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稳粮措施助推经济转型

2017-10-21向文忠

山西农经 2017年18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

向文忠

摘 要:“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且充足稳定的粮食产量是稳定民心促进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先决条件。探索稳定粮食生产的措施与策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麻柳乡是一个典型的粮猪型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乡,如何发挥优势,稳定粮食生产,助推经济发展,进而实现科学发展新突破?笔者认为应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把握当前国家加大投资,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总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产生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麻柳乡;农业生产;粮食总产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0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麻柳乡位于开县东北角,是原建制麻柳与鹿硐乡合并而成,地处观面山西段南坡,两岸属深丘地带,以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全乡幅员面积96km2,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10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53户,其中农业户7 661户,总人口2.9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8萬余人,耕地1 313.33hm2,其中田873.33hm2,荒山面积近333.33hm2,现有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库各一座,山平塘123口,渠堰112条,旱涝保收面积40%~45%,一半以上的耕地靠天种粮,主产水稻、玉米、红苕、洋芋、油菜、花生等粮经作物,近年来小麦、大麦、魔芋、烟叶等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绿豆、苦荞、西瓜、地瓜、蔬菜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人均占有粮食470kg。尽管经过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粮食单产低而不稳,种粮比较效益低,种粮积极性不高,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减少,机械化耕作极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粮食生产,抑制了粮食产量的提高,而且教育、科技、文化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收较慢,生产力水平较低,财政增收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低而质量不高。

1 抓住国家投资机遇、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

我乡农业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十分落后的农业生产,与迅速形成的市场机制不相适应。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气候因子影响与限制,加之农产品商品率低,市场调剂余地小,在经济高速发展中难免的通货膨胀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涨,生产成本不段上升,80%以上的自我消费农产品的生产负担愈来愈重,轻农弃农思想突出。先后实施了免除粮食订购任务,免除农业税,土地承包经营30年不变;随着国家财政的增加,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如粮种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增加投入,并不断倾斜,如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等,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良种、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等,为农业生产、农村改革、农民增收营创了一个十分宽松的环境。为此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并融会贯通,增强农业生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农民群众种好耕地,基层干部引导新农村建设不但责无旁贷,而且是为国家复兴应尽的义务。

2 依靠科技知识、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2.1 调整作物布局、協调大小春关系

大小春是构成全年粮食产量的主要作物,大春起主导作用,而且全年优势大春大于小春。一般地,我乡大小春作物面积比65:35较适宜。小春扩大带壮种植,留足预留行,充分发挥大春优势,力争产量比达到75:25。同时,还要协调干粮(水稻、玉米等)与薯类的比例,在不影响生活和生猪发展的前提下,可降低薯类种植面积,使干粮和薯类面积比为75:25通过良种良法良制的实施,产量比力争达到80:20。在注重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小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促进单产增收的同时,还要扩大适合我乡发展的经济作物如油菜、花生、魔芋、烟叶的种植,并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以利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加工运输等。

2.2 合理用地、用养结合

只用地不养地,土地越来越瘦,不利于持续生产。近年来由于偏施氮肥,掠夺式生产,加之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极度缺乏,土壤肥力越来越低。为了继续生产,必须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如绿萍和豆科作物,并与小春轮作,逐步改变土壤板结;用肥上,应以有机肥为主,大积大造农家肥,以无机肥为辅,而且N、P、K合理搭配,适当施用微肥,并改进施肥方法如水稻、小麦实施重底早追,玉米重施孕穗肥,油菜重施苔肥,提倡混合施肥,深施、窝施,施后盖土,充分发挥肥效。大力宣传并实施稿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又使农家肥得到充分腐熟,提高肥效。

2.3 搞好品种搭配、加速良种推广

良种的增产优势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在珍惜利用良种资源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新品种,新组合,并广泛开展试验、示范,筛选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当家种、搭配种和接班种,使良种种植面积达到100%。

2.4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低产田产量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必须积极兴修水利,增加蓄水量,在管好用好现有水利资源的前提下,无塘、库、堰的地方应积极兴建,不断扩大保灌面积,同时加强农田建设,整治水系,防止水土流失,平整土地,坡改梯,薄改厚,少数烂泥田要深沟排水,挑沙中和,提高低产田产量,促进平衡增产。

2.5 改建栽培方法、努力提高单产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协调单株与群体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要改进栽培方法,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目前推广的规范化栽培,培育水稻壮秧,玉米盖膜育苗,地膜栽培,带状种植,以及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技术,应广泛宣传、深入实施,推广运用到每一田块地块,只有这样粮食单产才能实现增加,稳粮增收的目标指日可待。

3 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3.1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力

创收,增收是永远的主题,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人均占有粮食数量的提高,要逐步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使粮食生产、经济收入同步增加,耕地面积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使农村剩余劳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既提高种田农民的收入,又扩大了农民增收的途。

3.2 建造速丰林和林下养殖经济带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鲤鱼塘库区生态保护契机,结合扶贫开发的具体要求,在林下规模化种植药材和适应林木品种混交的经济林木,不但可以改变原来只在耕地上耕作的习惯,更能带动剩余劳动力投入生产之中。我乡林地植被的PH值在5—7之间,宜发展黄连、厚朴、枝子、杜仲等,同时采取“林、鸡、草”相结合,放养丰林增值,长短期效益相结合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利用荒山荒坡及草场资源,养殖牛、羊、兔等草食牲畜,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良法为保障,以发展名特优稀农产品为重点,发展茶叶、核桃、板栗、桃李梨等农产品,为发展农业产业铺路搭桥,逐步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刘爱民,徐丽明.影响我国粮食有效供给的约束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13-19.

[2]李继和.浅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1999(5):21-22.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析
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及改进途径
广东省农户小额贷款现状调查与分析
山区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