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理念的实践尝试探究
2017-10-21王洋
王洋
摘 要: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数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数学知识较为单一和枯燥,加之学习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使得学生缺少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将小组合作理念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理念的实践尝试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理念的作用和优势,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理念;实践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20-0123-01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与实施,人们提高了对小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着将小组合作理念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转变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调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使小学数学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合作小组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小组合作理念的本质就是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配为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此,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提高合作小组组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理念理念的引入提供支持和保障。在进行合作小组组建时,教师必须秉承以下原则:1、自愿的原则。小组合作理念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必须使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师所分配的小组中,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在进行合作小组组建时,必须对学生的意愿进行全面了解,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按照兴趣、协调能力、性格特点等规律进行合作小组逐渐,确保合作小组组建的科学性;2、分工合理的原则。为了使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还需要充分借助学生的责任心,按照分工合理的原则为每位学生安排合理的岗位,并让学生自行选择一名小组长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导,并安排速记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记录员,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得到重视,从而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
在完成合作小组的组建环节之后,教师还要结合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更加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时,教师还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能力,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与小学生的认知保持一致,让学生可以接受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同时,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带给自身的挑战性。还要将小组合作學习内容与教材进行联系,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更好的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而服务。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进行这样的设计:“在同一个位置进行物体的观察,可以看到物体的几个面?”让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再将一个漂亮的长方体盒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盒子的每个面,学生会发现盒子每个面的颜色都不一致,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对上述内容进行讨论,这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随时保持对盒子的观察,之后再将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并选择代表先教师和同学汇报。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之后可以在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学习中,进行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之后再尝试着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进行运算。”使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还可以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回忆,实现新旧知识的练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增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理念的目的就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统一化,从而使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为此,教师应该增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评价,从而全面掌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为接下来教学计划的制度提供方向。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让各个小组选择代表对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和总结,在将所有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之后,在让所有学生对讨论结合进行分析,并对结论中不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疑惑,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深入的思考。增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评级,不仅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的一种肯定和赞扬,更可以将小组合作理念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上述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一道问题进行讨论:“如果我们在神舟系列宇宙飞船上,我们以地球为目标飞行一圈需要用时114分钟,此时规定我们需要飞行12圈,那么我们一共需要飞行多久?”,让学生以这道题目为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让学生将本组的运算过程进行汇报,教师在进行总结之后让学生对运算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运算时,再将正确的运算方式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还让学生加深了对此类题型的记忆程度,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理念,可以在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在合作之中,实现共同进步。为此,教师要提高对小组合作理念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小组合作理念更好的发挥作用和优势,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亚男.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0)
[2] 王洁. 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1(09)
[3] 兰菊玲. 科学合作 快乐学习——对小学数学中“合作学习”的认识[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