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2017-10-21王侃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因素第二语言教学

王侃

【摘要】: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 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而理解该文化也需要掌握负载该文化的语言。因此第二语言教学所要培养的交际能力, 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而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过程, 实质上也就是跨越自已的母文化, 学习另一种文化的过程,所以第二语言教学的课程里需要置入文化因素。第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 文化因素也是需要从共通知识文化逐步推进到对比知识文化,再前进到交际文化。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文化因素

1、“ 文化”与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位

就文化的概念而言,“文化”以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所下的定义有数百个,而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体像”, 几乎为多数人所认定, 其表现在哲学﹑艺术﹑思想﹑ 法律﹑乃至于政治等层面,即是精神文化;相对的由物质产出表现于食衣住行方面者,则为物质文化。所以文化包含的层面相当广泛, 当然“语言”也包括在内, 所以语言与文化并非相对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语言可说是文化范畴中的一种特殊文化,也由于语言具备交流与传递信息的功能, 所以也可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一部分。由此也就证明了文化不等同第二语言教育中的文化,两者的层次大不同,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是属于语言的范畴, 是较小范围内的部分对整体的关系;而语言则是属文化范畴,是语言的“部分”对文化的“整体”关系,亦即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是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孙因素, 更是第二语言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子因素。第二语言教学, 在其本质上即是一种强调技能的语言教学, 绝大多数的学习者也均将目的语作为技能来学习。所以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是学习者理解目的语并在使用目的语与人交流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是第二语言教学中与语音﹑语法﹑词汇同等重要的一种要素。

2、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背景的不同,在实际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以至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这是一门有着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背景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关注的是因文化差异给交际带来的影响,其目的是帮助交际参与者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自觉的排出文化差异的干扰,做到相互理解和彼此适应,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首先要明确的是跨文化交际要求第二语言教学有两种规则。这两种规则指的是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所谓语言规则指的是语音规则,词汇规则和语法规则。交际规则指得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方式,也称为组织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规则,人们以为应以这些规则指导人际交往。由此可以看出,交际规则就是指导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规则。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必须注意语言规则,从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要尽量符合第二语言,否则只能是“洋泾浜”式的第二语言。这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运用正确与否,他人一听就可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交际规则的转化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交际规则的正确而又得体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比语言规则的转化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第二语言说得不好,操母语的人还容易原谅,因为他知道,对你来说做到语音词汇语法完全正确又地道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说的第二语言既正确又流利,却违背了该语言文化的交际规则,操母语的人就会本能的极为反感,这就产生了文化误解或文化冲突。语言学习者也会碰到另一严重的问题,即他们自己的言語行为有可能为母语文化的人所误解。”海默斯把这一问题称为“交际干扰”。所谓交际干扰,就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照搬母语文化的交际规则,结果造成各种各样的误解。所以,如果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必须成功的进行两种规则的转化。

3、第二语文教学与文化之连结

现代语言学泰斗索绪尔也曾将语言视为“符号”,以符号的途径来研究语言。语言符号运用于事物的指称时, 与“一般符号”可共构成一个可互通信息的有效交流结构。这些交流结构在不同的地域、族群会有不同内涵与表现,即不同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差异。所以除了母语(或当地的通用语)能力在所属族群与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中习得以及母语教育中养成之外,学习非母语或非当地域通用语的第二语言, 一般均需透过有计划且有系统的第二语言教育来完成,方能培养出类同母语并且可表现不同文化内涵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

第二语言教育主要经由“第二语言教学”来进行, 而第二语言教学正确的说法应为“第二语文教学”, 为使第二语文教学有效地进行, 提高学习效率, 则需强调教学所使用的“方法”,亦即组合成“第二语文教学方法”。归纳而言, “语文”是“第二语文教学方法”复合概念的核心与本体, 而如上述符号学所阐释“语文符号必须与一般符号相结合方能共构成为一个可互通信息的有效交流结构”,所以第二语文教学更须拥有架构横跨双方社会文化信息的教学方法, 方能为学习者导引出可互通信息的有效交流结构。因此属于第二语文教学范畴的以汉语为母语的维吾尔语教学, 不仅是跨文化的语文教学, 也必须具备架构横跨双方社会文化信息的教学方法。

4地域文化差异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内涵和外延并能引起美好联想的一些事物,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或者在甲语言文化中具有褒扬意义的事物,在乙语言文化中却含有贬斥色彩。比如,在汉文化里牛被视为勤劳、忠诚的象征。人们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老黄牛。古往今来不少仁人义士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而在维语中往往用牛做喻体来形容某些蠢笨的行为或状态。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制约着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适当地融入目的语文化知识,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各民族文化构成了我国多元文化的格局,有很多文化内容是与语法词汇语用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第二语言教师应该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缺少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是达不到语言教学目的的。语言体系蕴含着民族文化特征。语言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体现文化和认识文化的一个信息系统,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内容,突破就语言教语言的传统格局,对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有很大帮助。总之,文化因素无处不在地体现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应该正确地指导学生认识第二语言的文化特点和结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5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又象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象一个窗口揭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惯,在交际中,不参照这些广泛的文化因素是难以达到准确无误的交际目的的。语义是语言和语言外部的某些东西的交叉,这里的“某些东西”就是有关文化的非语言部分。也就是说,每种语言都有独特的文化因素。当我们了解了文化因素后,其实就会发现交际并不那么困难。通过对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在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本身就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对维吾尔、汉族学生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这些特殊的文化因素,而这些文化因素又往往会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中。如果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只注重语言本身的学习而忽略了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素以及两种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便无法达到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加之文化因素的研究与教育能够更好的使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同时也能够在交际中更好地表达出学习者所想表达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关世杰, 《国际传播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3]孙旭培, 《华夏文化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文化因素第二语言教学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当代大学生微博名的调查归类及社会语言学分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