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流行趋势分析

2017-10-21孙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7期

孙伟

[摘要] 目的 对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今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该站所接诊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240例,借助血清学检查,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统计分析工作,以(P<0.05)作为统计学标准。结果 布鲁氏杆菌病呈逐年增高趋势,夏季以及秋季为布鲁氏杆菌病的高发期,年龄主要集中在55岁左右。男女患者性别比例3:1,男性患者占大多数。有波状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2 d,无波状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均为1:100++及以上。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阴性小球杆菌,生长较为缓慢,在培养基上培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现象,并发症肝损伤最多。结论 现阶段布鲁氏杆菌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没有特效药,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检测。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流行趋势;波状热

[中图分类号] R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6(b)-0025-02

布鲁氏杆菌病是机体受到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而患上的乙类传染病,人畜都会被感染。主要的传染源为患布病的牛、羊、猪等动物,当人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与患病动物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时,会受到布鲁氏杆菌的感染,比如接触动物的排泄物、皮毛、肉制品、飞沫、尘埃等。我国2014年布鲁氏杆菌病有接近6万例,发病率持续上升,现阶段的疫情主要表现出范围扩大、病例增多、暴发点增多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1]。现阶段布鲁氏杆菌病发病人数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每年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另外还存在范围扩大的特点,现阶段已经涉及到全国上千县区。布鲁氏菌能够入侵至全身各个器官,引发器官的病变,阻碍器官功能的发挥,同时该病情有着反复发作的特点,对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该站所接诊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240例,其中男性患者17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为3~75岁,平均年龄(42.3±5.2)岁。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1.2 诊断方法

血清凝集试验:取小试管10支,第1管加入生理盐水0.45 mL,再加入0.05 mL诊断血清混匀,其余各管均加生理盐水0.25 mL,然后从第1管中吸出0.25 mL加入第2管中,混匀后再吸出0.25 mL加入第3管,依次类推至第9管,从第9管吸出0.25 mL弃去,第l0管不加抗血清为对照管。每管加待检菌菌液0.25 mL,充分震荡混匀后,置37℃水箱浴中4 h,再置4℃中过夜。结果判断:以血清最高稀释度达到(++)凝集者(管内液体澄清,部分凝集块沉于管底)为该菌的凝集效价。若此效价所用原诊断血清效价一半以上者为阳性。另外,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多汗、乏力、疼痛等体征。

1.3 统计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4年9月—2016年2月该站所接诊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240例,呈逐年增高趋势,夏季以及秋季为布鲁氏杆菌病的高发期,年龄主要集中在55岁左右。男女患者性别比例3:1,男性患者占大多数。有波状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2 d,无波状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均为1:100++以上。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情况,见表1。

3 结论

布鲁氏菌病,其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具有无荚膜、触酶、氧化酶阳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对硝酸盐,进行还原,可以在细胞内进行寄生,多存活于家畜的体内。其菌属主要有6种:牛种布氏杆菌、羊种布氏杆菌、猪种布氏杆菌、犬种布氏杆菌、沙林鼠种布氏杆菌、绵阳附睾种布氏杆菌。其中,绵羊、牛、狗、猪布氏杆菌,容易导致人体感染该病菌。其致病机制,主要是病菌,通过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进入到人体内,之后伴随着淋巴液,进入到淋巴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如果吞噬细胞,没能将病菌杀灭,那么病菌就会在人体内进行繁殖,最后导致患者产生局部的病变,这个时期便可以称之为潜伏期。潜伏期过后,治病病菌在人体内大量的潜伏繁殖,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导致吞噬細胞发生破裂,导致大量的致病菌全面进入淋巴和血液之中,通过人体的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中,细菌又会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隨之将其带入人体的各个器官之后,形成了人体多部位病灶区域。在人体的各项器官的运动之下,部分致病菌会被杀灭,但是部分仍旧会继续生存,继而产生更为恶劣的病菌体,造成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等病症出现。该病菌的病理变化,较为多样,其不但会造成人体肝、脾、淋巴结等的病变,同时还会造成人体的关节、神经、血管等部位发生病变,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该疾病的临床症状类似于流行性感冒,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盗汗、身体关节部分的肿痛。其他的症状还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约有14~60 d的潜伏期。该病菌在人体内,主要影响人体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对该病菌加强关注与研究,避免其病菌在人体内的恶化,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出现。在出现患者大规模感染该疫情的情况之后,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积极应对,控制疫情的蔓延。在对疾病的流行趋势进行调查时,需要对所有与牛羊等动物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流调,采集其静脉血,做血清学检查。加强畜间的防疫、免疫等工作,杜绝传染源对于人体的侵害,保证健康人群,不遭受病菌的输入。加强该疾病的宣传、普及教育,让受感染人员与健康人群,加强对该病菌的认识,使其更好地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各项工作,同时患者可以接受有效的治疗,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家庭负担,提高了受感染区域人群对于疫病的认识与预防。卫生防疫部门,需要对疫情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疫情的流动、蔓延情况,研究其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疫情防御和诊治策略,提高疫情的防御诊治效果,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现阶段布鲁氏杆菌病发病人数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每年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另外还存在范围扩大的特点,现阶段已经涉及到全国上千县区。布鲁氏菌能够入侵至全身各个器官,引发器官的病变,阻碍器官功能的发挥,同时该病情有着反复发作的特点,对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发病急性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会逐渐转变为慢性,会伴随有后遗症出现,终身残疾,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甚至致死。在治疗过程中,有患者就诊不及时现象,同时可能存在误诊现象。

该次研究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该院所接诊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240例,其中男性患者17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主要集中在55岁左右。有波状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2 d,无波状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状热的出现更利于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识别和诊断。所有患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均为1:100++及以上。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阴性小球杆菌,生长较为缓慢,在培养基上培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现象。现阶段的布鲁氏杆菌研究,还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一方面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受到人工操作影响,容易受到干扰,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在該次研究过程中发现,布鲁氏杆菌病对肝的损伤特别大,但是肝损伤的发生时间以及发生原因无法得到有效的确定,在实际的临床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找出问题的原因,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在发生细菌感染之后,人的免疫系统会自动进行保护,会有大量细胞因子分泌,常见的细胞因子有γ-干扰素、白介素等,在抵抗布鲁氏杆菌病的过程中,γ-干扰素会大量分泌,白介素分泌非常少[2]。在淋巴细胞Th1中,主要的细胞因子为γ-干扰素,Th2主要分泌白介素,因此当受到布鲁氏杆菌病感染时,Th1与Th2的比例会非常极端,这也可以作为一项诊断指标。

综上所述,布鲁氏杆菌病发病较为复杂,发病机制与布鲁氏杆菌在细胞内的寄生特点有非常大的关系。在急性期若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90%患者可以治愈,治疗不及時转为慢性期,会造成后遗症的出现,终身残疾,使患者失去劳动能力,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抗炎治疗,还需要进行免疫治疗。所以防治布鲁氏菌病迫在眉睫,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控制该疾病流行。

[参考文献]

[1] 华文浩,万钢.2008-2014年228例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流行趋势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1):45-46,48.

[2] 王月,周敬祝.贵州省2013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6(10):1074-1076.

(收稿日期: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