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反思

2017-10-21李云海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反思初中

李云海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微课教学模式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但是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微课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基于这个基础之上,本文针对问题的分析和反思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问题;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157-01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很多新型的教学方式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微课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从目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现状来看,微课教学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应的教学案例,就当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语文教学脱离了实际生活应用。

语言是一个具有鲜活性的事物,是一项基于应用基础上的知识技能。语言的学习要想保持原有的鲜度必须要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但是从目前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和鲜活的社会生活实际脱节,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了原有的灵气,从整体上来看,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二)按部就班,毫无创新点。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老师也在积极响应着新课改的号召,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创新。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语文老师只是在原有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教学模式还是灌输式为主,照搬照抄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导致实际与理论无法有效结合起来,语文课堂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1]。

(三)新课标,老方式。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虽然新课改在我国的实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依然有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行我素”,及时在课堂上应用了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依然指导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课堂上墨守成规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语文教学的实施无法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既定目标。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很多教学内容和问题是语文老师一时半会难以讲解清楚的。针对这一现状,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老师讲起来十分轻松,学生听起来也不会觉得吃力。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需要讲解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内容有效归纳起来,用一个小视频将其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语文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制作一个学习任务单,然后将微视频以及学习任务单一起上传到群文件中,让学生在课下利用手机、电脑、IPAD等工具自行下载,结合学习任务单观看视频,同时将自己不懂或者存在疑惑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二)利用微课创设良好的情景课堂。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情景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3]。

微课集视频、图片、声乐于一体,能夠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有关内容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一个整体性的阅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接着,语文老师再以微课的形式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给学生展现出来,营造出一个近似真实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站在济南的土地上感受冬天的情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激发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向往和热爱。在这个欣赏和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容就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利用微课有效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作品的时候比较吃力,大多数学生无法有效掌握古诗词的内涵。如果老师采取条分缕析的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只能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表层含义,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中散发出来的魅力。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消化和吸收古诗词,并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到古诗词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关内容的时候,因为生活经历以及年龄的限制,学生无法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崇高思想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将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情境状况给学生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兼济天下和关心社会的伟大胸怀。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将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首先要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勇于打破常规,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建木.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特点与应用策略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3):108-109.

[2] 刘思国.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 2017(01):54-55.

[3] 李才江.基于微课的现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106-107.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反思初中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