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水利与水文科学分析
2017-10-21方文彬顾志伟刘关顺
方文彬 顾志伟 刘关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现阶段,工程水利逐渐向资源水利发生转变,这也是治水理念的重大变革。文中从水的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属性方向进行分析,将人类面临的治水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与此同时,将资源水利产生的背景以及必然性进行充分的分析,使得明确水文科学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理论。基于此,本文就资源水利与水文科学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资源水利;水文科学;研究与分析
在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有了突出的成绩。在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发展模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正朝着资源水利的方向迈进,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
(一)水的自然属性
(1)水能够凭借大气的运动、蒸发、降水的过程中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合形成地球系统,并且能够进行无限循环的运动,这也是水文循环。形成水文循环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的辐射以及地球的引力,也是因为水发生固、液、气三种状态,并且进行相互转换而形成的。但是在地球中,水的总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随着时空以及空间的分布情况有所差异,也有可能会出现洪水过着干旱的问题。
(2)水也是良好的溶剂,在实际的实验生产中,很多物质都能够与水发生反应,而水流是重要的载体,在坡面土壤侵蚀以及搬运、水污染物质的扩散等都是在水流的作用下来实现和完成的。若是没有水流,也就不可能出现坡面的土壤流失、河道沖淤以及水污染扩散的变化。
(3)水具有一定的势能、动能和化学能等功效,这也是水发生流动、物质的溶解以及其他物质的动力而形成的。若是将水的能量充分的集中在一起,就能够形成可再生是清洁能源,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水能。
(二)水的社会属性
(1)众所周知,水是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地球系统有效运行的血液,而水文循环就是地球系统运行中的血液循环。水文循环能够更好的促进时空分布使得地球中拥有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2)水分的缺失极有可能导致旱灾或者水荒的现象发生,而水分过多也导致了洪涝以及水害的问题出现;水污染使得环境逐渐走向恶化,使得人们对水资源的需要与水的自然属性逐渐出现严重的不协调。
(3)在现阶段科技的迅速发展中,水资源能够再生,但是其具有时空的变化。所以,人们在进行水资源利用和开发中就需要一定的特定条件来满足,这也是水资源价值的真正体现,也是其价值规律存在的关键原因。
(4)水资源若是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争水、排洪等现象出现,使得各个区域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逐渐深化,逐渐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資源水利产生的背景分析
(1)根据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人口稀少、经济不够达到的原始社会,科技也比较落后,人们居住的区域大多都是沿河地区,在干旱少雨的区域内,几乎就没有人居住。水也曾经被人们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干旱缺失水资源也不被人们所重视。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水资源才有所认知,但是已经对洪水带来的伤害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古代大禹治水,也就是最原始的水利工程项目。
(2)根据我国治水的经验来分析,在我国刚成立的初期,生产力以及对水资源开发的水平都有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比较重视,对水有什么样的要求,就进行什么程度的开发,这也将我国水资源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也在生产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将水资源的问题有效合理的解决。根据现实的情况来讲,洪涝干旱、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仍旧十分严峻,这种状况下使得人们对治水的理念有了全新的思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水文科学是资源水利的理论基础
水文科学具有地球物理学科以及水利科学的性质,作为地球物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言,主要研究的是水存在分布、运动以及循环的变化规律等特征,将水的物理以及化学特性、水圈与大气圈、岩石圈之间关系分析确切。而作为水利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分析的是对水资源的形成、时空的分布情况、如何治理、开发、保护等,在此基础上,对水利工程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水利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合理的分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和人口也在持续上升,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了水资源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制约,强化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解决措施。所以,怎样才能够合理的保护水资源,将水污染问题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已经成为人们时关注的重点,也摆在了水文科学的面前,使得水文科学的环境逐渐向水文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的属性、资源水利产生的背景以及水文科学的实际意义的分析能够看出,水文科学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水资源的问题上,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点,也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希望水资源的问题能够得到改善,并得到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郭志博,周书秒.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
[2]唐建.探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J].经营管理者,2015(08).
[3]李勇.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发展分析[J].科技风,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