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概况调查研究

2017-10-21王浩解薇

乡村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常州市传统村落

王浩 解薇

[摘 要] 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建筑资源与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通过对常州市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了解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数量、类型、区域分布、历史变革、构成、特征、价值和文化内涵等,发现其重要的历史与精神价值,为研究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体系提供支撑。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1-16-3

江苏省常州市传统村落众多,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各1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建筑资源与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

1 常州市传统村落发展形成的历史概况

常州市传统村落,主要指分布在常州、武进、金坛、溧阳境内的,以现存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建筑形态为主要代表的村落。目前,常州市拥有数十个传统村落,如市区和武进区的焦溪、杨桥、魏村、寨桥村、余巷村、塘桥村、鸣凰村、小河村、万绥村、夏溪村、马杭上店村、漕桥村、芙蓉双庙村、戴溪村和马鞍村等,金坛区的东浦村、儒林鲁墅八卦村,溧阳市的浪圩古村、沙涨村、深溪岕、鸡鸣村等。

2013年《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把杨桥村、魏村、焦溪村、夏溪村、寨桥村和余巷村列入保护性规划中。2017年制定实施的《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把焦溪等历史文化名村、杨桥等中国传统村落列入保护目录。

焦溪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传说中舜在此驻扎造福百姓;在唐代,焦溪形成集镇雏形;清代中叶,成为常州东门外的大集镇,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元末明初,朱元璋塾师焦丙在此设塾讲学,因此称焦店,后来人们为了以水克火,又改焦店为焦溪[1]。

杨桥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始于南宋,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明初,距今已有800年左右的历史,地处太湖、西太湖、武进、宜兴的中心地带。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

魏村地处长江武进段南岸,为沿江诸水寨之一,属江防要塞,明正统7年内迁今址,逐渐形成集镇。寨桥旧名蠡塘桥,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携西施隐居于此;元末明初,寨桥集市贸易已初具气候,明崇祯年间成为本地集市中心,清光绪年间初步形成街巷格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余巷村位于武进区横林镇,有“城东第一巷”之称,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因北宋熙宁葵丑年考生余中摘取状元而得名。万绥村自西晋以来已有1 700余年历史,出了齐梁两朝共15位帝王,是齐梁故里、兰陵古墟旧址。小河村历史悠久,宋置小河寨,元置巡检司,清置小河讯,是连接长江的水运要地。夏溪村相传老溪河夏季才有水流,故名夏溪,街以溪名。馬杭上店村为南田故里,是常州市画派宗师恽南田的家乡。鸣凰村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相传因闵、黄两姓居此而得名,至清代时为了祈祷吉祥,改名鸣凰。

金坛区东浦村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是金坛区西南部第一大村。自建村以来,东浦村崇文善武,名人辈出,吕氏大姓曾出过8个宰相。儒林鲁墅八卦村是诸葛亮32世孙诸葛维贤为避战乱于1229年迁徙至金坛儒林后,按先祖八阵图建成的村落分别建成8个村庄,由1个总阵和以上8个分阵组成,开塘挖河,布下疑阵。

溧阳沙涨村始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是少数民族官吏迁居并繁衍形成的古村落,也是全球“偰”姓的发源地。溧阳鸡鸣村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鸡鸣三省,故得名鸡鸣村。

2 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构成

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人们要从事有关文化生活和生产活动时所需要利用或者可供其利用的一切相关资源的统称[2]。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具有多种构成与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建筑资源、人文资源等三部分。

2.1 自然资源

传统村落自然资源一般指的是传统村落在形成过程中的周边环境资源,如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农田、森林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武进焦溪村周边舜山、凤凰山、秦望山、鹤山和石堰山等山脉绵延不绝,东侧有贯通长江、太湖的舜河,村中龙溪河蜿蜒流过,周边街巷沿河而建。杨桥村位于西太湖之滨,锡溧河和东太湖、西太湖的湖水相继穿村而过。溧阳深溪岕村位于南山竹海深处,山涧小溪穿村而过,南面有一座山,名为仙山。金坛儒林鲁墅的水八卦是由8个村庄组成,各村庄之间按八阵图开挖了护村河。“水八卦”只有4条吊索桥能与外界沟通,整个村子看上去就像一艘船。

2.2 建筑文化资源

建筑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传统村落内的民居建筑等,一般包含街巷建筑、古桥古道、庙祠建筑等。

2.2.1 街巷建筑。街巷建筑一般是传统村落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形态,由街区、巷落、古建筑、传统民居等构成。焦溪村有五街、十三弄,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建筑有数百间之多,街道东西长约300 m,南北长约50 m,街巷空间主要沿着龙溪河两侧分布,民居以黄石半墙建筑为主,上半部分采用青砖,下半部分墙体用山上黄石[3]。

杨桥村至今现存约2.7万m2的明清、民国传统建筑物,超过1 000m石驳岸保存完好。现存杨桥北街、南街、东街、桥南西街和桥北西街等5条老街,街道是用花岗岩条石和青砖砌筑而成。市级文保单位有丁家塘丁宅、百岁庄、牧斋院、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南楊桥和太平桥等,还有清道光年间的《重建杨桥碑记》石刻遗存、关王文昌阁、白虎堂茶馆遗址等。

万绥村现存老街长约200 m,南北向长约200 m,明清建筑为主,街的东侧,明清式砖木结构旧建筑占近2/3,万绥东岳庙戏楼为省级文保单位。

小河现存老街分北街、东街和南街,有明清房屋百余间,宝善桥沟通东街和南街,北街长约100 m,东街长约200 m,南街长约75 m。有市级文保单位胡锦昌宅和宝善桥。

魏村老街紧邻德胜河南北向长约240 m,街巷空间以十字形为主,以清朝民国时期建筑为主,市级文保单位、市级历史建筑有渡江桥、百年照相馆、中药店、曹氏宗祠和包氏宗祠等。

溧阳沙涨村街巷格局为“六巷两街”,整体呈现“古水”“古村”“古墓”“古树”的风貌特色,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剌普华墓是元代少数民族官吏墓葬。

马杭上店村老街以上店桥为中心,由南、北两部分组成,上店老街包括上店桥、恽南田故居、恽逸安故居等一些清式建筑。

2.2.2 古道古桥。常州市传统村落位于江南水乡,一般村落中会有一些古桥和古道。市级文保单位焦溪四桥,指青龙桥、咸安桥、中市桥和三元桥,横跨在龙溪河上。杨桥村有南杨桥、庄基桥、谢桥、五洞桥和东西虹桥等6座古桥,还有修建于清代的古典石梁式庄基桥和东虹桥。万绥村的永安桥是市级文保单位,始建于清朝末年,是古代老孟河十桥之一。小河村的宝善桥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平桥,始建于清朝末年,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2.2.3 庙祠建筑。杨桥村有始建于明代重修建于现代的保丁寺和太平庵寺庙庵堂等。万绥东岳庙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清道光年间所造。位于余巷村的市级文保单位冯氏宗祠和薛氏宗祠,余巷冯氏宗祠堂号“伦正”,祠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 m2左右,市级文保单位芙蓉奚氏宗祠位于武进区横山桥镇芙蓉双庙塘湾村。

2.3 人文资源

常州市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资源、风情民俗、礼仪文化等[4]。

焦溪村名人有著名作家高晓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有常州小热昏、常州宝卷、常州唱春、马灯、龙灯、高跷和风筝等,传统饮食文化有焦溪羊肉、焦溪糟扣肉、脚踏糕、油酥饼等。

杨桥庙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农历二月初八是城隍老爷走舅家的日子,当地人在杨桥太平庵内外举行隆重的庙会。传统舞蹈调犟牛、调三十六行,传统美术杨桥捻纸,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掮轮车,传统技艺苏东坡“红友酒”酿制、杨桥头船制作等,传统饮食有豆炙饼、杨桥面饺等。

金坛区东浦村文化悠久,有100多年历史的指前鱼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俗文化有“吃讲茶”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浦丝弦锣鼓已有100多年历史。万绥猴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溧阳沙涨村文化底蕴深厚,有沙涨村庙会、公堂开门、跳马灯与舞狮等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巷村名人文化资源丰富,先后出了21名进士,明代的方志学家薛应旂,近现代有民族英雄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的冯铉,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市委书记的冯琦,新中国的科学院院士冯顺帧。

3 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特征及价值

3.1 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特征

3.1.1 传统村落形制完整,街巷格局清晰,建筑风貌完好。常州市传统村落一般位于地理位置相当偏僻的乡村,由于自古以来没有战事的侵扰,所以一般均保存较为完整。调研发现,常州市大部分传统村落街巷格局清晰,尺度良好,建筑风貌良好,选址和规划布局方面比较科学合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1.2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风俗人情、民俗文化、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充满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如杨桥庙会就涵蓋了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表演内容,万绥猴灯等传统体育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教育功能,体现了中国传统和谐的人文精神。

3.2 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价值

3.2.1 历史价值。常州市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丰富,涵盖历史渊源、文物古迹等,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体。常州市的大多数传统村落都形成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形成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例如,溧阳沙涨村的合剌普华墓的墓主合剌普华是元代著名回鹘民族官吏,该墓为罕见的古代少数民族官吏大型墓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

3.2.2 艺术价值。常州市传统村落中的一些传统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一些建筑属于典型江南传统建筑,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白墙黑瓦。还有一些建筑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如焦溪的传统民居多以石头砌成,以黄石半墙建筑为主,上半部分采用青砖,下半部分墙体用舜过山的黄石。这些建筑和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文化对于传统建筑的修复、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5]。

3.2.3 经济价值。大量常州市传统村落地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一般都没有进行过度开发。因为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筑文化资源、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可以提高居民的收入,改善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实现其经济价值。

3.2.4 文化价值。常州市传统村落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风俗人情、民俗文化、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等,再加上一些传统农耕器具等,这些文化遗产为研究民间遗产提供了重要资源。尤其是民俗文化,反映了传统村落地域文化,代表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研究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3.5 旅游价值

常州市传统村落地处江南水乡,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地域风情。例如,杨桥村以诗意江南、水墨杨桥著称;焦溪村以千古圣贤文化的美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随着人们对乡村文化旅游的热衷,传统村落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的独特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3.6 社会价值

传统村落是一个传统民居的聚集地和村民生产生活的聚居地,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会集合体[6]。每个不同的传统村落,都代表着不同的乡村社会文化。例如,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八阵图鲁墅村是诸葛亮后人的迁居地,由诸葛亮后裔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乡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地域乡村特点和民俗文化特征。

由此可见,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常州传统村落文化概况及现状,为研究常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体系提供了有效支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才能使得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得以保持和发展[7]。

参考文献

[1]王浩.江南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探析——以常州市焦溪古镇为例[J].住宅科技,2013(2):34-36.

[2]严荡.四川文化产业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王浩.常州乡村老街保护与发展探析[J].城市学刊,2016(6):27-30.

[4]王玉,尹欣馨.山東省古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朱家峪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5(6):188-192.

[5]王浩.常州胜西古村落保护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3(5):110-112.

[6]王浩,黄国栋.“乡愁”理念视角下乡村老街的保护与发展——以常州奔牛老街为例[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51-53.

[7]王浩.提升常州城市文化品质的路径与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11):19-22.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常州市传统村落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借助数轴易解题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