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弦乐课堂”教学理念的CSCL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2017-10-21黄梦依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教学设计

黄梦依

【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效课堂设计和教学组织一度成为教学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出发,结合“管弦乐课堂”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应用分析。

【关键词】:管弦乐课堂;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技术(ICT)已经成为促进和支持学习的重要媒介。不少学者致力于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效课堂设计和教学组织。他们一度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机遇。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其他部分一线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虽然促进和支持学习的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受到这些技术的影响却不太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新的技术工具使教师和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课堂环境。同时,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涌现,这都对教师和学生带来无限的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和学习过程几个方面重新思考这些新的技术工具和教学过程的真实需求之间的联系。

在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CSCL)乃至整个技术促进学习(TEL)研究领域,将课堂教学环境中协调各种复杂学习活动的挑战比作管弦乐队演出的“管弦乐课堂”(Classroom Orchestration)设计理念,可以帮我们在技术融入课堂的过程中建立一种联系。

一、“管弦乐课堂”设计理念

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CSCL)研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包括可以促进学生协作地建构知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管弦乐课堂”设计理念是计算机辅助协作学习(CSCL)研究的新趋势,也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一设计理念正是针对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出现的。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如何协调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优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是很多一线教师面临的挑战。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狄龙伯格(Dillen-bourg)教授为首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管弦乐课堂”。

“管弦乐课堂”的主体思想是教学设计与即兴发挥的结合。教师以课程为起点,以学习环境为依托,预先设计学习过程的结构框架,并且在有效协作学习研究的指导下实时协调课堂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共同建构知识。(Dillenbourg & Jermann,2010;Kollar et al ,2011)。

“管弦乐课堂”里,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引导学习过程向特定的方向发展,并为协作学习和创造力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Andiliou & Murphy,2010)。换句话说,教师不再是正确答案的提供者,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沟通作用。这意味着学生和教师应共同发现问 题 并 找 到 各 种 解 决 方 案 (Scardamalia & Bereiter,2006)。“管弦乐课堂”的协作学习管理由任务结构、参与者互动和学习资源三个相辅相成的部分组成。创造性的协作学习包含不同观点的争论和选择,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认知多样性,选择需要经过批判性讨论得出若干不同解决方案的任务,来促进协作学习(Schellens et al.,2007;Vass & Littleton,2009)。

Prieto 等通过对“管弦乐课堂”研究的分析,发现它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设计、计划,并监控与协调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课堂上可用资源(包括技术资源、物理资源和人的资源)的管理和协调,以完成学习目标。

“管弦乐课堂”里,学习资源是课堂互动和任务选择的协调因素。学习资源包括外部资源,即由教师提供的书籍、因特网和技术解决方案等,以及学习者先前经验等内部资源。如果运用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之类的外部资源对促进协作学习的作用显著 (Dillenbourg et al.,2009):如促成关注共同知识建构的过程(Arvaja,2007),改变学生互动的方式(Kobbe et al.,2007),或者提供更多知识建构的环境(H?m?l?inen,2008)。

二、“管弦乐课堂”理念的四大优势及设计要素

“管弦乐课堂”理念的实施,可以带来适合课堂生态环境的新型教与学的方式,高效利用课堂已有资源,并使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资源调用和活动安排具备很强的适应性。

2.1 “管弦乐课堂”理念的四大优势

Nussbaum 等提出的“管弦乐课堂”的四大优势分别是:

① 首先是它将教与学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并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② 其次,它通过鼓励教师使用熟悉的可信资源提高了效率;

③ 再次,它让新资源以条理清晰的姿态出现在教师面前,从而提高资源的适应性;

④ 最后,它承认教学过程常常由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而发生改变的事实,提高了教学安排的适应性。这样,“管弦乐课堂”可以为教师提供明确的、关于如何灵活利用新资源的教学策略。

2.2 “管弦乐课堂”的设计要素

普列托(Prieto et al.,2011)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管弦乐课堂”概念框架。这一框架包括八大要素,分别是设计与计划、调节与管理、适应与干预、感知与评价、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实用性与可行性、调整与协同、模式提炼与理论提升。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大学英语课堂,运用“管弦乐课堂”教学设计理念,采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具体分析“管弦乐课堂”设计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三、“管弦乐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管弦乐课堂”的相关研究发现,其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设计与计划,监控与协调(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管理和协调(课堂上的可用资源,包括技术资源、物理资源和人的资源)。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和整合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资源和技术资源越发多样化。如何根据这些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资源的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正如迪亚斯(Díaz)等主张的,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学习活动设计,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Díaz et al.,2015)。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確每种资源提供的可能性,学习目标及课程阶段,将三者有机集合,从而为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提供详细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以能够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激活学习体验为指导方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课堂中不同的学习节奏,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参与者角色设定也需要考虑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节奏和学习需求问题。

为了考察 “管弦乐课堂”如何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步调,并调整课程要求以促进学生学习,迪亚斯等设计出数学课的资源利用“管弦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乐课堂”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的目标是将信息技术的运用纳入课程框架,让教师关注课堂的教法方面,而将逻辑方面的考虑置于课前的设计工作中。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单元话题的导入、词汇的学习、语法的夯实、语篇结构的掌握及相应写作和阅读技巧的渗透,同时还包括听力技巧的训练。这些教学内容在一堂课中的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管采用何种组合方式,“管弦乐课堂”模式都需要对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做出细致的排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自行决定是严格执行还是有所变通。

“管弦乐课堂”资源利用模式由指导方针和教学资源两部构成。指导方针指的是教学操作上的建议。如图1所示,教学演示主要通过电子资源的展示,呈现教学话题相关的内容。这里的电子资源不一定指的是ppt,也可以是一段教学微课视频,或者是导学视频文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这种集体活动可以相应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给学生相应的安全感。但是也为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偷懒的机会。在这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中,小组活动的活动要求要具体化,活动任务的设计要难易结合,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活动结束后的检验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图1中根据学习内容,应用了分数练习软件。大学英语课堂中,可以结合云班课,开展在线的头脑风暴,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或者进行在线的教学测试,既检验学习效果,也可以收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加明确教学中的难点,方便教师调整教学设计。教学难题的攻克一定要讲练结合,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开展学习。在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先抛出一个任务,接着解构这一任务,让学生明确完成此类型的任务需要完成的知识储备,接下来进行知识的输入,最后让学生独立或者分小组完成任务,经过这一学习过程,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得以丰富,知识的应用情景更加明晰,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四、小结

“管弦乐课堂”的研究虽然源于計算机辅助协作学习(CSCL)领域,但又不限于对计算机辅助功能的探究。其教学资源利用的模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及关键点都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进行课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对设计的调整。这些指导原则,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中如何和技术有效融合,如何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设计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Rothstein-Fisch C, Trumbull E. Managing diverse classrooms: How to build on students cultural strengths[M].Alexandria: ASCD, 2008:1-20.

[2]Schon D A.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287-355.

[3]Dillenbourg P, Jermann P. Technology for classroom orchestration[M]. New York: Springer, 2010:525-552.

[4]李芒、李岩.“管弦乐课堂”教学理念的CSCL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2).

[5]李芒、李岩、蔡旻君.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管弦乐”隐喻——CSCL 研究的新进展[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教学设计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