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斯与伦勃朗绘画语言及相似之处

2017-10-21高铭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伦勃朗荷兰画家

高铭

【摘要】:由于17世纪荷兰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使得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新的文化气氛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两位杰出的荷兰艺术家弗朗斯·哈尔斯和伦勃朗·哈门士·凡·莱茵就诞生于此时。本文通过从17世纪荷兰社会状况、两位艺术家的艺术特点以及相似之处出发,分析个别的特色。

【关键词】:荷兰;哈尔斯;伦勃朗;艺术;绘画;画家

一、概述十七世纪荷兰的社会状况及绘画艺术

1609年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此时的荷兰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也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社会封建专制社会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民主,这时的美术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信仰的影响,而是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贴近世俗生活。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与米开朗琪罗,三位大师无论是在绘画上还是雕塑上的成就颇高。三位大师通过创作大量的宗教题材作品,展现了艺术语言与技法表现的高度统一。他们将技法与所表达的题材结合的近乎完美,对每一幅画的关系处理十分明晰。他们所创造的样式成为了经典样式,对欧洲后世艺术家影响颇深。

但是随着17世纪的到来,艺术家的兴趣点和研究的方面发生了转移。一些新的审美开始出现,画家们专注于世俗题材内容以及日常生活。 新的文化气氛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荷兰画派,它继承了15世纪、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其特点,很少受到当时欧洲流行的巴洛克风格的影响。

二、哈尔斯的绘画艺术特点

弗朗斯。哈尔斯(1581—1666)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十分杰出的肖像画家。在17世纪时,绘制了许多肖像作品。他绘制了各种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物,比如,孩童、艺人、市民、酒徒、妇女、军官等等,这些即是风俗画,又是肖像画,作品表现出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的兴趣以及民主思想。这些肖像画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画中的人物都是都是轻松愉悦的,比如《吉普赛女郎》、《新婚夫妻》、《微笑的骑士》、《弹曼陀铃的小丑》等。这些作品中笑的表情有所不同,但是符合他们各自的气质与性格,这是荷兰优越生活环境以及思想解放的写照。哈尔斯一生主要绘制肖像画,据说250多幅,其绘画突破了原有的传统画法的束缚,他运用了潇洒自如且准确的笔触来塑造形体,使得画中人物人形兼备,色彩明快又朴实,尤其擅长绘制大笑的微笑,形成了有性格的典型人物,对后来欧洲绘画技法的改变有很大启发。哈尔斯的肖像画喜欢运用半身近景的构图,并且刻画人物时特别注重面部表情,能够瞬间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心理状态,画面生机活泼,画中的人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活动着。

哈爾斯的肖像画以灵敏的观察能力,真实的反映了现实民众的审美情感与理想;他那宽阔的胸襟,对下层人民的怜悯及同情心,善于描写贫穷的人带“笑”的生动的形象。总的来说,哈尔斯的肖像画显著特征有三点:(1)画面上人物明确表现出来他们的性格、气质,并且善于抓住人物内心活动;(2)画家用笔十分考究、灵活,并且运用比较准确的笔触来即兴绘画。(3)人物形象被定格在画布上,感染力很强。

三、伦勃朗的绘画艺术特点

在17世纪,肖像画俨然成为了荷兰绘画中最盛产的画种,伦勃朗是当时颇有影响的肖像画家。那时候的团体肖像画大多数跟我们现在毕业团体照片一般,人物均衡平面排列,枯燥呆板,但伦勃朗创作的团体肖像与其大有不同。早期伦勃朗对戏剧有很大兴趣,深受其影响,他将群体肖像里的人物当作一个整体来描写,把模特组织在特定的、戏剧化的情节之中。这渐渐成为具有创造性、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特点深受市民喜爱,订画的人越来越多,风靡了整个阿姆斯特丹。

在早期时候,伦勃朗的风格比较生硬、矫揉造作,比如《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描绘的是当时阿姆斯特丹的医生拜托伦勃朗所作的团体肖像画之一,画面右侧是医生博士独步教授本人,其他的七个人也是生活中真实的人物。稍微注意就会发现教授在前面专心致志讲解,其他几位同学中有几位同学无心于此,而是把目光望向画外,显然担心被观众所冷落或忽略。最后面那位,显然属于“团体照”中常见的造型。这种艺术风格于当时呆板的群体肖像画相比,具有新颖性以及创造性更加深受观众的喜欢,从而形成了伦勃朗的独特风格。

其名作《夜巡》是团体肖像画代表作品之一,其中人物主次分明、摆放,画面中的布局错落有致,具有律动感。堪称一时杰作,但是有些观众对其无法接受,认为这是拙劣之作,要求有所改动,已得到所谓的公平。但是伦勃朗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一要求,伦勃朗坚持自己艺术风格和观点,不迎合上层人物的需要。

四、哈尔斯与伦勃朗的相似之处

哈尔斯与伦勃朗都出生于平民家庭平民出生幸运之处在于生命的纯粹是他们进入了荷兰艺术精髓,他们作画的开始,是自然而然的产生,天性的造化。他们在17世纪具有更厚底蕴的荷兰艺术中,表现即真实而且平凡。他们的人生作为画家是幸运的,但是在他们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作的背后是那让人不禁令人惋惜的凄凉生活经历。

哈尔斯出生平民,一生未摆脱贫困。第一任妻子死后,又娶了一位没有文化的女人,成为了十二个子女的父亲。沉重的家庭负担,是他喘不过气来他开始逃避自我堕落,这位天才画家,垂暮之年十分凄楚。最终孤苦伶仃地死去。

出生卑微的伦勃朗也曾称为上流社会一份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出生于上层社会,使伦伦勃朗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身份,在画出《杜普教授解剖课》后,名声大噪,许多人来定制画作,但是不精于理财的他陷入了债务危机,踏上了生活窘迫的不归路。同时,他心爱的妻子过世,从此他便进入了生命的低谷、直至生命终结。

比较这两位大师的人生经历,都能用窘迫、平凡来评价。虽然17世纪荷兰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人民自觉度提高,但人民苦难生活本质没有改变,这时出现了有觉悟的、觉醒的画家们,他们成为了生活的代言人。

17世纪荷兰已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深灰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公众开始关注艺术,形成了市民绘画市场。与公众欣赏相一致的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以及人物肖像画大行其道。伦勃朗与哈尔斯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肖像画成为他们主要表现的题材。肖像画中包括单人肖像画和群体肖像画,二人留下的画作十分丰富。比如,哈尔斯的群体肖像画有《圣哈德里安骑士团理事们的肖像》、《哈勒姆市圣乔治市民卫队军官们的宴会》等。伦勃朗这类作品有《夜巡》《呢绒商会》等。单人肖像画是能够更好表达身边人物的一种表现题材,可以从中了解二位画家的风格。哈尔斯创造了一幅幅充满活力的画作。代表作有《吉普赛女郎》《弹琴的小伙子》《军官》等。伦勃朗的单人肖像画让我们更多的感受是他对家人以及自己的描绘。代表作有《亨德里治·斯托菲尔》《浴女》等。可见从题材上来看,哈尔斯与伦勃朗是大同小异的,荷兰的人民群众是他们绘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第一影响力艺术宝库》编委会,光影之舞:伦勃朗[M],2005

[2](美)房龙.人生苦旅:伦勃朗传[M].白如冰,等,译.团结出版社,1930.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美术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猜你喜欢

伦勃朗荷兰画家
对名誉最好的维护
伦勃朗的“败笔”
伦勃朗的“败笔”
凡·高
酷炫小画家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伦勃朗的生年争议
枷锁 ——阿伦德(荷兰)▲
五名索马里海盗被引渡至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