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群艺术的文化认同

2017-10-21侯林宏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壮族汉族族群

侯林宏

一、族群艺术的文化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构成族群有两大元素,一是血统,另一是以语文为核心的文化,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等。因此,族群认同感必须同时含有血统与文化两种成分。单凭血统而产生的族群认同是不完善、不牢固的,对于强化族群或国家的凝聚力,也不能产生持久的、可靠的作用。

由于以上状况,本文对族群的元素之一进行研究,也就是对族群艺术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族群认同研究是一个重要领域,族群认同涉及到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族群关系,族群文化适应,族群之间的偏见、歧视和冲突,都与族群认同的发展有关。

本文综述学者近年来对族群认同、族群认同发展、族群认同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新进展,最终进行总结,从而对我国的群租艺术文化研究提供某种借鉴。

二、国内研究概况综述

侯红良,在《壮汉文化认同与壮族文化品性 ——论壮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文化的关系》中提出,随着壮汉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汉族民间传说在广西壮族地区得到广泛流传。壮族民众在口头创作中常将汉族民间传说融入本民族的人物传说和风物传说之中。在壮族民间传说中,赶山鞭型传说及其相关的人物传说和刘三姐传说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汉族故事题材壮族民间长诗。壮族民间歌手有选择性地将汉族南戏传奇戏文故事和明清小说故事编创成壮族民间长诗的艺术形式传唱。

由于民族迁徙等原因,汉族伏羲女娲神话流传到壮族地区后,壮族及其先民尊奉汉族伏羲为始祖来演述本民族的兄妹始祖型洪水神话。在部分壮族人的族群记忆中,汉族神话人物伏羲兄妹为布伯子女来承继壮族神话谱系的演化。为什么壮族神话谱系会出现断裂与置能力的弱化,从而导致族群记忆链条的断换?这主要因为汉族文化的渗入造成了壮族文化不整合,而壮族文化不整合导致了族群记忆裂与置换。这些汉族故事题材的壮族民间长诗与原故事相比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故事主题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异。汉族孝子故事之所以能在桂中壮族地区广泛流传,这与壮族的丧葬习俗、壮族民间师公教有密切关系。一些汉族孝子故事在桂中壮族地区流传中已经发生了壮族化变异。

从这些故事题材的民间长诗看,民众根据本民族的社会历史、生活境况、歌咏文化、文化习俗、民族心理、价值取向以及审美志趣等将原故事编创成民间长诗的艺术形式传唱,原故事只是一种躯壳而已。这些民间长诗已经是壮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族群文化品性。壮族民间戏剧在其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中与汉族文化的关系。汉族文化主要是汉族文学在广西壮剧和云南富宁壮剧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壮剧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中,汉族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剧本创作题材或表演剧目。在壮剧传统剧目中,汉族故事题材剧目占绝大部分。壮族民间艺人在搬演汉族故事时,虽然存在简单地改编或移植问题,但多数壮剧传统剧目中的汉族故事与运用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对文化整合、文化认同的理论阐释来审视汉族文化对壮族民间文学的影响。

壮族民间文学之所以受汉族文化影响如此之深有诸多原因。其一,汉族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对少数民族具有巨大的辐射力,汉族文化的渗入导致了壮族文化的不整合。壮族文化不整合,不利于维系族群记忆的延续性和族群文化的认同强度,但却促进了壮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及其整合。其二,壮族是一个极其容异的民族。壮族文化具有开放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壮汉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其整合,增强了壮族民众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正因为以上因素,壮族民众在壮汉文化交流中积极借鉴、吸收汉族文化来发展本民族文化。因而,壮族民间文学含有大量的汉族文化元素。壮族民众对汉族文学的借鉴、吸收,这本身就是认同汉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我们还可以从壮族民间文学来看壮族民众对汉族文化的多重认同。

陈乃华在《略论热贡唐卡艺术的文化展演及对周围族群多元文化的影响》中提出,对于唐卡的艺术形式,来源,制作过程进行梳理之外,还去谈唐卡的周边社会文化情境——讨论在中国境内的民族格局及现代化下冲击下,作为一个族群表征的物质艺术形式,如何面对「族群艺术」的商品化与观光的过程。又,唐卡作为藏传佛教,藏属文化圈的一种鲜明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唐卡此物会有怎么样的实践逻辑与行动。而作为唐卡周边的画师,信仰圈的人,相同族群文化的人,又将如何利用唐卡作为一种表征形式,去强化之间的关系和认同。人与物的辩证关系,人利用物与文化结构的辩证关系。 论文中牵涉到藏的社会文化结构,族群文化展演,表征分析,被發明的传统和创造,物质文化,市场全球化所造成的文化变迁与适应,文化经济等相关议题,都是笔者试图在此篇文章中,所希望关怀和处理的。 笔者愿意试图去探讨唐卡艺术,与唐卡艺术周边的社会文化与人群的关联和互动,以其对应其它民族,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彝族的漆器等——在中国现代民族格局的脉络中,自身在如何面对他者的情况下,利用文化传统中的物质艺术作为一种表征文化,以凝聚,彰显或变动此族群的多元文化聚合。

卫修明在《媒介对布岱族群文化生态影响及问题研究》中提出,少数族群的文化特别是文化生态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但却难于没有标本兼治的解决办法。文化生态问题是指某个地域文化群体的社会环境中、与文化相关的种种不良状态,具体表现为本土文化衰减、存在感薄弱等等问题。文化焦虑、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文化生态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少数族群文化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试从文化生态的宏观视角,运用具体案例反映布岱族群的具体文化生态问题,并运用媒介相关知识分析原因,最终提出解决策略。第一章为导言,主要是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文化生态问题的概念和范畴;提出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范畴,并进行简要说明;还解释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价值;最后对本文的创新之处略作陈述。

通过对媒介与少数族群、文化生态等方面相关研究的回顾,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情况,及当今研究领域的走向。这些方面是本文研究问题的关键因素,只有把握住这几个方面,才能把握本文研究的主题不产生偏差。是对布岱族群文化生态背景的介绍,重点是布岱族群的文化生态问题是此时的,是基于现在的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三个主要案例来揭示目前布岱族群文化生态问题的三个主要表现。对布岱族群文化生态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媒介的角度进行,研究媒介与布岱族群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是从媒介建设的相关视角来对布岱族群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的、合理化、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从媒介的传播源、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传播受众的各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具体化的解决方案来具象化本文的理论研究,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媒介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明显的影响,通过媒介来研究少数族群的文化生态问题,可以摒除一般研究中所出现的好分析、难解决的困难,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措施。

尹庆红在《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中提出,审美人类学以全球化背景下,弱小民族和边缘群体的审美文化的变迁和艺术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在现代经济、技术、文化的冲击下,弱小民族和边缘群体的传统文化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可能性、方式、动因和机制是什么;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它们能否为自己赢得新的生存空间并发出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声音等问题都是审美人类学所要探讨的。审美人类学认为少数民族艺术和审美活动与人民的现实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审美价值还未从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伦理价值中分离出来,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语境中来考察,才能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并重新找回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黑衣壮是广西壮族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其独特的族群文化艺术未被世人知晓,但近年来,在现代政治、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其传统文化艺术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型和变迁,其独特的族群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审美人类学的视野下,以黑衣壮山歌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黑衣壮山歌文化的田野调查,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黑衣壮山歌艺术的源流、种类和歌唱习俗做了初步的研究。

在山歌文化来说,认为山歌文化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山歌艺术的文化内涵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于艺术符号中,而是体现在整个歌唱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歌唱活动的主体即歌手歌师的形成、歌唱的内容即情歌的本质和歌唱的场所即歌节及所产生的审美意义的分析,探讨了黑衣壮歌唱活动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黑衣壮山歌文化必然发生变迁,通过对其变迁轨迹和原因的分析,探讨了黑衣壮山歌文化的现代审美价值。黑衣壮群众利用山歌文化作为载体,在回忆和变迁中重构黑衣壮族群意识并强化了文化认同心理。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中,黑衣壮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逐步增强,在反抗文化压迫的过程中表现了特殊的文化竞争意识和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他们还积极探索利用族群文化资源来推动黑衣壮社会发展的新途径。黑衣壮山歌文化的现代变迁表明,虽然文化的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各民族和地区的经济、技术、文化的不平等性,在全球化的坐标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参与的进程不同和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所以,全球化/本土化,现代化/民族化并不构成简单的对立和冲突关系。事实上,在外来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群众并不是简单的抛弃传统、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相反,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他们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得到增强,在继承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创造性的生存智慧。同时,少数民族艺术中的某些积极强健的因素被激活,民族感情被激发,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并促使民族艺术朝着更加个性鲜明的方向发展。在当代文明冲突中和社会主义艺术生产方式的条件下,民族艺术、本土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他者,它们有可能发挥审美意识形态在社会转型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出边缘文化的活力,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牵引性的力量,是新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李技文在《亻革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表达——以枫香寨为例》中提出,族群认同问题是当今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枫香寨的亻革家人为个案,从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服饰和艺术文化"等文化层面,具体论述了(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文章认为,文化因素是表达族群认同的基本要素,(亻革)家人的族群认同正是通过"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服饰和艺术文化"等文化要素所表达出来的。

三、研究总评

综上所述,族群艺术认同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本文从族群认同问题的产生入手,论述了国内学者有关族群认同的概念、构成要素、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同时对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这对于开展我国的族群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多族群国家,都面临着协调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由于在认同的对象和来源方面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再加之经济与文化心理方面的因素,多族群国家不得不经常面对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失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多族群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应是在大力发展经济并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基础上,承认双重认同与文化多元,建构一元政治意识,从而实现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晓旭. 文化选择与希腊化时代的族群认同[J]. 中国社会科学,2015,03:180-204+209.

[2]孙九霞,陈浩. 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亚回族为例[J]. 地理研究,2012,04:758-768.

[3]左宏愿. 原生论与建构论:当代西方的两种族群認同理论[J]. 国外社会科学,2012,03:107-114.

[4]张剑峰. 族群认同探析[J]. 学术探索,2007,01:98-102.

[5]万明钢,王舟. 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J]. 世界民族,2007,03:1-9.

[6]高源.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 青海民族研究,2007,03:8-11.

[7]李继利. 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J]. 青海民族研究,2006,01:51-53.

[8]钱雪梅. 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民族研究,2006,06:16-25+106-107.

[9]孙九霞. 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基于不同旅游作用的案例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70-177.

[10]万明钢,高承海,安洁. 西方关于青少年族群认同研究的现状和进展[J]. 民族教育研究,2010,06:30-34.

[11]罗红. 人类学语境下的族际通婚与族群认同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08,03:1-5.

[12]张友国.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何以可能[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50-153.

[13]兰林友. 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26-31.

[14]赵红梅. 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

[15]黄少华. 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D].兰州大学,2009.

[16]邱兴旺.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

[17]沈海梅. 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J]. 民族研究,2004,05:27-35+108.

[18]孔锦秀.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互动中的边疆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9]石浩. 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D].兰州大学,2015.

[20]孙菲. 试析20世纪西方族群认同理论在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的应用[D].延边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壮族汉族族群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