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吹奏好一首乐曲的几个要素

2017-10-21邓璐郭亚杰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曲谱记号演奏者

邓璐 郭亚杰

吹奏艺术像其它艺术一样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乐曲,光有娴熟的技艺是不够的。只有“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完美地表现乐曲的内容和情感,才能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

吹奏最重要的是“走心”,融入自己的真情,乐曲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要想轻松而愉快地吹奏好一首乐曲,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一、理解并熟记曲谱

熟读曲谱是最重要的准备。曲谱是一首乐曲的感情依据,对一首樂曲区曲谱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音符上,而要对内容、节奏等要素作深入分析、研究。如教学生吹奏《中华民谣》《幸福在哪里》等曲子,先要了解其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这样吹奏出的曲子必然比不理解曲谱的同学要动听许多。

二、掌握作者及其生活背景

一首作品,如果连谁写的、哪个年代、那个年代是什么生活背景都不了解,是难以吹奏好的。

三、积淀文学修养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一些文学名著,欣赏一些名曲,积淀文学修养,无疑对深入理解作品有莫大帮助。当演奏者对乐曲有了正確而深刻的理解,方能顺其跳动的脉搏,自然流畅地表达乐曲的思想情感。

四、初识多种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和调性等。一首乐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之美,是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来的。而作为乐曲灵魂的旋律,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具备丰富的音乐语言对提高吹奏水平是不言而喻的。

五、粗通几种乐器演奏

乐器的演奏常常是直观、具体的,不但表现出乐曲的旋律音准、速度快慢、音区高低、节奏变化,还能表现出乐曲的强弱对比、不同音色等,因而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对吹奏好一首乐曲来说是不可缺乏的。

六、学会对乐曲做细节处理

前面五项工作是搭框架,而善于做细节的处理,则能使整个演奏显得有血有肉,更细腻。

1.把握音量的变化

音量强弱的对比,是引起听众直感感受最突出的方面之一。设计鲜明和巧妙的对比,能赋予乐曲强烈的感染力。如我教乐曲《茉莉花》《送别》等,多次运用“<、>”或mf、mp力度记号,使乐曲旋律强、弱对比分明,鲜明、形象地表现出乐曲的思想内容,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2.把握音色的调配

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与调配,是乐曲本身的感情及风格的多样化决定的。音色的变化包括明暗、虚实、刚柔、松紧等不同的色彩。如《念故乡》用暗、柔、松的音色来演奏,就能表现其柔美、思念之情;《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用明、实、真、刚柔交融的音色演奏,就能表现其坚定之信念。

3.把握吹奏速度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速度是节奏的灵魂。首先应参照乐曲标记的速度,其次对乐曲的恰当处理。如《念故乡》结束处的高音(21)2·1 2 6 | 1 - - - ||,没有加渐慢rit记号,但为了加深久久思念之情,可按照渐慢的记号演奏,使乐曲的情绪表达更完善。

4.学会处理结尾

如果演奏者的第一声为“先声夺人”,那么,好的尾声就该“余音绕梁”。如我指导王X同学吹奏萨克斯曲《真的好想你》结尾时,作了这样的处理:

rit

2 2 3 76 56 | 1 -- -- -- ||(2 、3 、1是高音)

原本没有渐慢记号rit,听起来比较平淡;加上后,前一小节开始稍慢,后一小节结束音dol用了延长音记号。这同学感触地说:“老师你让我尝到了吹奏中技术处理的魅力”。

艺术创作告诉我们,演奏者可在原作基础上体现自己的构思和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和技巧,努力达到“余音绕梁”之境界。

七、加强演奏能力的训练

若演奏者缺乏自如地运用音色的能力,即使一首音域不宽、句式不长的小乐曲,同样不能很好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虽然吹奏技巧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但在演奏艺术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基本练习:长音、吐音。3 2 | 1 — | 5 3 | 1 0 ||

第1—2小节要求吹奏得连贯而圆滑;第3小节(第三小节5、 3 两个音是跳音)要吹奏得轻巧而有弹力。这样,既掌握了气息的连贯吹奏法,又掌握了带跳音记号的音的轻巧而有弹力的吹奏法。再如:

P mp

5 0 3 0 | 1 — | 1 0 6 0 | 4 —v | 6· 6 | 4 6 | 5 — ||(第三小节1是高音)

这条练习曲既掌握了力度记号p、mp的奏法,又熟悉了换气记号的用法,更掌握了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0、附点四分音符的吹奏法。

八、加深生活体验

吹奏艺术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演奏者对生活的体验愈深刻,就愈能理解与表现好作品。如吹奏《念故乡》,若有离开家乡的艰难体验,就会增加对亲人的思念,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深刻许多。

九、辅以简单形体动作

声音是抽象的,而动作则是直观的。为了更好地表达乐曲内容,演奏者在外表情绪上应配上相应的动作。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演奏中的“音”与“情”是完整、统一的。如小号吹奏《少先队队歌》,我指导他们加上简单的肢体动作、行进演奏,大部分同学的吹奏感觉完全变了,他们知道好多地方会自然地加上“吐奏”吹奏法,这样不但有了青少年的活泼、朝气,还有了乐曲节奏的明快、强弱感。

十、加上个人独特情感

托斯卡尼尼说过:“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许多学生吹奏《萤火虫》,开始大多只按节奏吹奏音高;指导后,加入了个人情感,“吹”出来就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听众。

综上所述, 只有教育并培养学生具备多方面素质,才能使学生的吹奏逐渐达到声情并茂、珠联璧合的境界。在落实“二期”课改理念的今天,广大学生也才会在提高音乐素养及其技能的路上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曲谱记号演奏者
脚印和海浪
记号
夏日之恋
脏记号
淮北花鼓戏的曲谱传承与保护问题探析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刻舟求剑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交响曲中小提琴演奏者视奏能力的培养策略
《乌苏里船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