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2017-10-21莫秋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本课文

莫秋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是一种对话实践,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对话能力。学生在不断地通过与教师、文本作者的对话(阅读教学),与自己及他人的对话(说写教学),学习对话,学会对话,并且在其“对话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感素质,提升学生作为人的精神高度,并借此进入更高、更新的对话平台。”《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作者用七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鲸》这一篇课文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说明文中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编的课文都是与动物有关。“动物世界是神秘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所以,在学习本文时,要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式,并注意把这些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

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师生之间问答似的,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浅层次的,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是表演性的。部分学生学会了,但看不到会学了,看不到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更看不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这样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发展,甚至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在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语文对话教学主要从“一个中心”“两个环节”体现出来。

一、语文对话教学的“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实现师生共赢。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但是更要明白“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二、语文对话教学中的“两个环节”

(一)课前对话

课前对话是指“语文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它是语文对话教学的前提。“教师与文本对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文本,确定学生发展目标

(1)读懂作者的心

这要求教师反复认真、潜心地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懂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做文本作者的知音,同時还要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丰富文本内涵。《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文章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并且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做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读懂编者的心

读懂编者的编排意图,把教材读到位,做教材编者的知音。《鲸》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下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中一篇精读课文,编者之所以选编本文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3)读懂学生的心

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基础,根据学情,确定恰当的“学生发展目标”。

《鲸》这课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的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2.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尽可能使得这堂课的教法,不与上一节课雷同。

(二)课中对话

1.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

第一,教师应该注意珍惜、爱护并鼓励学生作为读者的创造性的阅读天性,而不是去限制、规范、扼杀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设疑引导,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大胆创造的自主探究空间。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感知活动的角色,提倡独立思考,提倡多角度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第二,教师的作用是在学生感知活动中起一个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

2.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阅读感知课文时,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富有创意的探险家。因为对课文意义的解释,并不存在着某个最高或最终权威。这为学生对课文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非常开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如在《鲸》这一课学习完全篇课文后,师生都已经是关于鲸问题的小专家,于是老师设计这样的一个对话教学:“大家都已经是关于鲸问题的小专家了,一定希望能把鲸介绍给其他朋友,你认为怎样介绍才会最令人感兴趣呢?”然后通过总结学生的回答,重构方法介绍鲸,要是没有一个适合的,将建议学生采用以“鲸的自述”的形式来介绍鲸。或者从网上开发教学资源,搜集有关图片,让学生看,并让学生借鉴课文的语言,将图片资料转化为新的语言材料,再经过组织变成导游解说词展现出来。

3.语文教学中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第一种是为了更好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组织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

第二种是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主动进行交流形成对话,解决问题,启迪思想。

第三种是在交流体会或发表看法时,学生有不同意见,引发辩论。

第四种是学生在合作读书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情感的体验。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阅读活动·审美反映理论》一书中指出“每一阅读瞬间都在刺激记忆,而被激发的记忆则能够通过不断调整视角的方法,使得各个视角活跃起来,并且逐一个性化。”所以当老师真正把阅读的自由、阅读的权利、阅读的时空、阅读的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同时也让自己参与与文本的对话,这样,所有人都会在对话中理解、批判、审美、发展和创新。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说明文阅读专练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