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2017-10-21李菊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青蛙创设课文

李菊梅

情境创设,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以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依据教学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通”。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像,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所谓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如《池塘边的叫声》教学片段

师:(播放课件1:蛙鸣)听到了什么?

生:(天真的侧头倾听,片刻后争先恐后)青蛙在叫!小青蛙的声音!

师:(快乐地点点头)那你们见过小青蛙吗?说说青蛙的事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

生1:小青蛙喜欢在水里生活,也喜欢在岸上生活。

生2:小青蛙的背是绿绿的,肚子是白白的。

生3:小青蛙是益虫,吃害虫,保庄稼。

师:看来,你们对青蛙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和青蛙有关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点读课题)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运用读话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豁然领悟。如教“笔”字。

师:(出示一枝毛笔)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枝笔的笔杆是用什么做的?

生:是竹子。

师:对啊,因此这个“笔”字,上面有个“竹字头”。

师: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

生:是用毛做的。

师:是啊,因此“笔”的下面是个“毛”字,“竹字头”和“毛”合起来就是“笔”,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笔来写字的。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用实物“毛笔”,让学生通过观察,形象而生动地记住了“笔”的字形。

三、借助图画、图像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

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开言”的效果。如教学《天安门广场》时。播放《开国大典》录像,帮助学生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四、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的一门艺术。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教学《天安门广场》时,运用歌典《国歌》引路的方法。

五、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于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增加学生对课文角色的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如教学《云雀的心愿》时,让学生扮演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对话,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六、锤炼语言描述情境

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当情境再现时,教师伴以语言的描绘,使直观手段与语言描述相结合。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就可以综合运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在教室里创设这样一种氛围: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老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其情感不知不觉间得到了调节与升华。

七、设置问题,扩展情境

问题是教学活动中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动。教师应尽可能将看上去似乎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出乎意料地与学生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未曾接触过的领域联系起来,使学生惊夸地发现其中的深层内涵。

实践表明,通过情境教学,儿童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培养起学习的主动性,周围世界的強化感受,作了认识和情感的铺垫,潜在的智能得到较早的开发,且在其中受到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的陶冶,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猜你喜欢

青蛙创设课文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端午节的来历
小青蛙捉虫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背课文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