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碳纤维加固技术在电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2017-10-21刘莉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具体应用

刘莉丽

摘 要: 从基本特征来讲,碳纤维本身具备抗老化以及耐腐蚀的特性,质地轻盈并且强度较高,因而体现为优良的力学特性。电厂建筑物通常来讲具备复杂结构,对此有必要适用碳纤维加固的途径与措施,上述技术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厂房加固,同时也体现了便捷性以及简易性的施工流程。因此可以得知,针对多样化的电厂建筑应当适用碳纤维技术来完成其加固处理,确保整个厂房架构具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 碳纤维加固技术;电厂建筑结构;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528.58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269-02

近些年以来,电厂建设的整体规模正在迅速获得扩大,而与之相应的建筑结构也呈现了全方位的转变。相比来看,针对电厂建筑有必要从根源入手来保障其具备坚固性,杜绝潜在性的安全威胁。因此在布置整体的厂房构架时,可以运用碳纤维为上述的施工流程提供保障。这是因为,碳纤维体现为优良的耐老化以及高强度特性,因此尤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厂房建造。目前的状况下,针对电厂建筑构架适用的上述加固技术体现为显著的适用价值,此项技术值得全方位的改进以及推广。

一、碳纤维的加固技术特征

从本质上来讲,碳纤维能够耐老化并且具备优良的耐腐蚀特性,而与之相应的力学特性也是十分优异的。对于加固结构来讲,碳纤维加固指的是针对遭受损毁的混凝土部位粘贴垂直方向的碳纤维,或者借助树脂浸渍的方式来完成上述的粘贴处理。通过运用上述措施,应当能够紧密连接钢筋构件,确保其符合结构补强以及结构加固的根本目标。近些年以来,很多建筑加固都适用了复合性的碳纤维,其中典型为粘接材料以及碳纤维布。具体来讲,碳纤维主要体现为如下特性:

与传统施工材质相比,碳纤维具备更高层次的弹性模量以及更高的强度,在施工流程中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强度特性。对于粘接材料而言,此类材料的价值就在于密切结合混凝土以及碳纤维,据此来实现多层次的受力传递。因此可见,粘结材料本身需要符合最根本的强度以及刚度,只有在符合上述指标的前提下才可以保障其具备韧性以及抗剪特性。反之如果欠缺上述的抗剪特性,那么将会由此而产生粘接破坏或者脆性开裂。粘接材料应当能够迅速实现固化,体现为较小的收缩率以及优良的粘度与流动性。

二、设计可行的加固方案

在当前状态下,加固电厂构架适用碳纤维技术通常应当包含置换混凝土、粘贴碳纤维、加大截面以及粘贴型钢等多样化的技术。在这其中,关键在于碳纤维加固以及外包型钢的粘贴法。作为施工人员具体在加固时,针对碳纤维材质需要保障其最根本的力学稳定性,确保其体现为优良的抗拉性、抗弯性以及抗剪性。如果有必要实现结构补强,那么还需关注碳纤维自身具备的防水性、抗紫外线特征、挠度扩展性等特征,避免潜在性的裂缝产生。因此可以得知,适用碳纤维来实现全过程的结构加工有助于减小建筑体积,缩短工期并且加快进度。

与上述技术相比而言,适用外包型钢来实现结构加固突显了独特的技术优势,这是因为外包型钢本身具备优良承载力。然而与此同时,上述技术很有可能将会延长施工时限,同时也增添了加固厂房的难度。如果涉及到二层结构,那么针对上层结构有必要将其限制于最低限度的重量,避免其表现为缓慢腐蚀的特性。在某些潮湿度较高的沿海区域,钢结构由于受到盐分与潮气的入侵,因而突显了较大的维护难度,同时也容易腐蚀。

通過上述的综合性对比,可知粘接纤维布的手段与措施具备更广范围的适用性,上述方案同时也体现为更少的日常维护量。因此在适用时,针对前期性的方案优化以及方案选择都要着手予以全面考虑,依照因地制宜的宗旨来筛选各类方案,最终选出适用于特定类型电厂结构的碳纤维加固手段。

三、电厂建筑结构的具体技术运用

通常情况下,加固电厂结构适用碳纤维加固的流程都体现为复杂性,其中包含处理基底、填涂底胶、找平以及粘贴等关键性的流程。如遇特殊状况,某些电厂设施表现为显著的振动荷载,因此还需首先对此完成相应的卸载操作。碳纤维加固流程涉及到较多关键点,针对其中细节如果不慎予以处理,那么将会埋下深层次的隐患。具体而言,电厂建筑结构运用碳纤维加固应当包含如下要素:

(一)技术流程。

首先是处理基面。在处理整个基面时,关键需要落实于打磨基面,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平整性。通过运用上述处理,再去填涂适量的基面底胶并且完成找平处理。在某些状况下,应当妥善凿除掉落的杂物混凝土,避免其呈现为松散性,最好限制于30厘米的圆角半径。在清理基面的前提下,再去涂刷均匀性较强的底胶,等待其彻底干燥而后予以整平处理。

其次是纤维片的粘贴处理。对于纤维片而言,应当保持均匀的粘接胶,确保其符合精准性较高的配比。经过均匀搅拌以后,再去适量进行相应的涂抹。如遇到拐角位置或者搭接位置,那么还需填涂更大比例的胶体。此外,进行滚压操作还可以借助滚子或者其他工具,对于胶体内部的气泡予以均匀的赶出,最好将其限制于10厘米以内的搭接层布长度。

第三是填涂防护层。在完成砂浆涂抹的前提下,还需对其开展相应的防护处理,最好是将防护层填涂在特定位置上。通过填涂防护层,应当可以紧密连接碳纤维与防护材料。对于整平材料而言,应当将其调配至适当比例,同时也要填满凹凸处,对此不要留下气泡。如果存在毛刺,那么还需磨平碳纤维的表层。

(二)施工要点。

1 碳纤维加固。

碳纤维加固通常都会涉及到复杂度较高的加固操作,其中涉及到多层次的加固要点。具体来讲,各种类型的加固材料都要开展检测,避免其表现为质量弊病。在粘接纤维的相关操作中,对于整个纤维布首先应当拉紧,以便于实现紧密的粘接并且避免遗留过多的气泡。在终结上述工序之后,就要进入后期的综合性验收。如果表现为特定类型的质量隐患,那么立即予以返工。具体在判定碳纤维具备的表层平整度时,应当借助小锤来完成相应的敲击操作,据此判断回声。

2 控制施工裂缝。

技术人员需经常予以核验,避免某些潜在性的建筑裂痕或者其他建筑物缝隙的出现,尤其有必要关注当前现有的湿度以及温度。通常来讲,针对现场温度至少应当维持5℃,最高不要超出30℃,同时还需控制于8%以内的现场湿度。如果遇到雨天,那么避免开展上述的加固施工。

3 避免其他质量隐患。

对于基面现有的尖锐棱角应当予以打磨,避免其破坏折角位置上的碳纤维。在制作底胶时,应当视情况掺入特定比例的固化剂及其他相关成分,然后再去缓慢搅拌直至均匀。在剪裁纤维布时应当保证其具备精准性,避免表现为弯折、错位、横向脱离或者扭曲等不良状况。通过运用综合性的施工改进,应当能从源头入手来提供与之相应的建筑质量保障,优化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性技术流程。

四、结束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知,碳纤维加固应当能够适用于多样化的厂房加固,尤其是加固某些电厂建筑。与传统模式相比,碳纤维加固措施体现为更突显的优质性以及便捷性,同时也有助于缩短整体上的加固施工期限。截至目前,与碳纤维加固有关的各项技术举措正在获得改进,然而整体上仍欠缺完善性。在加固电厂建筑结构的未来实践中,技术人员还需致力于归纳经验,确保碳纤维加固的措施能够服务于电厂建筑物综合性能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徐东兴.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电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J]. 内江科技,2017,38(06):30+33.

[2] 幸颖平. 浅谈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居业,2016(07):102-103.

[3] 姚天敬. 浅谈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工艺[J]. 建材与装饰,2015(52):14-15.

[4] 刘秋林,赖小军.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某建筑结构改造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2011,40(S1):73-75.

[5] 王向珍,王树和,贾淑敏.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17(12):18-19.

[6] 陈武.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茂名市中国电信通讯机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16(07):72+70.

猜你喜欢

具体应用
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异步教学法
在包装领域中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
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