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义,必有大错
2017-10-21张茵
摘 要: 翻译对文化的的交流和人类相互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是一项严肃而艰苦的工作,需要的是深思熟虑而不是浅尝辄止。望文生义的英汉互译会造成严重的信息失真。本文对once bitten,twice shy、借刀杀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习语翻译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 英汉互译;once bitten,twice shy;借刀杀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 (2017)20-0004-03
翻译是一项严肃而艰苦的工作。翻译对文化的的交流和人类相互了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需要的是深思熟虑而不是浅尝辄止。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由于受译者已有的根深蒂固的母语的影响,译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英语中的内容与形式与汉语中的内容与形式作这样和那样的对比,甚至想当然地把外语中的某种表达方式直接等同与母语中的某种形式,从而造成很多似是而非、甚至完全错误的译文。比如,有的译者将英语中的once bitten,twice shy译为汉语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og-eat-dog译成“狗咬狗”。有的译者将汉语中的“借刀杀人”翻译成“用借来的刀杀人”murder with a borrowed knife和kill with a borrowed sword,将汉语中的“醋坛子/醋罐子”真的翻译成“有醋味的女人”vinegary bitch。
一、once bitten,twice shy难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吗?
其实,关于once bitten,twice shy的汉译,陈文伯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异议。他在《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第102页。)引用《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78年第10版中的中文译文指出:once bitten,twice shy就是“一回上当二回乖;上一次当学一次乖”。应该说,这个翻译已经是很精当的了。因为,该辞典提供的原文是:a person who has been cheated is likely to be cautious afterwards。显然,这段译文就是:一个被骗的人下一次就可能小心谨慎。不用说,这样的意义与人们习以为常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相去甚远。汉语中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说一个人在受到不好的经历以后,以后就会产生对类似事物的害怕与恐惧。而英语中的once bitten,twice shy是指一个人在得到某种教训以后变得聪明智慧了。所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once bitten,twice shy完全是两码事。
但是,直到今日,很多词典还将once bitten,twice shy翻译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牛津英语习语词典》英汉双解版 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第355页将once bitten,twice shy翻译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被咬,下次胆小”。
又例如,秦秀白先生主编的《当代英语习语大词典(英汉双解),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月》提供了once bitten,twice shy的两个汉语翻译文本“一回上当,二回乖;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显然,第二个译文是错误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 英汉双解)第四版也将once bitten,twice shy错误地翻译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第1594页)。张春柏主编的《实用汉英习语詞典》(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377页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条目下列出了五个英语译文,其中一个就是once bitten,twice shy。惠宇先生主编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第1909页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译为once bitten,twice shy。吴光华先生主编的《汉英大辞典(第三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第1924页也将“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译为once bitten,twice shy。
那么,once bitten,twice shy究竟翻译成何种汉语意思最恰当呢?的确,once bitten,twice shy可以翻译成“一回上当二回乖;上一次当学一次乖”。当然,根据不同的语境,还可以翻译成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汉语“一次吃了亏,下次长智慧”,“一次傻,二次精”。不过,在笔者看来,once bitten,twice shy翻译成汉语“吃一堑,长一智”是最为精当的。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既然once bitten,twice shy不是汉语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汉语中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英语中有没有非常近似的表达呢?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的思维有极其相似、相近甚至相同的。所以英语中有许多与汉语相似的表达形式:
陈文伯先生在其著作《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第209页。)一书中引用了一个英语谚语:He that hath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恰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英国版。英语中还有Whom an adder bites dreads a lizar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蜥蜴)、A scalded dog(cat)fears cold water(被烫的狗儿怕冷水)。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被烫的孩子害怕火)(徐竹生编著:《英语谚语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034页)
二、“借刀杀人”难道是“用借来的刀杀人”吗?
“借刀杀人”是汉语中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成语。当然,“借刀杀人”的变体就是“借剑杀人”。《醒世姻缘传》中有:“而施氏无风生浪,激夫主以兴波;借剑杀人,逼嫡妻以自尽。”但是,在将这个成语译为英语的时候,人们往往犯错误。
比如,霍克斯先生在其英译《红楼梦》中就三次将“借刀杀人”译为Those old women know just how to sit on the mountain-top and watch the tigers fight; how to murder with a borrowed knife, or help the wind to fan the fire.
A scheming woman kills with a borrowed knife.
She would ‘kill with a borrowed knife - or rather she would watch the killing from a safe distance, like a traveller reclining on a mountainside who watches two tigers tearing each other to pieces in the valley below.
如果说霍克斯作为英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不免犯望文生义的错误的话,那么,杨宪益先生就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杨宪益先生却在《红楼梦》英译本中将“借刀杀人”翻成英语kill with a borrowed sword,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Talk about‘sitting on a hill to watch tigers fight, ‘murdering with a borrowed sword, ‘borrowing wind to fan the fire,‘watching people drown from a dry bank and ‘not troubling to right an oil bottle thats been knocked over—theyre all old hands at such tricks.
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况且我年纪轻,头等不压众,怨不得不放我在眼里。《红楼梦》第十六回,第205页。
如果按霍克斯先生和杨宪益先生的翻译回译过来就是“用借来的刀杀人/用借来的剑杀人”,这显然完全偏离了“借刀杀人”的本来意义。
非常明显的是,“借刀杀人”的含义是:自己不露面,利用别人去害人。《老残游记》第五回记载:“我当初恨他报案,毁了我两个弟兄,所以用个‘借刀杀人的法子,让他家吃几个月官司,不怕不毁他一两千吊钱。”(《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第625页。)
“借刀杀人”的英语误译在许多词典中依然存在:比如,尹邦彦编《汉语熟语英译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6年1月第1版)第328页在“借刀杀人”下列出三种英译参考,其中之一就继续沿袭了杨先生的错误。吴光华先生在其词典中依然将“借刀杀人”译为murder a person with a borrowed knife/borrow a knife to kill a man,虽然他也同时列出了其他可以接受的翻译范例。惠宇先生在其词典(第813页)中也将“借刀杀人”译为murder with a borrowed knife。
那么,汉语“借刀杀人”的正确英译是什么呢?以下就是可供选择的译文:
kill sb.by anothers hand,make use of one person to get rid of another,do harm to sb . through the hands of another,make use of another person to get rid of an adversary。
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英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作“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和“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馎饦即汤饼。最能干的妇女没有米面也做不出饭食来。比喻缺少必要条件,事情不可能办成功。宋·陈亮《又壬寅夏书》:“富家之积蓄皆尽矣,若今更不雨,恐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贾芸笑道:“舅舅说的倒干净。我父亲没的时候,我年纪又小,不知事。后来听见我母亲说,都还亏舅舅们在我们家出主意,料理的丧事。难道舅舅就不知道的,还是有一亩地两间房子,如今在我手里花了不成?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叫我怎么样呢?还亏是我呢,要是别个,死皮赖脸三日两头儿来缠着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呢。”(《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李纨道:“就是鸳鸯我也告诉过他,我说琏二奶奶并不是在老太太的事上不用心,只是银子钱都不在他手里,叫他巧媳妇还作的上没米的粥来吗?(《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十分有趣的是,英语中也有与此十分相似的表达方式。You canno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绝妙的对应语。这句来自《圣经》的谚语的本义是“无草不成砖”,因为草是做砖的必要材料,没草自然无法做砖。因此,这句谚语的引申意义就是:You have to have all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in order to make something. 為了做某事,你必须要有必要的材料。
下面的英语例句非常充分表达了汉语中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在理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质意义的条件下,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境灵活翻译,可以分别译为“无米不成炊”、“无草不成砖”和“无客不成席”,否则也会不伦不类。
Ellen: I really wanted to give Fred a birthday party, but none of the people I invited were able to come.
艾伦:我真的想给弗雷德举办一个生日聚会,但是我邀请的人没有一个能来。
Jane: Dont blame yourself. 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珍妮:别自责了。无客不成席嘛。(《美国习语和短语动词词典,第776页。》)
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何英译?
汉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是:靠近朱砂易染成红色,靠近墨就会变黑。比喻人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西游记》第二二回:“行者道:正是这等说。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怪在此,断知水性。”
十分有趣的是,英語中的一个谚语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与狼为伴,会学狼叫)。其英语释义为:if you mix with evil companions you will soon be as wicked as they are.如果你与坏人为伍,不久你就会与他们一样坏。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这个英语谚语就是汉语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孪生兄弟。
当然,英语中表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不少类似形式,只不过有时英语中只取该习语的前一部分的正面意义而省略了后一部分的反面意义。
He that ( who) touches pitch shall be defiled ( therewith).触及树脂,必污手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徐竹生编著:《英语谚语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394页)
If one dwell by(next door to) a cripple,he will learn to halt.跛者为近邻,不觉亦跛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徐竹生编著:《英语谚语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464页)
Keep good men company and you shall be of the number.与贤人为伍,易入贤者伍。交好人,学好人。/近朱者赤。/跟好人,学好人。(徐竹生编著:《英语谚语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545页)
With the good we become good。跟好人学好人。/近朱者赤。(徐竹生编著:《英语谚语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047页)
五、“醋罐子/醋坛子”真是“有醋味的泼妇”吗?
汉语中用醋罐子、醋坛子和醋意、醋劲来形象地表示嫉妒心理,特别是指男女关系上的嫉妒之心。其实,汉语中虽有一个“醋”字,但我们翻译的时候决然不能将“醋”翻译出来。汉语中只不过是借用“醋”的形象表达强烈的嫉妒情绪。如果就“醋”译“醋”,就会大谬不然。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几十年致力于将中国文学名著英译。他们俩的贡献众人皆知。如今,两位先生均驾鹤西去。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名家之手,翻译中有败笔也是毋庸讳言的。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向平儿求欢不成对平儿说了一段针对王熙凤的话:“你不用怕他,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打个稀烂,他才认得我呢!”杨宪益先生居然真的把“醋罐”译成了 vinegary bitch(带醋味的婊子)“Dont be afraid of her. 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really lose my temper, Im going to give that vinegary bitch a good beating to show her whos master here.”这是在说不过去。
同样的一段话,英国人霍克斯的翻译就是准确到位的:“You neednt worry about her,” said Jia Lian. “One of these days when I get my temper up Im going to lay into that jealous bitch and break every bone in her body. Then perhaps shell know whos master round here. ”霍克斯把“醋罐”翻译成“妒火中烧的婊子”显然才是正确的。
还好,在杨宪益的英译《红楼梦》中,涉及到表达“醋意”的文字,仅此错误。这或许是杨先生一时疏忽所致。
六、You go your way,Ill go mine果真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吗?
记得有一本大学英语教材中有篇文章,题目是You go your way,Ill go mine。咋一看,这句英语,只要初中毕业的学生都能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但是,事实上是,对这句话不进行认真思考,必定闹出笑话。当年那本教材上就是翻译的“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然而,这却是一个笑话。
笔者一开始就认为此课文标题翻译有问题,后细读几遍,确实发现大有问题。其实,要正确地翻译此标题,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深刻理解作者的语言和要表达的思想,才能正确翻译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英语。
原来,这篇文章表达了一种美好的人类的同情心。一个邮差叫作霍马,他要把一封载有胡安阵亡的电报亲自送给他的母亲桑德瓦尔太太。霍馬到了桑德瓦尔太太家见到桑德瓦尔太太。他极力不想承认电报是送给桑德瓦尔太太的,电报中的胡安也不是桑德瓦尔太太的儿子胡安。
其实,这位老太太在见到邮差的时候就猜到了儿子的噩耗。但她开始的时候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若无其事让邮差在家里坐下,并拿出儿子胡安平时喜欢吃的糖果。但是,到最后,老太太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个时候,邮差既尴尬又矛盾:他既不能是老太太的儿子,又不能不告诉老太太儿子阵亡的噩耗,也不能减轻老太太的痛苦与悲伤。他显得十分无助。所以这位邮差的心里反复地说:“我能做什么?我到底能做些什么?我只是个送信的”。
显然,只有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以后,我们才能将You go your way,Ill go mine恰如其分地翻译为:爱莫能助。“爱莫能助”四个字传达的是暖暖的人间真情,是邮差对老太太深深的同情和理解而又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的深刻的反映。相反,随意而为之的“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这一翻译,显得冷漠无情、薄情寡义。显然,文章的作者绝不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因此,将You go your way,Ill go mine翻译成“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是荒唐可笑的。
翻译中的种种误译产生的原因何在:
第一,译者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些译者匆匆忙忙,对文本内容缺乏深思熟虑,只从文本的形式上考虑,因此常犯错误。
第二,人云亦云,不假思索。人们很容易犯人云亦云的错误,关键问题在于缺乏批判性思维。有时崇拜名家,而名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样一来,将错就错,谬种流传。
第三,在英语汉译的过程中,译者没有注意英文文本的上下文和英美人士对有关概念和术语的解释。其实,只要认真阅读英美人士的相关解释,许多错误是完全不会出现的。
第四,译者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了翻译的质量。
以英汉翻译为例,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稍微容易点,因为我们对汉语的把握程度远远超过对英语的把握。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如果一种遣词造句不妥,我们可以有别的选择。当然,我们时常看到:明明并不复杂的英语,在有的译者的笔下的汉语译文就显得啰里啰嗦、平淡如水,而在有的译者笔下的译文明白晓畅、音韵和谐。显然,这是汉语修养的问题。
至于汉译英,问题就大得多了。因为英语是我们译者不很熟悉的语言,要将我们熟悉的母语用英语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出来,实在是难度极大。我们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缺少太多的选择,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候,无论我们怎样绞尽脑汁,也找不到我们有把握的英语表达方式。因为,在我们译者的脑子里储存的有关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信息实在有限。有时候经过努力勉强译出一段英语,我们对英语译文也不会有充分的信心。
一句话,翻译有风险,涉足需谨慎。望文而生义,必然有大错。
作者简介:张茵(1962--),女,讲师,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方法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