来比较松懈、呆滞、不协调、僵硬,毫无舞蹈气质可言,这对于一个舞蹈表演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此,不论是舞蹈教学者还是舞蹈学习者必须要重视起舞蹈的基础训练,只有通过系统而专业的训练,才能克服身体自然状态下的各种弊病,锻炼肢体的柔韧性,自由地控制身体每个部位的各种开度和力度,跳出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舞姿,令人赞叹不已。

三、结语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逐渐广泛被大家接受。作为一种美好的艺术形式,舞蹈不仅体现了人体的美学特点,还融入情感于其中,将一切美好的或悲伤的情感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观看者也被其感染。艺术创造能力的两大组成部分即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它是人们以高级的心理活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观察能力去创造、设计或研究某种事物为目标的活动,对于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量变是达到质变的前提,舞蹈训练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无论是舞蹈教学者还是舞蹈学习者,都要经过系统、专业而漫长的基础训练,才能成为真正有水平的舞蹈表演者,才可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和美感的舞姿。

参考文献:

[1]袁晶晶.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协调性[J].北方音乐,2016(24).

[2]周轶瑾.浅谈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J].大众文艺,2015(19).

[3]陈芳.舞蹈基训课教学中科学训练方法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作者简介:张帆(1968-),男,河南信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文教学教研。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创造能力要素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