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混淆中的残缺与爱情
2017-10-21余湘萍
余湘萍
【摘要】:残缺与爱情是《务虚笔记》的主题。在《务虚笔记》中,人物或事件常常相互重叠、混淆。这些不能忽略的重叠和混淆是一个探索残疾与爱情的角度。在史铁生看来,残疾与爱情是一个永动的轮回,而书中的重叠与混淆恰恰这永恒的一种表现方式。
【关键词】:史铁生;《务虚笔记》;爱情
《务虚笔记》中的人物常常混淆、重叠,相同的情节、场景、话语不断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史铁生认为这些重叠或混淆“创造了另一种真实”[1]。如果人是一棵树,这些重叠、混淆便是树干,同样的树干不同的分枝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男人与女人不过是一个叫做我的消息,“因而这一切(无论是更为个体化的,还是更为社会化的)都发端于、也结束于生命最初的那个密码:残疾(残缺)与爱情”[2]。
“史铁生把残缺分作两类:一是个体化的残缺, 指孤独; 另一是社会化的残缺, 指来自他者的审视的目光, 由之而感受到了差别、隔离、恐惧和伤害。”[3]《务虚笔记》在最后指出的差别和欲望构成的永动的轮回,也就是指残缺与爱情构成的永动的轮回。每个人生而残缺,残缺(差别)促使人产生爱的欲望,爱情正是弥补差别的方法,但是爱情又让人更清晰地看到了人的残缺与差别,“原来残缺和爱情是互为因果的”[4]。
作为永动的轮回,残缺与爱情是永恒的,笔者认为在小说中不可为读者忽视的混淆、重叠正是这永恒的一种表现方式。
书中的每一个男孩都曾喜欢上一个住在美丽楼房中的女孩,都曾造访那个拥有无数门的楼房,都曾奔跑在前往桥东一拐弯儿那个油盐店旁边的漂亮楼房的路上。书中的男性角色多数都生活贫困,而女性角色都生活在那个男孩们向往的美丽楼房中。那座美丽的楼房对男孩来说,是差别,是残缺,也是爱情。
在他们相似的爱情之路上,Z受到的创伤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那来自另一扇门的声音永远留在了这个九岁的男孩心里,与人巨大的差别使他自卑,而这自卑使他终身都执着于所谓的高贵。“Z 一心想居于差别的最强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包括爱情在内的很多东西, O却认为爱情中人人平等, 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 Z 的差别观念撼动了O的爱情根基, O在爱情理想破灭后最终选择了死亡。”[5]
O的死亡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小说后面众人对O的死因的猜测掀起了一个高潮。几乎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对O的死因作出了自己的猜测,笔者认为最具哲学思维的F医生对O死因的分析应该是最深刻的。当然,并不能说其他人物的猜测不对。事实上O作为一个并不具体、随时可能与他人发生混淆、重叠的消息,她的死因完全可以多种多样。书中角色对死因的多种多样、深浅不同的猜测和分析也完全可以统一于一体。
笔者最认同F医生的看法,即O死于残缺和爱情。O的丈夫Z深深认同人与人是不平等的观点,而O却认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至少在爱情中人应该是平等的。然而争吵中Z的那句“如果你能平等地爱每一个人,你为什么偏要离开你的前夫,而爱上我”[6]使她陷入了绝望。这个她无法回答的问题让她认识到爱情的选择本身就是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残缺(差别)永远存在,人永远不可能平等。O执着于平等,当理想破灭后,心魂自然随之而逝。
Z渴望征服。“他的全部愿望,就是要在这人间注定的差别中居于强端”[7]但他从未摆脱深处弱端的人生命运。从童年起就一直印在他脑海里出现在他画笔下的白色羽毛,既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终身没有摆脱的阴影。尽管他在他与O的爱情中是一个征服者,但笔者认为那更多的是因为O心中对他的莫名其妙的负疚和怜悯。他压抑心中对M的爱,否认与母亲的关系,意味着他从一开始就承认了自己處于差异中的弱端。既然如此,又如何实现价值的飞跃?
在爱情、差异、平等的问题上,诗人L同样陷入了迷茫。诗人L是个“无可救药的好色之徒”[8],他对异性的欲望和诚实使他的恋人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与那些女人的区别是什么?在他心上,在他的欲望里,和在他实际的生活中,我与她们的区别是什么?是怎么样的区别?”[9]
O在追求平等,而L的恋人却在寻找差别。诗人L不明白既然爱情是美好的,那么多向的爱情为什么不应该?不同于爱情的性,为什么也是不能多向的?“人因为孤独而寻求爱情。寻求爱情, 就是为自己的孤独寻找一个守护者。他要寻找的是一个忠实的守护者,那人必须是一心一意的,否则就不能担当守护他的孤独的使命”[10]。L的经历让我们明白无论是爱还是作为爱的语言的性都是不可能实现平等、多向的,差别的存在是爱情存在的基础,如果爱情之间没有区别,爱情也就不复存在。
不仅仅是C这一代人之间存在重叠和混淆,他们的父母辈如N的父母、T的父母、O的父母、Z的叔叔婶婶他们不仅在同辈人中重叠与混淆,也与下一代重叠混淆。尽管《务虚笔记》是务虚的,但它依然有着自己的时代背景。同辈之间的重叠和混淆只能说明一定时间段的相似和普遍,跨越代际背景的重叠和混淆才是一种永恒。
在残缺与爱情之间还有分离和寻找。小说中,C与X因为C的残疾而分离,O与WR因为少年的童言无忌而分离、L与他的恋人因为性爱的区别和平等而分离、F与N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分离、Z的叔叔和葵林的女人因为理想和背叛而分离,他们的父亲和他们的母亲因为一次人为的灾难而分离……
其实,他们不过是因为残缺而分离,当初他们因为残缺而相聚,现在他们因为残缺而分离,残缺与爱情的永动的轮回一直在导演着一部永恒的电影。女导演N忽发奇想得到了这部电影的灵感,她要拍摄一部男女主人公彼此寻找的电影,除了彼此寻找没有别的情节。因为她相信“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可能丢失和我们真正寻找的都是——爱情”[11]最原始的分离应该是男人和女人诞生之初就注定的分离,因而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
注释:
[1]史铁生:《关于〈务虚笔记〉给柳青的信》
[2]史铁生:《关于〈务虚笔记〉给柳青的信》
[3]周国平:《读〈务虚笔记〉的笔记》,《研究与批评》
[4]史铁生:《关于〈务虚笔记〉给柳青的信》
[5]宋云芳:《情爱的另一种书写——史铁生〈务虚笔记〉的情爱叙事伦理》,《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41卷专辑2010年 12月
[6]史铁生:《务虚笔记》,第43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北京第1版
[7]史铁生:《务虚笔记》,第43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北京第1版
[8]史铁生:《务虚笔记》,第22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北京第1版
[9]史铁生:《务虚笔记》,第2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北京第1版
[10]周国平:《读〈务虚笔记〉的笔记》,《研究与批评》
[11]史铁生:《务虚笔记》,第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7月北京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