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职药品企业管理的创新课程设计

2017-10-21朱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药学课程设计新课标

朱玉

【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标理念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形式,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就业的重要形式。因此,高职院校的新课标改革更显得尤为重要。药学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肩负着未来在各种医院诊所、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发挥技术所长,促进药学发展的重任。特别是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逐步严峻,高职院校必须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实操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药学专业学生学习药品企业管理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根据当前社会紧缺的药学类复合人才的需求,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教学方法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分析药品企业管理教学的创新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药品企业管理;药学;课程设计

我国历来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教育部2015年数据统计,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大1300多所,在校学生1000多万人。这巨大的人才储备为我国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药学专业学生很大一部分毕业后走向药品企业,负责管理、开发、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了能让学生们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必须对药品企业管理课程进行革新,使之能适应当前药品企业发展形势。

1课程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宗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应该具有全面熟练的职业技能、较高的职业素质。而在药学领域,学生毕业后往往会从事医药企业领域的各个方面,所用到的知识也繁杂众多。因此,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医药企业管理技能和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管理,是制定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与其他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不同的是,药品企业管理课程是药学和管理学交叉而成的产物,课程将着重培养熟悉中医药基础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和医药商品基本知识,对医药商品经营的组织协调和计划管理能力,能對医药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能独立从事医药商品营销谈判和处理医药企业公共关系的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设定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创新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策略

2.1课程定位

药品企业管理课程的设定是以培养药企基层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重基层综合管理技能一般是指在药企的生产车间生产队伍中的队长、班组长为代表的,既了解熟悉生产一线工作内容,又负责管理企业员工安全、按规定生产的综合技能。这种定位与普通药学课程定位有显著不同,这种定位既不同于以高层管理、制定企业宏观发展方向和策略的高层综合管理,又区别于以科研化、专业化为特点的企业技术研发、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等专业职业技能。

2.2课程框架设计

理论知识模块主要采用老师授课模式,利用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结合当前药品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传授医药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医药企业基层管理知识等。实践操作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由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实训管理委员会,为学生提供药品企业采购、生产、运输、营销等一线工作现场,让学生深入实践学习。第二种方式是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实践操作。学校内部实验室、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中小型、短期实践活动的场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迅速转变成实践应用知识。

2.3课程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制方面,讲究“先进”与“实用”相结合。第一方面,讲究先进。内容制定一定要抛弃传统的守旧的教学知识,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结合。在编制过程中,与医药企业科研人员、一线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合作,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向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优势的兄弟学校汲取经验教训,合作探究制定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让学生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能用得上用的对的知识。第二方面,讲究实用。在内容制定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能力,对难度较大、层面较高的科研类知识减少涉及,多增加能够培养学生一线实践能力的经典案例。案例选择要选取以当前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为原型的案例。案例内容上要注意知识覆盖面要广,尽量设计多种医药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一个案例可以学习吸收多种药学企业在发展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一线生产过程中的重点,让学生在案例中不断增加知识和实际的融合,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为以后从事实际药企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策略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传统落后,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为了提高《药品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式授课方式,采取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的方法体系。

3.1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去学习《药品企业管理》课程,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和药学专业的主业关系不大,因此对本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对本课程所设计的教学领域、应用方向和发展前景做一个介绍,让学生意识到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以及课程对于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帮助。通过介绍将重新构建学生对于学科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对学生介绍课程的内容、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3.2理论知识与经典案例相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单纯学习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肯定难以提高兴趣和学习质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改变以教材理论知识为教学中心的模式,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模式。在课堂上主要讲解分析案例,将知识穿插在案例中,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案例、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向注重分析能力转化。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理论知识与经典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实际能力有重要作用。

3.3双向交流,开放式教学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一言堂式教学,老师讲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至于学生挺没听懂,很大情况下老师很难及时掌握。往往只有等到最后的考试,才能从成绩上反应出来。而往往这时候,课程已经结束,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解决,只有囫囵吞枣,糊弄而过。为了改变这种问题,必须采用双向交流,开放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双向交流,开放式教学是指打破课堂教师学生两极分化,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中心的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辅助的新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的身份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习辅助者。老师负责通过布置案例资料、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引导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研究学习。同时,老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

4创新课程评价体系策略

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从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对于理论知识方面,课程评价不只靠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加强课堂评价和中期评价。可以采用考试成绩加课堂反馈加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采用个人自评、学生互评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改变学生过去处于被评价的地位,给予学生自我审视、主动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机会。这种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能够综合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既能科学的体现出学生真实水平又能培养学生评价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对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采用开放式评价,不必设定固定的标准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独立见解和观点,只要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就应当给予学生较高的评价。对于实际应用技能方面,可以采用课堂评价和实训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在校内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有老师和同学对于学生的操作表现进行评价,及时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注意的重点。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时,有基地负责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评价,在平常实训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技能、弥补不足,并在實训结束后形成对学生整个实训过程的总体评价。

5总结

随着,课程改革创新正在新课标理念下蓬勃发展,不少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都设立了药品企业管理课程。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药品企业管理课程的发展还任重道远,需要高职教育者本着传授学生有用知识的原则,结合当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鼓励评价,为学生在工作后能够快速成长为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做出更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徐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

[2]严振,张健泓,汪小根,王毓,王金香,邬瑞斌,康大力.高职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制药类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7):92-96.

[3]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陈千诰.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药房,2017,28(09):1281-1284.

猜你喜欢

药学课程设计新课标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